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兵后早春登故鄣南楼望昆山寺白鹤观示清道人并沈道士赏析

兵后早春登故鄣南楼望昆山寺白鹤观示清道人并沈道士

唐 · 皎然
新阳故楼上,眇眇伤遐眷。
违世情易忘,羁时得无倦。
春归华柳发,世故陵谷变。
扰扰陌上心,悠悠梦中见。
苍林有灵境,杳映遥可羡。
春日倚东峰,华泉落西甸。
钟声在空碧,幡影摇葱茜。
缅想山中人,神期如会面。
别离芳月积,岐路浮云遍。
正□入空门,仙君依苦县。
隳形舍簪绂,烹玉思精鍊。
事外宜我心,人间岂予恋。
身遗世自薄,道胜名必贱。
耳目何所娱,白云与黄卷。

注释

新阳:指初升的太阳,这里也象征新的开始。
故楼:旧的楼台,带有怀旧之情的地方。
眇眇:遥远的样子。
遐眷:对远方的深切怀念。
违世:离开尘世。
情易忘:情感易于遗忘。
羁时:被时间束缚的时候。
得无倦:不感疲倦。
春归:春天归来。
华柳发:花朵与柳树开始生长繁茂。
世故:世间的事物。
陵谷变:比喻世事多变,如同山陵河谷的变迁。
扰扰:纷乱的样子。
陌上心:世俗之心,指普通人的心态。
悠悠:长久、遥远的样子。
梦中见:在梦中显现。
苍林:幽深的树林。
灵境:神秘美好的境界。
杳映:遥远而隐约可见。
遥可羡:远观而令人羡慕。
春日:春天的太阳。
东峰:东方的山峰。
华泉:美丽的泉水。
西甸:西方的郊野。
钟声:寺庙的钟声。
空碧:碧蓝的天空。
幡影:幡旗的影子。
葱茜:形容颜色青翠鲜明。
缅想:深情地回想。
山中人:隐居在山中的人。
神期:精神上的期待或交流。
会面:如同面对面的交流。
别离:分离,离别。
芳月:美好的月份,此处指时间的积累。
岐路:岔路,引申为人生的选择。
浮云遍:浮云遍布,比喻世事无常。
正:正当,即将。
空门:佛教用语,指佛门,出家修行。
仙君:指修行高深的人。
苦县:地名,也是老子的故乡,这里代指修行之地。
隳形:毁坏形象,放弃世俗身份。
簪绂:官帽和官服,代指官位。
烹玉:比喻修炼内心,如同炼玉般追求完美。
精鍊:精细提炼,精神上的修炼。
事外:超脱世事之外。
宜我心:适合我的心意。
人间:尘世,人间。
岂予恋:哪里值得我留恋。
身遗世:身体遗世独立,超脱世俗。
道胜:道义至上。
名必贱:名声自然显得卑微。
耳目:感官享受。
何所娱:有什么娱乐。
白云:象征高洁与自由。
黄卷:书籍,特指古籍或佛经。

翻译

在新阳的旧楼上,眺望远方感到忧伤与怀念。
离开尘世情感容易淡忘,身处束缚却不会疲倦。
春天归来,花与柳树绽放,世间事物如同山陵河谷般变迁。
纷扰的世俗之心,在悠长的梦境中显现。
幽深的森林中藏有神秘之境,遥远而令人向往。
春日倚靠在东峰上,华丽的泉水落入西边的田野。
钟声回荡在碧空中,幡旗的影子在青翠中摇曳。
遥想山中的隐士,精神上的交流如同面对面。
离别的佳月已累积,岔路上浮云遍布。
正要踏入佛门,修行者依附于苦县之地。
舍弃身形与官爵,像炼玉一样追求精神的纯净。
超脱世事符合我的心意,人间还有什么值得我留恋。
身体虽遗世独立,但追求道义名声自然卑微。
耳目的娱乐是什么?不过是白云和黄卷(书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早春时节登高望远的景象,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人世间离别之感的表达。新阳故楼上眺眺地伤感,反映出诗人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违世情易忘,羁时得无倦,则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俗、不随波逐流的情怀。

春归华柳发,世故陵谷变,是对自然界变化的描绘,也隐喻着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无常。扰扰陌上心,悠悠梦中见,则表达了诗人内心对于远方之人的思念,这种思念如同春风中的花香,清新而又令人感伤。

苍林有灵境,杳映遥可羡,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反映出诗人对山中生活的向往和欣赏。春日倚东峰,华泉落西甸,则是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宁静与美丽。

钟声在空碧,幡影摇葱茜,是对宗教场所的描写,也是对自然之音的赞美。缅想山中人,神期如会面,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山中修行者的敬仰和向往。

别离芳月积,岐路浮云遍,是对离别时光的回忆,以及对远方道路的描绘。这既表达了诗人的离愁,也展现了自然界的壮观。

正□入空门,仙君依苦县,是对出世修行者的赞美和对他们所处环境的描写。隳形舍簪绂,烹玉思精鍊,则进一步强调了超脱尘俗、追求精神纯净境界的理念。

事外宜我心,人间岂予恋,是诗人对于世间纷争的超然态度,以及对尘世情感的淡泊。身遗世自薄,道胜名必贱,则是表达了对于名利的看破和超脱,认为真正重要的是内在修养和精神境界。

耳目何所娱,白云与黄卷,是诗人对于外在享受的淡漠,以及对书卷和自然之美的独特欣赏。这一句也可以理解为诗人更倾向于从内心深处寻找乐趣,而非外界的诱惑。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世间离别和尘俗纷争的超然态度。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对于精神修行者的敬仰和追求更高层次精神境界的渴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