赵中令琴歌胡仁圃属
清 · 钱泰吉
空斋昼静焚旃檀,古琴挂壁生清寒。
漆文虽作蛇腹断,酝酿开国元气神犹完。
凤池之中有遗字,乾德元年赵普制。
重修者谁张顺修,汉雯山人名同留。
吾闻太宗欲法文武增二弦,惜哉蔡裔所制今不传。
是时雅乐尚未定,此琴那独中和全。
何人试按和岘律,使与叉手之笛同清圆。
枯桐或是秦陇木,屋材之余琴材便。
饰徽不用瓜子金,十瓶或未来海壖。
想当炽炭烧肉后,应和靡玉声缠绵。
不然抛琴风雪夜,终读《论语》二十篇。
呜呼陈桥排闼功莫京,国家之事由书生。
誓书尾署臣普记,陛下不误谁所成。
弹之莫作《履霜操》,九原骨朽心难平。
君不闻中有痴儿,临死呜咽悲啼声。
漆文虽作蛇腹断,酝酿开国元气神犹完。
凤池之中有遗字,乾德元年赵普制。
重修者谁张顺修,汉雯山人名同留。
吾闻太宗欲法文武增二弦,惜哉蔡裔所制今不传。
是时雅乐尚未定,此琴那独中和全。
何人试按和岘律,使与叉手之笛同清圆。
枯桐或是秦陇木,屋材之余琴材便。
饰徽不用瓜子金,十瓶或未来海壖。
想当炽炭烧肉后,应和靡玉声缠绵。
不然抛琴风雪夜,终读《论语》二十篇。
呜呼陈桥排闼功莫京,国家之事由书生。
誓书尾署臣普记,陛下不误谁所成。
弹之莫作《履霜操》,九原骨朽心难平。
君不闻中有痴儿,临死呜咽悲啼声。
鉴赏
这首清代钱泰吉的《赵中令琴歌》以赵普的古琴为引,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历史韵味的画面。诗人首先描述了琴室的清寂,焚烧旃檀的香气与古琴的冷寂形成对比,暗示着琴的古老与文化气息。接着,他提及琴身上的漆文虽有损坏,但其内在的元气依然完好,仿佛凝聚着开国的精髓。
诗人进一步追溯了琴的历史,提到赵普曾对琴进行过修缮,并提到了凤池中的遗字和乾德元年的制作者。他感叹宋太宗曾欲增弦以效仿文武之道,但蔡裔所制之琴已失传,反映出当时音乐未定的背景。诗人质疑这把琴是否仍保持中正和谐,期待有人能试弹以验证其音质。
诗人想象琴可能是用秦陇的枯桐制成,且装饰简朴,徽章非金瓜子,暗示其朴素无华。他还设想了琴在不同情境下的声音,如在炭火旁的温暖与在风雪之夜的凄凉,以及伴读《论语》的宁静。最后,诗人借琴表达了对赵普的敬意,提醒听者勿弹《履霜操》这样的悲凉曲调,因为赵普心中仍有未平之事,他的忠诚与哀痛仿佛透过琴声传递出来。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联想和细腻的描绘,将古琴与历史人物紧密相连,展现了对古代文化的感慨和对赵普事迹的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