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夕伤筝伎
谁使烛灰香烬后,却听风叶堕霜天。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明代许邦才的《秋夕伤筝伎》描绘了一幅秋夜弹筝场景。首句"钿筝银甲芳春后",通过"钿筝"和"银甲"的细节,暗示了演奏者身着华丽的服饰,可能是在春天的余韵中弹奏,筝声如春花般娇艳。"珠笈金钗明月前"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华美,珠笈(珍贵的书籍)和金钗映照在明亮的月光下,增添了诗意的氛围。
然而,随着情感的转折,"谁使烛灰香烬后"表达了某种失落或哀伤,可能是演奏者弹奏完毕,烛火已熄,香气消散,暗示了时光流转,美好不再。最后一句"却听风叶堕霜天"则以自然景象收尾,风中的落叶与霜天相映,更添凄凉,象征着乐师的孤独和季节的变迁,寓含了深深的秋意和人生无常之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展现了筝伎在秋夜的技艺与情感世界,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词语解释
芳春的意思:(1).春天。 晋 陆机 《长安有狭邪行》:“烈心厉劲秋,丽服鲜芳春。” 唐 陈子昂 《送东莱王学士无竞》诗:“孤松宜晚岁,众木爱芳春。” 明 屠隆 《綵毫记·夫妻玩赏》:“今日日朗风和,值芳春之淑景;沙明水碧,当 荆楚 之岁时。”《天雨花》第十四回:“碧桃绕槛开如锦,蜂声蝶影恋芳春。”(2).比喻妙龄、青春。《天雨花》第十一回:“既具冶容堪絶世,年当及笄正芳春。”...
金钗的意思:(1).妇女插于发髻的金制首饰,由两股合成。 南朝 宋 鲍照 《拟行路难》诗之九:“还君金釵玳瑁簪,不忍见之益愁思。” 唐 温庭筠 《懊恼曲》:“两股金釵已相许,不令独作空成尘。”《雍熙乐府·醉花阴·国祚风和太平了》:“两行金釵,最宜素縞。” 清 黄遵宪 《九姓渔船曲》:“金釵敲断都由我,团扇遮羞怕见郎。”(2).借指妇女。 清 沉起凤 《谐铎·梦中梦》:“今富贵若此,何不广列金釵,以充下陈。” 贺敬之 《放歌集·三门峡歌》:“乌云遮明镜,黄水吞金钗。”(3).石斛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
明月的意思:◎ 明月 míngyuè(1) [bright moon]∶明亮的月亮明月几时有(2) [a legendary luminous pearl]∶指夜明珠...
霜天的意思:[释义](名)指严寒的天空,寒冷的天(多指晚秋或冬天)。 [构成]偏正式:霜(天...
香烬的意思:焚香的余烬。 唐 李颀 《送綦毋三寺中赋得纱灯》:“禪室吐香烬,轻纱笼翠烟。” 唐 皮日休 《奉和鲁望上元日道室焚修》:“端简不知清景暮,灵芜香烬落金坛。”...
银甲的意思:(1).银制的假指甲,套于指上,用以弹筝或琵琶等弦乐器。 唐 杜甫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诗之五:“银甲弹筝用,金鱼换酒来。” 元 乔吉 《扬州梦》第一折:“银甲轻搊,《金缕》低謳。” 清 赵翼 《同北墅潄田观西洋乐器》诗:“琵琶铁拨弹,秦筝银甲画。”(2).银饰的铠甲。...
月前的意思:(1).犹月下。指月光之下。 唐 杜牧 《望少华》诗之三:“好伴羽人深洞去,月前秋听玉参差。” 清 洪昇 《长生殿·觅魂》:“黯沉沉星前月前,盼芳容杳然。”(2).本月以前。指上个月。如:过江隧道月前就通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