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与汝翔池头清坐赏析

与汝翔池头清坐

宋 · 丘葵
主人发兴在林泉,故凿方池翠竹边。
波动日光翻素壁,水涵云影倒青天。
蛙浮成字出复出,凫没有纹圆又圆。
却意盘翁初到此,共看杨柳碧丝悬。

拼音版原文

zhǔrénxīngzàilínquánzáofāngchícuìzhúbiān

dòngguāngfānshuǐhányúnyǐngdǎoqīngtiān

chéngchūchūméiyǒuwényuányòuyuán

quèpánwēngchūdàogòngkànyángliǔxuán

注释

主人:指诗中的主人。
发兴:兴起,有兴致。
林泉:山林泉石,自然环境。
故:所以。
波动:起伏,晃动。
素壁:白色墙壁。
水涵:水面承载。
青天:蓝天。
蛙浮:青蛙在水面上游动。
出复出:时隐时现。
凫:野鸭。
圆又圆:形容野鸭羽毛光滑如圆形。
却意:设想,想象。
盘翁:盘旋的老翁形象。
初到此:刚到这里。
共看:一起欣赏。
杨柳碧丝悬:杨柳枝条如绿色丝带悬挂。

翻译

主人的兴趣在于山林泉石,所以在翠竹旁边开凿了一个方形的池塘。
阳光在水面波动,反射在白色的墙壁上,云影倒映在清澈的水中,仿佛青天倒置。
青蛙游动的样子像文字般时隐时现,野鸭的羽毛光滑如圆盘无纹理。
新来的客人想象着自己如同盘旋的老翁,一起来欣赏那悬挂着碧绿杨柳的景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主人在林泉之间凿池赏玩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艺术造诣。

"主人发兴在林泉,故凿方池翠竹边。" 这两句开篇便设定了一种幽静的环境,主人因兴致所至,在林间泉畔处凿出一片清水,以此作为赏玩自然之地。翠竹环绕,更添几分清逸。

"波动日光翻素壁,水涵云影倒青天。" 波光与日光的交织,以及水面承接天空的云影,都被描绘得淋漓尽致。这两句通过对光线和水面的刻画,传达了一种动静结合、自然与人造和谐共存的意境。

"蛙浮成字出复出,凫没有纹圆又圆。" 这里的“蛙”可能指的是水面上的落叶或小船,而非真正的青蛙。它们在水面上自由漂浮,仿佛在进行一种自然而然的舞蹈。而“凫”则是对水鸟的一种描绣,它们在水面上的动态也被形容得活灵活现。

"却意盘翁初到此,共看杨柳碧丝悬。" 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与主人共同来到这个地方的喜悦之情,以及对这里美丽景色的欣赏。杨柳如丝,碧绿依旧,是春天独有的风貌。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清新,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怀,同时也体现出诗人的高超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