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其一)
明 · 李攀龙
风尘问道欲如何,二月崆峒览胜过。
返照自悬疏陇树,浮云忽断出泾河。
长城雪色当峰尽,大漠春阴入塞多。
已负清尊寻窈窕,还将孤剑倚嵯峨。
返照自悬疏陇树,浮云忽断出泾河。
长城雪色当峰尽,大漠春阴入塞多。
已负清尊寻窈窕,还将孤剑倚嵯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李攀龙在二月时节游览崆峒山的所见所感。首联“风尘问道欲如何,二月崆峒览胜过”开篇即以问句引人入胜,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展开的旅程的好奇与期待。接着,“返照自悬疏陇树,浮云忽断出泾河”,通过光影与云彩的变化,营造出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象,展现了崆峒山的雄伟与神秘。
“长城雪色当峰尽,大漠春阴入塞多”两句,将视角转向更广阔的边疆风光,长城的雪色与大漠的春阴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边塞的壮美,也暗示了历史的厚重与变迁。最后,“已负清尊寻窈窕,还将孤剑倚嵯峨”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与追求,既有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也有对自我精神世界的探索与坚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