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野荼?二首(其一)赏析

野荼?二首(其一)

宋 · 杨万里
去岁诸司赏物华,荼糜一会属侬家。
今年不识荼糜面,却买茅柴对野花。

注释

去岁:去年。
诸司:各部门。
赏物华:赏赐美好的景物。
荼糜:古代一种花卉。
一会:一次活动。
属:属于。
侬家:我家中。
今年:今年。
不识:不认识,没见到。
茅柴:粗糙的柴火。
对:对着。
野花:野外的花朵。

翻译

去年各部门赏赐美好的景物,赏花活动中我有幸参与。
今年却没见过荼糜花,只能买些茅柴,对着野外的花朵独自欣赏。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时过境迁的感慨,诗人通过对比去年与今年的不同场景,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变化和对生活的一种淡然态度。

“去岁诸司赏物华”,这里的“诸司”指的是官府或是权贵之家,而“赏物华”则是形容那些地方充满了精美的物品和华丽的景象,显示出一种繁华与奢侈。诗人提及去年,那些场所显得光鲜亮丽,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接下来的“荼糜一会属侬家”,“荼糜”指的是一种美酒佳肴的宴席,“一会”表明是一次聚会或宴饮,而“属侬家”则意味着那场宴席似乎与诗人有所关联,或者是诗人也参与其中。这里诗人的用词含蓄,让人感觉到一种亲密和参与感。

然而,“今年不识荼糜面”,这一句却带来了一种突兀的转变。诗人说今年已经不再认识那种宴席了,可能是因为自己已不再参与,或许是社会环境的变化,使得这样的场合不复存在。

最后两句“却买茅柴对野花”则描绘出一幅与先前景象截然不同的画面。诗人现在宁愿选择一些简单的生活,如购买些茅柴(一种可以用作燃料的植物),静静地对着野花,这种平淡的生活似乎更能触动诗人的心弦。

总体来说,此诗通过对比的手法,展示了诗人对于过往奢华生活的放下,以及对现实简单生活的接受和欣赏。诗中的意境婉转,情感真挚,流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一种超脱与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