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宿庆上人房赏析

宿庆上人房

元末明初 · 张羽
朱甍宝地绝尘埃,松下闲过步缘苔。
仙梵更从莲室度,佛香时到竹房来。
己知静者通禅观,重听高僧话劫灰。
寒榻不须灯照卧,夜深明月满池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夜宿于名为“庆上人房”的禅房中,所感受到的宁静与祥和氛围。首句“朱甍宝地绝尘埃”以朱红色的屋檐和珍贵的地基象征着远离世俗的清静,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接着,“松下闲过步缘苔”通过漫步于松树下的场景,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自然之美。

“仙梵更从莲室度,佛香时到竹房来”两句,运用了佛教元素,如莲花室和竹房,以及仙梵与佛香,不仅增添了诗作的宗教色彩,也暗示了内心的净化与升华。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对精神世界的向往与追求。

“己知静者通禅观,重听高僧话劫灰”则揭示了诗人与高僧之间的对话,通过禅观与历史的对话,展现了对生命、宇宙和时间的深刻思考。这里的“劫灰”象征着历史的痕迹与变迁,强调了在静谧中领悟人生真谛的重要性。

最后,“寒榻不须灯照卧,夜深明月满池台”描绘了诗人夜晚在寒凉的床上安然入睡,周围被明亮的月光覆盖,池塘与庭院在月色下显得格外宁静美好。这一景象不仅体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也寓意着诗人内心达到了一种平和与满足的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宁静、自然与精神世界探索的深切感悟,以及在繁华世界之外寻求心灵寄托的美好愿景。

词语解释

宝地的意思:◎ 宝地 bǎodì(1) [treasure place]∶地理、气候等条件优越而富庶之地柴达木盆地是块宝地(2) [your place]∶敬称对方所在之地借贵方宝地一用...

不须的意思:不用;不必。《后汉书·逸民传·周党》:“臣闻 尧 不须 许由 、 巢父 ,而建号天下; 周 不待 伯夷 、 叔齐 ,而王道以成。” 唐 张志和 《渔父歌》:“青篛笠,緑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哥哥若到 襄阳府 ,怕你不须见我爹爹妈妈。” 老舍 《四世同堂》二:“他养着四大盆石榴,两盆夹竹桃,和许多不须费力而能开花的小植物。”...

禅观的意思:谓依禅理参究修行。 唐 姚合 《闲居》诗:“何当学禪观,依止古先生。” 宋 陈师道 《比丘理公塔铭》:“日诵《金刚》、《行愿》两经,闔户禪观,不近人事,凡二十年。” 章炳麟 《答铁铮》:“ 明 之末世与 满洲 相抗,百折不回者,非耽悦禪观之士,即 姚江 学派之徒。”寺院。 唐 钱起 《送僧归日本》诗:“水月通禪观,鱼龙听梵声。”...

尘埃的意思:[释义](名)附在器物上或飞扬着的细土;用书面语。 [构成]并列式:尘+埃 [例句]书上满是尘埃。(作宾语)尘埃到处飞扬。(作主语)[同义]灰尘、尘土...

池台的意思:池苑楼台。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豪爽》:“ 晋明帝 欲起池臺, 元帝 不许。” 唐 孟浩然 《姚开府山池》诗:“主人新邸第,相国旧池臺。”《旧唐书·后妃传序》:“ 大帝 、 孝和 ,仁而不武,但恣池臺之赏,寧顾衽席之嫌, 武 室, 韦 宗,几危运祚。” 清 顾炎武 《金陵杂诗》之一:“坞壁 三山 古,池臺六代幽。”...

高僧的意思:◎ 高僧 gāosēng[accomplished monk or nun] 道行修炼达到较高水平的僧侣...

高僧的意思:◎ 高僧 gāosēng[accomplished monk or nun] 道行修炼达到较高水平的僧侣...

过步的意思:走步,行步。《金瓶梅词话》第九六回:“ 叶道 道:‘你走两步我瞧。’那 经济 真箇走了两步。 叶头陀 道:‘头先过步,初主好而晚景贫穷,脚不黠地,卖尽田园而走他乡。’”...

己知的意思:知己。《后汉书·张衡传》:“恃己知而华予兮,鶗鴂鸣而不芳。” 李贤 注:“己知犹知己也。” 宋 范仲淹 《献百花洲图上陈州晏相公》诗:“绘写求真赏,缄藏献己知。”...

劫灰的意思:亦作“刧灰”。亦作“刦灰”。亦作“刼灰”。本谓劫火的馀灰。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译经上·竺法兰》:“昔 汉武 穿 昆明池 底,得黑灰,问 东方朔 。 朔 云:‘不知,可问 西域 胡人。’后 法兰 既至,众人追以问之, 兰 云:‘世界终尽,劫火洞烧,此灰是也。’”后因谓战乱或大火毁坏后的残迹或灰烬。 宋 陆游 《数年不至城府丁巳火后始见》诗:“陈迹关心己自悲,劫灰满眼更增欷。” 明 赵诒琛 《<逸老堂诗话>跋》:“癸丑夏六月,遭乱,所有藏书数万卷,一旦尽失,而是书原本亦遭刦灰。” 清 吕留良...

静者的意思:深得清静之道、超然恬静的人。多指隐士、僧侣和道徒。《吕氏春秋·审分》:“得道者必静,静者无知。” 南朝 宋 谢灵运 《过始宁墅》诗:“拙疾相倚薄,还得静者便。” 黄节 注引《论语》:“智者动,仁者静。” 唐 杜甫 《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诗:“ 蔡侯 静者意有餘,清夜置酒临前除。” 仇兆鳌 注:“ 梦弼 谓: 蔡侯 为人恬静而意气有餘。” 清 赵翼 《题邹莲浦小照》诗:“超然静者心,小憇寄幽瞩。”...

绝尘的意思:◎ 绝尘 juéchén[reclusive] 超绝尘路,即与人世隔绝许由务光非绝尘也。—— 清· 黄宗羲《原君》...

明月的意思:◎ 明月 míngyuè(1) [bright moon]∶明亮的月亮明月几时有(2) [a legendary luminous pearl]∶指夜明珠...

深明的意思:(1).犹精深。《后汉书·儒林传下·何休》:“羣公表 休 道术深明,宜侍帷幄。”(2).通晓;精通。《宋史·毕士安传》:“为今之策,当大举天下之计,深明出入之数,以诸路所积之钱粟一归地官,使经费可支二十年之用。” 胡蕴玉 《<中国文学史>序》:“故 东汉 之文,类多深明治体之言。”滇剧《闯宫》:“本宫当今状元,天子门生,饱读诗书,深明礼义。”...

松下的意思:(1).松树之下;松间。 唐 李白 《淮南卧病书怀》诗:“风入松下清,露出草閒白。” 唐 贾岛 《寻隐者不遇》诗:“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宋 梅尧臣 《对雪忆往岁钱塘西湖访林逋》诗之一:“折竹压篱曾碍过,却穿松下到茅庐。”(2).古地名。《吕氏春秋·行论》:“ 松下 乱,先君以不安弃羣臣也。” 高诱 注:“ 松下 ,地名也。”...

仙梵的意思:指道教徒诵经的声音。 清 黄鷟来 《秋晓行阧山值雨访李庚初炼师》诗:“斋宫仙梵静,花殿幽香闭。”...

夜深的意思:犹深夜。 唐 杜甫 《玩月呈汉中王》诗:“夜深露气清,江月满江城。” 唐 戴叔伦 《听歌回马上赠崔法曹》诗:“共待夜深听一曲,醒人骑马断肠迴。”《儒林外史》第十六回:“夜深时分,还有人苦功读书,实为可敬。”...

月满的意思:(1).月圆。《释名·释天》:“望,月满之名也。”《后汉书·丁鸿传》:“閒者月满先节,过望不亏,此臣骄溢背君,专功独行也。” 李贤 注:“月满先节谓未及望而满也。” 唐 骆宾王 《秋晨同淄川毛司马秋·秋月》:“云披玉绳浄,月满镜轮圆。” 元 杨维桢 《璚花珠月二名姬》诗:“月满十分珠有价,花开第一玉无瑕。”(2).比喻幸福团聚。 宋 陆游 《八月十四夜三叉市对月》诗:“明年万事不足论,但愿月满人常健。”(3).足月。指胎儿在母体中成长的月份已满。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先时有 张嫗 者,尝往...

重听的意思:◎ 重听 zhòngtīng[hard of hearing] 听觉不灵敏上了年纪,两耳重听...

朱甍的意思:(1).朱红色的屋顶。 唐 李白 《明堂赋》:“皓壁昼朗,朱甍晴鲜。”(2).借指帝王宫室和道院、庙宇等。 宋 陆游 《归三山入秋益凉欣然有赋》:“碧瓦朱甍无杰屋,乌篷画楫有新船。道山顶上虽清絶,万顷烟波始是仙。” 明 何景明 《大梁行》:“万骑千乘空云屯,綺构朱甍不復存。” 明 王錂 《春芜记·瞥见》:“朱甍画栋绕 祗园 ,看云外幡风飘乱。” 张怀奇 《颐和园词》:“朱甍天际集凤凰, 九成 避暑离宫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