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修竹有楼名与造物游对秦望山五云门赏析

修竹有楼名与造物游对秦望山五云门

宋末元初 · 黄庚
秦望诸山隐几看,仙居缥缈五云端。
天高地迥三千界,月白风清十二阑。
沧海气侵珠佩湿,明河影逼玉箫寒。
超然身在鸿濛上,何必蓬莱跨紫鸾。

拼音版原文

qínwàngzhūshānyǐnkànxiānpiǎomiǎoyúnduān

tiāngāojiǒngsānqiānjièyuèbáifēngqīngshíèrlán

cānghǎiqīnzhūpèi湿shīmíngyǐngxiāohán

chāoránshēn鸿hóngguòméngshàngpéngláikuàluán

注释

秦望诸山:秦望山群。
缥缈:若隐若现。
五云端:极高的天空。
天高地迥:天空广阔,地势遥远。
三千界:形容天地广大。
月白风清:月光皎洁,微风清凉。
沧海:大海。
珠佩:珍珠装饰品。
玉箫:玉制的箫管。
鸿濛:宇宙初始的混沌状态。
蓬莱:传说中的仙岛。
紫鸾:神话中的神鸟。

翻译

坐在秦望山中悠闲远眺,仙人居住的地方仿佛在云端之上。
天空高远大地辽阔,展现出三千世界的壮丽景象,月光明亮风儿清爽,十二栏杆映衬着宁静的夜色。
大海的气息让佩戴的珍珠都显得湿润,明亮的银河倒影使玉箫更显寒冷。
超脱世俗,我已在浩渺的宇宙之上,又何需去往传说中的蓬莱仙境骑乘紫鸾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秦望山的高处,俯瞰仙居之地如在云端,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天高地迥三千界"展现了广阔的视野和深远的空间感,"月白风清十二阑"则描绘了明亮的月色和宁静的夜风,营造出清幽的氛围。诗人感受到沧海的气息仿佛能打湿佩戴的珠佩,而银河的倒影似乎让玉箫都带着寒意,进一步渲染了仙境般的景象。

诗人表达出自己超然物外的心境,认为身处这样的自然之中,就已经如同在仙境蓬莱之上,无需借助紫鸾这样的神话仙禽才能抵达。整首诗以景寓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叹以及对超脱尘世的向往。黄庚作为宋末元初的诗人,其作品常带有浓厚的山水隐逸之风,此诗正是这种风格的体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