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胥江上峡至韶阳作(其一)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送至禺阳返,含情是海潮。
峡犹云母隔,峰已石人招。
古寺愁飞去,无人问泬寥。
菩提兵火后,一树自南朝。
峡犹云母隔,峰已石人招。
古寺愁飞去,无人问泬寥。
菩提兵火后,一树自南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胥江上峡前往韶阳的途中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与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首句“送至禺阳返,含情是海潮”以海潮的深情比喻诗人对旅程的依依不舍之情,海潮的涨落象征着情感的起伏,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
接着,“峡犹云母隔,峰已石人招”两句,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将山峡比作云母,峰峦仿佛石人伸出的手,邀请诗人前行,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引人入胜的氛围。
“古寺愁飞去,无人问泬寥”则表达了诗人对古寺的留恋与孤独之感,古寺在历史的长河中静静地存在,而诗人却只能匆匆经过,无法停留,不禁让人感到一丝遗憾与寂寥。
最后,“菩提兵火后,一树自南朝”两句,通过描述战后的菩提树,暗示了历史的沧桑与时间的无情,即使在战争的破坏之后,依然有一棵树见证了南朝的繁荣,展现了自然生命力的顽强与历史的延续。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历史变迁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和深邃的思想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