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六弟
清 · 魏允枚
作客频年惯,今偏忆故乡。
老亲能恤纬,稚子解扶床。
梦入清宵短,云看白昼长。
愁心逐江水,日夜下浔阳。
老亲能恤纬,稚子解扶床。
梦入清宵短,云看白昼长。
愁心逐江水,日夜下浔阳。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魏允枚的《寄六弟》表达了诗人长期在外漂泊,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首句“作客频年惯”直接揭示了诗人常年在外为客,对这种生活已经习以为常,但此刻却格外怀念家乡。第二句“今偏忆故乡”点明了诗人此刻特别想念故乡,强调了思乡之情的强烈。
接下来,诗人通过描绘家庭场景来寄托情感:“老亲能恤纬,稚子解扶床。”这里的“老亲”指的是年迈的父母,他们还在家中操持家务,而“稚子”则已懂得帮忙,这画面温馨又充满亲情,更增添了诗人对家的思念。夜晚梦境短暂,“梦入清宵短”,暗示了诗人对家乡的渴望和现实中的孤寂;白天漫长,“云看白昼长”,则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无聊与愁绪。
最后两句“愁心逐江水,日夜下浔阳”以江水比喻愁绪,形象地表达出诗人的心随江水东流,日夜不息地向浔阳(可能指诗人所在的地方)而去,展现了诗人愁肠百结,无法排遣的思乡之情。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富有画面感,成功地传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