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铭
志之空闲,玩弄游意。
局为宪矩,棋法阴阳。
道为经纬,方错列张。
鉴赏
此诗《围棋铭》由汉代诗人李尤所作,以围棋为喻,阐述了对人生、宇宙的深刻思考。
“诗人幽忆,感物则思”,诗人沉浸在内心的幽静中,每当触碰到外界的事物时,便引发了深沉的思考。“志之空闲,玩弄游意”,在心灵的空旷之地,诗人自由地游走于想象与现实之间,享受着思维的乐趣。“局为宪矩,棋法阴阳”,棋盘如同宇宙的法则,黑白棋子象征着阴阳之道,演绎着宇宙间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道为经纬,方错列张”,宇宙的运行规律如同棋盘上的经纬线,交错排列,张弛有序,揭示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秩序。
此诗通过围棋这一具体事物,展现了诗人对宇宙、人生、道德的深刻理解与独到见解,体现了汉代文人对于自然与社会的哲学思考。
词语解释
错列的意思:错杂排列。 晋 左思 《魏都赋》:“均田画畴,蕃庐错列。”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日记后》:“四顾奇峯错列,众壑纵横。” 清 冒襄 《影梅庵忆语》卷二:“堂几错列大小数宣炉,宿火常热。”...
感物的意思:(1).谓有感于怪异之事。《文选·班彪<王命论>》:“是以 王 武 感物而折契, 吕公 覩形而进女。” 李善 注:“《汉书》曰: 高祖 常从 王媪 、 武负 貰酒,时饮醉卧, 武负 、 王媪 见其上常有怪。”(2).见物兴感。 唐 韩愈 《荐士》诗:“念将决焉去,感物增恋嫪。”《诗刊》1977年第11期:“即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感物咏志耳。”(3).感动或感化他物。 汉 班固 《幽通赋》:“精通灵而感物兮,神动气而入微。”《后汉书·邳彤传》:“一夫荷戟大呼,则千里之将无不捐城遁逃,虏伏请降。自上...
感物的意思:(1).谓有感于怪异之事。《文选·班彪<王命论>》:“是以 王 武 感物而折契, 吕公 覩形而进女。” 李善 注:“《汉书》曰: 高祖 常从 王媪 、 武负 貰酒,时饮醉卧, 武负 、 王媪 见其上常有怪。”(2).见物兴感。 唐 韩愈 《荐士》诗:“念将决焉去,感物增恋嫪。”《诗刊》1977年第11期:“即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感物咏志耳。”(3).感动或感化他物。 汉 班固 《幽通赋》:“精通灵而感物兮,神动气而入微。”《后汉书·邳彤传》:“一夫荷戟大呼,则千里之将无不捐城遁逃,虏伏请降。自上...
经纬的意思:◎ 经纬 jīngwěi(1) [longitude and latitude]∶经线和纬线(2) [main threads; principle; method]∶比喻线索、条理、秩序等经纬万端(3) [plan and administer]∶规划治理经纬其民(4) [Confucian classics and books about charms]∶古代指经书和纬书...
空闲的意思:[释义](1) (动)事情或活动停下来;有了闲工夫。等师傅空闲下来;再跟他谈心。(作谓语) (2) (名)空着的时间。 [构成]并列式:空+闲 [例句]他一有空闲就锻炼身体。(作宾语)[同义]空暇...
棋法的意思:亦作“棊法”。弈棋之法。亦指布局、应变与制胜的棋艺。 宋 张耒 《明道杂志》:“ 沉存中 博学多能,天文历数,钟律壬遁,皆极其妙,尤善用算。然甚好弈棊,终不能高,尝著书论棊法。谓连书万字五十二,而尽棊局之变。”...
诗人的意思:[释义](名)写诗的作家。 [构成]偏正式:诗(人 [例句]曹操是一个军事家;也是一位诗人。(作宾语)...
玩弄的意思:[释义](1) (动)基本义:戏弄。 (2) (动)搬弄。 (3) (动)施展(手段、伎俩等)。 [构成]并列式:玩+弄 [例句]玩弄把戏。(作谓语)...
物则的意思:事物的法则。《国语·周语上》:“考中度衷以蒞之,昭明物则以训之,制义庶孚以行之。” 韦昭 注:“物,事也。则,法也。” 宋 叶适 《代薛明瑞上遗表》:“灼见物则,不失义理之中;审知治原,常以仁恕为本。” 清 方以智 《物理小识·气论》:“理以心知,知与理来,因物则而后交格以显,岂能离气之质耶!”...
宪矩的意思:法式,典范。 汉 李尤 《围棋铭》:“局为宪矩,棋法阴阳。” 三国 魏 曹植 《制命宗圣侯孔羡奉家祀碑》:“王教既备,羣小遄沮, 鲁 道以兴,永作宪矩。”...
阴阳的意思:◎ 阴阳 yīn-yáng(1) [ Yin and yang ,the two opposing principles in nature,the former feminine and nagative and the latter masculine and positive] (2) 古代哲学概念。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把矛盾运动中的万事万物概括为“阴”、“阳”两个对立的范畴,并以双方变化的原理来说明物质世界的运动阴阳易位。——《楚辞...
幽忆的意思:指深藏心中的思想感情。 汉 李尤 《围棋铭》:“诗人幽忆,感物则思。” 唐 李商隐 《柳枝》诗序:“作天海风涛之曲,幽忆怨断之音。” 清 纳兰性德 《虞美人》词:“待将幽忆寄新词,分付芭蕉风定月斜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