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挽吴鸿胪赏析

挽吴鸿胪

明 · 胡应麟
彩笔淩云帝座知,投簪旋赴鹿门期。
三朝宦迹疏玄靖,一代人伦重紫芝。
鹤驾乍飞缑岭日,鱼竿才弃渭滨时。
佳城郁郁黄山畔,泪尽阶庭玉树枝。

鉴赏

这首挽诗《挽吴鸿胪》由明代诗人胡应麟所作,通过对逝者吴鸿胪生前事迹的追忆与赞美,表达了深切的哀思与敬意。

首联“彩笔凌云帝座知,投簪旋赴鹿门期”,以“彩笔”形容吴鸿胪文采斐然,其才华堪比帝王之座上宾;“凌云”则暗示其志向高远,不拘于世俗。投簪象征辞官归隐,鹿门则是古代隐士隐居之地,这里借指吴鸿胪在仕途与隐逸之间做出的选择,展现了他追求内心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决心。

颔联“三朝宦迹疏玄靖,一代人伦重紫芝”,赞扬了吴鸿胪在三朝为官的经历,虽未详述具体事迹,但通过“疏玄靖”和“重紫芝”两个词组,既体现了他在官场上的清廉与正直,也暗示了他对道德与人伦的重视,如同珍贵的紫芝一般,备受推崇。

颈联“鹤驾乍飞缑岭日,鱼竿才弃渭滨时”,运用典故,以“鹤驾”比喻吴鸿胪的离世,缑岭与渭滨分别出自《列仙传》与《史记》,分别代表了仙界与隐居之地,形象地描绘了吴鸿胪从仕途到归隐,再到最终离世的过程,充满了诗意与哀愁。

尾联“佳城郁郁黄山畔,泪尽阶庭玉树枝”,点明了吴鸿胪安葬之地在郁郁葱葱的黄山旁,这一自然景观的描写,不仅增添了哀悼的氛围,也寄托了对逝者的怀念与祝福。而“泪尽阶庭玉树枝”一句,更是深情地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之情,仿佛泪水已流尽,心痛难言,只能将思念寄托于那棵象征着纯洁与永恒的玉树之上。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沉的情感,不仅展现了吴鸿胪生前的风采与成就,更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缅怀与敬仰,是一首充满哀思与哲理的佳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