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罗倅竹园唱和之什
宋 · 赵善括
平生抱迂疏,举世无两个。
每为饥所驱,奔走不可奈。
尝闻伯夷风,粗尔立顽懦。
初试岩邑宰,再作侯藩佐。
一麾来江湖,不容暖席坐。
流行遇坎止,留落寓江左。
轲毁遭臧仓,孔厄类阳货。
从来宦情薄,况已心力惰。
二儿可应门,肯堂复肯播。
东湖五亩宅,喜赋归来些。
林亭足遐观,竹斋宜醉卧。
自谓景物幽,绝唱无人和。
朅来憩水滨,光渌静无涴。
一见罗夫子,道眼俱看破。
始知蠛蠓飞,未识天壤大。
万竿旌旗林,五车牛马驮。
羡君如籍咸,愧我非白贺。
续貂惭斐然,君恕毋督过。
每为饥所驱,奔走不可奈。
尝闻伯夷风,粗尔立顽懦。
初试岩邑宰,再作侯藩佐。
一麾来江湖,不容暖席坐。
流行遇坎止,留落寓江左。
轲毁遭臧仓,孔厄类阳货。
从来宦情薄,况已心力惰。
二儿可应门,肯堂复肯播。
东湖五亩宅,喜赋归来些。
林亭足遐观,竹斋宜醉卧。
自谓景物幽,绝唱无人和。
朅来憩水滨,光渌静无涴。
一见罗夫子,道眼俱看破。
始知蠛蠓飞,未识天壤大。
万竿旌旗林,五车牛马驮。
羡君如籍咸,愧我非白贺。
续貂惭斐然,君恕毋督过。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迂疏:疏阔,不拘小节。伯夷风:指伯夷的高尚品德。
岩邑:偏远山区的城镇。
侯藩佐:诸侯的辅臣。
暖席:舒适的座位。
坎止:坎坷停滞。
阳货:春秋时期鲁国的阳虎,以阴险狡诈著称。
蠛蠓:小型昆虫,比喻微小的事物。
籍咸:古代官名,比喻地位显赫。
斐然:文采出众。
翻译
一生怀抱疏阔,世上无人能比。常因饥饿驱使,四处奔波无法停歇。
曾听说伯夷的高风,粗略地树立了坚韧不拔的形象。
初次担任山邑官吏,后来又成为诸侯的辅佐。
来到江湖任职,连温暖的座位都容不下。
仕途波折,流离失所,暂居江南。
像轲叔遭遇臧仓诋毁,孔子也似阳货之困。
本就淡泊官场,如今身心疲惫。
两个儿子足以守家,我不愿再涉足仕途。
在东湖五亩大的宅院中,欣喜回归田园。
林亭可供远望,竹斋适合醉眠。
自以为景色幽深,却无人能共鸣我的绝唱。
来到水边休憩,水面清澈宁静。
见到罗夫子,他的洞察力让我豁然开朗。
这才明白蜜蜂蚂蚁的飞翔,与天地之广阔相比微不足道。
你的权势如同万杆旌旗,财富多得牛马车载。
羡慕你如籍咸般显赫,我却愧不如白贺的谦逊。
续写诗篇自感惭愧,望您宽容,勿加过多责备。
鉴赏
这首宋诗是赵善括的作品,他以平生的疏放个性自嘲,感叹在世俗中难以找到知音。诗人曾试图效仿伯夷的高洁,但仕途坎坷,屡次遭遇挫折,如孔子所言的困境。他对官场的兴趣淡薄,更愿意回归田园生活,享受宁静与自然。他在东湖畔的五亩宅中找到了归宿,过着闲适的生活,自认为美景无人能及。
然而,当他遇见罗夫子后,被对方的洞察力所折服,意识到自己的见识浅薄。罗夫子的见识如同旌旗林般广阔,令诗人自愧不如。他以籍咸自比,表达对罗夫子的敬佩,同时也对自己才华不足感到惭愧。最后,诗人请求罗夫子宽容他的不足,不必过于苛责。
整首诗通过个人经历和与罗夫子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仕途的反思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知识与智慧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