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观澜歌赏析

观澜歌

元末明初 · 陈谟
浠之水兮泓以洸。
不淟淟以漓入兮,不腾腾而濞张。
其声沨沨兮,其肆以洋。
有美人兮亭之皋。
服且食兮咏以陶。
始涵渟俄湁潗兮,噫气怒而相遭。
文沄沄兮又??。
锦机错理兮象纬飞奔。
忽鱼龙兮,轩举乱藻荇与行云。
荡日月兮弗支,送凫鹥兮在亹。
吾虽弗及观海兮,吾既得夫委与源。
准千涛于一波兮,又孰弱夫湍而壮澜。
怀先人之不可见兮,临长流而永叹。
曰盈科与成章兮,佩明训以乾乾。
吁嗟乎美哉洋洋兮,永矢而弗谖。

鉴赏

这首《观澜歌》由元末明初诗人陈谟所作,通过描绘水波的动态和静美,以及与之相伴的人性光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首先,诗中以“浠之水兮泓以洸”开篇,描绘了水流的浩瀚与深邃,接着“不淟淟以漓入兮,不腾腾而濞张”,进一步展示了水的纯净与力量。水声“沨沨兮,其肆以洋”,既表现了水的流动之美,也暗示了生命的活力与广阔。

随后,“有美人兮亭之皋。服且食兮咏以陶”,诗人将自己比作在岸边的美人,享受着自然的馈赠,以诗歌陶冶性情。水的动态与人的静态形成对比,展现了和谐共生的美妙画面。

“始涵渟俄湁潗兮,噫气怒而相遭”,描绘了水波的起伏与变化,仿佛是情感的波动。接下来,“文沄沄兮又??。锦机错理兮象纬飞奔”,水面上的波纹如同织锦,又似天上的星象,展现了自然界的复杂与美丽。

“忽鱼龙兮,轩举乱藻荇与行云”,鱼龙跃动,藻荇飘摇,与行云共舞,这一场景充满了生机与自由。水与生物的互动,象征着生命的力量与和谐。

“荡日月兮弗支,送凫鹥兮在亹”,水波荡漾,日月似乎也在其中流转,送走了水鸟,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循环。

最后,“吾虽弗及观海兮,吾既得夫委与源”,表达了诗人虽然未能亲历大海的壮观,但已从眼前的流水感受到了自然的奥秘。通过比较“准千涛于一波兮,又孰弱夫湍而壮澜”,强调了即使是一滴水也能蕴含千波万澜的力量,体现了自然界的普遍联系与内在规律。

“怀先人之不可见兮,临长流而永叹”,诗人怀念逝去的先人,面对长流的河水,不禁感慨万千。这不仅是对自然的敬畏,也是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曰盈科与成章兮,佩明训以乾乾”,诗人认为,自然界的每一个细节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应当铭记并不断追求进步。最后,“吁嗟乎美哉洋洋兮,永矢而弗谖”,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敬仰,希望永远铭记这份美好。

综上所述,《观澜歌》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作,更蕴含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历史和未来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元末明初时期文人对宇宙万物的独到见解和人文情怀。

词语解释

不可的意思:◎ 不可 bùkě(1) [should not]∶不可能;不可以兼与药相粘,不可取。——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2) [must not]∶决不能,必须不而势力众寡不可论。——《资治通鉴》不可一概而论(3) [simply must]∶与“非”搭配,表示必须或一定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长流的意思:(1).长长的流水。 汉 张衡 《归田赋》:“仰飞纤缴,俯钓长流。” 三国 魏 曹植 《赠王粲》诗:“树木发春华,清池激长流。” 晋 卢谌 《赠崔温》诗:“平陆引长流,冈峦挺茂树。”(2).远途流放;长期流放。 唐 赵璘 《因话录·宫》:“及知其母年高,乃免死,杖一百,长流 康州 。”《新五代史·唐臣传·毛璋》:“ 璋 坐长流 儒州 ,已而令所在赐自尽。”《武王伐纣平话》卷上:“因初修臺时,为吾慢功,故罚吾为长流百姓。” 明 屠隆 《綵毫记·妻子哭别》:“长流远指 夜郎 西,瘴雨蛮烟迢递。”(...

成章的意思:◎ 成章 chéngzhāng(1) [come out as an article]∶成文章下笔成章出口成章(2) [to write well]∶成条理顺理成章...

飞奔的意思:◎ 飞奔 fēibēn[dash;scoot;tear about] 飞快地跑战马飞奔...

凫鹥的意思:凫和鸥。泛指水鸟。《诗·大雅·凫鹥》:“鳧鷖在 涇 ,公尸来燕来寧。” 毛 传:“鳧,水鸟也。鷖;鳧属。太平则万物众多。” 孔颖达 疏:“在 涇 得所也。鷖,鸥也。” 唐 韩愈 《南内朝贺归呈同官》诗:“明庭集孔鸞,曷取於鳧鷖。” 明 高启 《孤雁》诗:“不共鳧鷖宿,兼葭夜夜寒。”...

凫鹥的意思:凫和鸥。泛指水鸟。《诗·大雅·凫鹥》:“鳧鷖在 涇 ,公尸来燕来寧。” 毛 传:“鳧,水鸟也。鷖;鳧属。太平则万物众多。” 孔颖达 疏:“在 涇 得所也。鷖,鸥也。” 唐 韩愈 《南内朝贺归呈同官》诗:“明庭集孔鸞,曷取於鳧鷖。” 明 高启 《孤雁》诗:“不共鳧鷖宿,兼葭夜夜寒。”...

弗及的意思:(1).来不及。《汉书·公孙弘卜式儿宽传赞》:“上方欲用文武,求之如弗及,始以蒲轮迎 枚生 ,见 主父 而叹息。”(2).比不上。《后汉书·周黄徐姜申屠传序》:“ 太原 閔仲叔 者,世称节士,虽 周党 之洁清,自以为弗及也。”...

观海的意思:语出《孟子·尽心上》:“故观於海者难为水,游於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后用以比喻所观者大。 南朝 齐 王俭 《褚渊碑文》:“观海齐量,登岳均厚。” 南朝 梁 沉约 《<梁武帝集>序》:“事同观海,义等窥天。”...

嗟乎的意思:亦作“ 嗟呼 ”。亦作“ 嗟虖 ”。叹词。表示感叹。《韩非子·内储说下》:“嗟乎!臣有三罪,死而不自知乎?”《汉书·龚胜传》:“嗟虖!薰以香自烧,膏以明自销。” 唐 玄宗 《<孝经>序》:“嗟乎!夫子没而微言絶,异端起而大义乖。” 清 余怀 《板桥杂记·雅游》:“嗟乎!不復见乎!” 田北湖 《与某生论韩文书》:“誉美失实,毋亦以耳代目之蔽歟?嗟呼!”...

锦机的意思:织锦的织机。 唐 吉师老 《鸳鸯》诗:“渡头惊起一双去,飞上 文君 旧锦机。” 元 商衟 《夜行船》套曲:“锦机情词,石鐫心事,半句儿几时曾应。” 明 杨慎 《<周官音诂>序》:“如开武库,五兵所用之;似张锦机,百采惟其取者。”...

可见的意思:[释义](副)由此可见。 [构成]偏正式:可〔见 [例句]他近来常常生病;可见身体虚弱。(作状语)...

临长的意思:犹言监临领导。《国语·晋语二》:“临长 晋国 者,非女其谁?” 韦昭 注:“临,监也;长,师也。”...

美人的意思:◎ 美人 měirén(1) [beauty](2) 美女一个长着油光发亮的黑头发、红嘴唇、眼睛一点也不怯懦的大胆的美人(3) 品德高尚的人;贤人全州的美人和绅士都聚集在那里...

明训的意思:明确的训诫。《国语·晋语八》:“图在明训,明训在威权。” 韦昭 注:“言既有明教,在威权以行之。”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三》:“佩诗礼之明训,宣忠孝之弘规。” 聂绀弩 《兔先生的发言》:“‘明哲保身’,古有明训。”...

乾乾的意思:(1).自强不息貌。《易·乾》:“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孔颖达 疏:“言每恒终竟此日,健健自强,勉力不有止息。” 宋 司马光 《初见白发慨然感怀》诗:“留为鑑中铭,晨夕思乾乾。” 明 方孝孺 《静学斋赋》:“旦潜心於冲漠兮,夕重之以乾乾。”(2).敬慎貌。《文选·张衡<东都赋>》:“勤屡省,懋乾乾。” 薛综 注:“乾乾,敬也。” 三国 魏 曹植 《武帝诔》:“乾乾庶事,气过 方叔 。”...

日月的意思:◎ 日月 rìyuè(1) [life;livelihood]∶生计;生活舒心的日月(2) [sun and moon]∶太阳和月亮...

腾腾的意思:[释义](1) (形)基本义:形容气体很盛;不断上升。 (2) (形)常用比喻义。 [构成]叠音式 [例句]热气腾腾。(作状语)...

先人的意思:◎ 先人 xiānrén(1) [ancestor]∶祖先(常指祖父辈以上的)(2) [my late father]∶专指已故的父亲辱王之先人。——《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先人还家。——宋· 王安石《伤仲永》...

象纬的意思:象数谶纬。亦指星象经纬,谓日月五星。 晋 王嘉 《拾遗记·殷汤》:“ 师延 者, 殷 之乐人也。设乐以来,世遵此职。至 师延 ,精述阴阳,晓明象纬,莫测其为人。” 齐治平 注:“象纬,象数讖纬。象数谓龟筮之类;讖纬谓讖録图纬、占验术数之书。” 唐 杜甫 《游龙门奉先寺》诗:“天闕象纬逼,云卧衣裳冷。” 仇兆鳌 注:“象纬,星象经纬也。” 明 唐顺之 《答周约庵中丞》:“ 淮阴 、 南阳 之事,固万不敢一冀焉,至如象纬、地形诸家之学,如来书所称 管 邓 所长,亦何敢不自量而揽焉。” 清 顾炎武 《...

行云的意思:◎ 行云 xíngyún[rack] 流动的云;亦用以比喻女子头发...

轩举的意思:(1).轩昂貌。 北周 庾信 《周上柱国齐王宪神道碑》:“仪范清泠,风神轩举。” 宋 陆游 《跋高大卿家书》:“读此数书,如见其长身苍髯,意象轩举也。” 明 王錂 《春芜记·访友》:“丰神俊朗,轩举似霞标。”(2).高扬飞举。 唐 韩愈 孟郊 《莎栅联句》:“冰溪时咽絶,风櫪方轩举。此处不断肠,定知无断处。” 清 钮琇 《觚賸·空中黄伞》:“去 云南 省城四十里,西南有山,每遇天晴之午,輒有黄色宝盖,从山顶渐起渐高,耸入天半,灿耀飞扬,徐徐而下,仍復轩举。” 清 蒋景祁 《伏波庙》诗:“回翔...

洋洋的意思:◎ 洋洋 yángyáng(1) [numerous;copious]∶形容众多或丰盛洋洋万言(2) [grand;magnificent]∶盛大河水洋洋(3) [vast]∶广远无涯牧野洋洋(4) [fine;good]∶美善声蔼洋洋洋洋德音(5) [happy]∶喜乐喜气洋洋其喜洋洋者矣。——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6) [loud]∶形容声音响亮钟磬洋洋流水声洋洋...

噫气的意思:(1).气壅塞而得通。吐气。《庄子·齐物论》:“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 成玄英 疏:“大块之中,噫而出气,仍名此气而为风也。” 陈鼓应 今注:“噫气,吐气出声。” 宋 余靖 《过大孤山》诗:“噫气专吸呼,横流以溟涨。” 清 金农 《冬雪》诗:“噫气失煖威,顽寒出阴矫。”(2).指风。 清 唐孙华 《泊舟大孤山下》诗:“两日都行廿里程,朝来噫气尚难平。” 清 赵翼 《飓风歌》:“谁将噫气闭土囊,一喷咽喉不可搤。”(3).嗳气。《医宗金鉴·张仲景<伤寒论·太阳病中>》:“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

一波的意思:(1).一浪。亦以喻事端变化。 宋 范成大 《寄虎丘范长老》诗:“一波不动月空照,万籟无情风自吟。”《儿女英雄传》第六回:“哭声哭得来十分悲惨!正是:好似 钱塘 潮汐水,一波纔退一波来。”(2).借指一水。 唐 孟郊 《送别崔寅亮下第》诗:“虬龙未化时,鱼鱉同一波。”...

盈科的意思:(1).水充满坑坎。《孟子·离娄下》:“原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 赵岐 注:“盈,满;科,坎。” 唐 刘禹锡 《刘氏集略说》:“五达之井,百汲而盈科,未必凉而甘,所处之势然也。”(2).喻打下坚实基础。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为学须有本原,须从本原上用力,渐渐盈科而进。”...

永叹的意思:见“ 永叹 ”。亦作“ 永嘆 ”。1.长久叹息。《诗·大雅·公刘》:“篤 公刘 ,于胥斯原,既庶既繁。既顺迺宣,而无永叹。” 毛 传:“民无长叹,犹 文王 之无悔也。” 晋 陆机 《赴洛》诗之一:“抚膺解携手,永嘆结遗音。” 宋 文天祥 《跋崔丞相二帖》:“考引昔今,为之永嘆。” 清 陈梦雷 《抒哀赋》:“使慈母戚於重泉兮,严亲闻而永嘆。”(2).长吟;咏叹。《史记·乐书》:“永叹之,淫液之,何也?” 裴駰 集解引 郑玄 曰:“永叹,淫液,歌迟之也。”...

永矢的意思:发誓永远要(做某事)。常用于否定语前。矢,通“ 誓 ”。《诗·卫风·考槃》:“独寐寤宿,永矢弗告。” 明 徐渭 《登秦望山》诗:“素情忻晏游,硕人事永矢。” 明 李贽 《答李见罗先生》:“师友深恩,永矢不忘。”...

鱼龙的意思:(1).鱼和龙。泛指鳞介水族。《周礼·地官·大司徒》“鳞物” 汉 郑玄 注:“鱼龙之属。”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草木之遇阳春,鱼龙之逢风雨。” 唐 杜甫 《秋兴》诗之四:“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明 李贽 《环阳楼晚眺得碁字》诗:“水底鱼龙醒,花间鸟鹊飢。” 清 吴伟业 《黄河》诗:“白浪日崔嵬,鱼龙亦壮哉。”(2).指古代百戏杂耍中能变化为鱼和龙的猞猁模型。亦为该项百戏杂耍名。《汉书·西域传赞》:“设酒池肉林以饗四夷之客,作《巴俞》都卢、海中《碭极》、漫衍鱼龙、角抵之戏以观...

吁嗟的意思:(1).叹词。表示忧伤或有所感。《楚辞·卜居》:“吁嗟嘿嘿兮,谁知吾之廉贞。”《文选·谢朓<和王著作八公山诗>》:“平生仰令图,吁嗟命不淑。” 李善 注引 薛君 《韩诗章句》:“吁嗟,嘆辞也。” 陈毅 《感事书怀》诗:“吁嗟我与汝,沧海之一粟。”(2).叹词。表示赞美。 明 黄溥 《闲中今古录》:“至今儿孙主沙漠,吁嗟 赵 氏何其隆!” 清 黄遵宪 《纪事》诗:“吁嗟 华盛顿 ,及今百年矣。”(3).哀叹;叹息。《孔子家语·执辔》:“民恶其残虐,莫不吁嗟。” 汉 王符 《潜夫论·救边》:“一人吁嗟,...

不腾腾的意思:气盛貌。 元 无名氏 《谢金吾》第二折:“怕不就掇起他不腾腾那杀人心。杀人心如烈火,怎还顾别人的利害,自己的死活?” 元 李寿卿 《伍员吹箫》第四折:“想当日跃金鞍把性命逃,我也曾解铁甲将王孙抱,不腾腾死衝开荆棘丛,急煎煎苦奔走风尘道。” 元 无名氏 《小尉迟》第二折:“黑漫漫杀气遮了日色,恶哏哏的人离了寨栅,不腾腾马践尘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