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宗御书田不伐望月婆罗门引先得楚字韵
白头谁解记开元,四海欢声自箫鼓。
两都秋色皆乔木,三月阿房已焦土。
天人亦有离别情,可是田郎心独苦。
承平旧物《霓裳》谱,宝气晖晖映千古。
银桥望极竟不归,灭没燕鸿下平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历史的变迁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开篇“瑶光楼前按歌舞,桂树秋香月三五”,以瑶光楼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歌舞升平、月夜桂香的画面,营造出一种繁华与静谧并存的氛围。接着,“白头谁解记开元,四海欢声自箫鼓”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往昔盛世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
“两都秋色皆乔木,三月阿房已焦土”描绘了两都(长安、洛阳)的秋景与阿房宫的荒凉景象,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与变迁。而“天人亦有离别情,可是田郎心独苦”则将自然界的离别之情与人的内心痛苦联系起来,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最后,“承平旧物《霓裳》谱,宝气晖晖映千古”提到《霓裳羽衣曲》,这是唐代宫廷音乐的代表,象征着盛世的辉煌,而“银桥望极竟不归,灭没燕鸿下平楚”则以银桥和燕鸿的意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无奈与哀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场景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盛世的怀念、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个人命运的反思,具有深刻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词语解释
阿房的意思:指 阿房宫 。 汉 班固 《东都赋》:“子徒习 秦 阿房 之造天,而不知 京洛 之有制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君道》:“鉴 章华 之召灾,悟 阿房 之速祸。” 宋 康与之 《诉衷情令·长安怀古》词:“ 阿房 废址 汉 荒丘,孤兔又羣游。”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二章:“ 项羽 之烧 阿房 ,赤眉之烧 长安 , 董卓 之烧 河阳 ,火延三月不止,民为之尽。”梵语。地狱中鬼卒名。《唐诗纪事》卷六六引 唐 郑愚 《大沩灵祐师铭》:“牛阿房,鬼王通。专觑捕,见西东。”参见“ 阿旁 ”。...
按歌的意思:按乐而歌。 晋 王嘉 《拾遗记·周穆王》:“抚节按歌,万灵皆聚。” 前蜀 花蕊夫人 《宫词》之十:“夜夜月明花树底,傍池长有按歌声。” 明 杨慎 《金衣公主·李菊亭携妓夜过》曲:“ 滇 音按歌, 秦 声半譌,金屏笑映如花坐。”...
白头的意思:[释义](名)指年老。 [构成]偏正式:白(头 [例句]白头老翁。(作定语)白头到老。(作主语)相爱到白头。(作宾语)...
宝气的意思:(1).珍物、财宝等所显现的光气。 唐 王度 《古镜记》:“贫道受明録秘术,颇识宝气。檀越宅上每日常有碧光连日,絳气属月,此宝镜气也。” 宋 梅尧臣 《夏日晚霁与崔子登周襄故城》诗:“宝气无人发,阴虫入夜鸣。” 清 魏源 《寰海十章》诗:“鼓角岂真天上降?琛珠合向海王倾。全凭宝气销兵气,此夕蛟宫万丈明。”《中国民间故事选·百鸟床》:“百鸟床不单好看,还有‘宝气’呢。瞎了眼睛的人到宝床上睡一睡,眼睛就明亮了。”如:珠光宝气。(2).喻才气。 清 唐孙华 《喜吕无党及第》诗:“宝气昔年曾闇识,好音入耳...
别情的意思:(1).离别的情思。 唐 白居易 《赋得古原草送别》诗:“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前蜀 韦庄 《东阳赠别》诗:“无限别情言不得,回看谿柳恨依依。”《诗刊》1978年第2期:“ 大虎 进山建水库, 秀梅 赴约来送行。柳荫下,诉别情。”(2).另外的因由。越剧《庵堂认母》:“想必是娘不认母有别情。”...
不归的意思:(1).不返家。《诗·豳风·东山》:“我徂东山,慆慆不归。” 清 蒲松龄 《司文郎》:“又闻次年再行乡试,遂不归,止而受教。”(2).不归还。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盗户》:“詎恶久假不归,霸为己有。”...
承平的意思:◎ 承平 chéngpíng[peace] 太平;持久太平今累世承平,豪富吏民。——《汉书·食货志》承平日久...
歌舞的意思:◎ 歌舞 gēwǔ[song and dance] 合称歌唱与舞蹈歌舞晚会...
歌舞的意思:◎ 歌舞 gēwǔ[song and dance] 合称歌唱与舞蹈歌舞晚会...
欢声的意思:◎ 欢声 huānshēng[cheers] 欢心地发出呼声...
晖映的意思:见“ 暉暎 ”。...
晖晖的意思:(1).形容日光灼热。 汉 刘桢 《大暑赋》:“赫赫炎炎,烈烈暉暉,若炽燎之附体,又温泉而沉肌。”(2).艳丽貌。 隋 江总 《啄燕燕于飞应诏》诗:“二月春暉暉,双燕理毛衣。”(3).清辉貌。 南朝 梁 虞骞 《视月》诗:“泠泠玉潭水,映见蛾眉月。靡靡露方垂,暉暉光稍没。” 唐 崔橹 《闻笛》诗:“银河漾漾月暉暉,楼碍星边织女机。” 清 周体观 《秋萤和韵》:“可怜秋色里,相映亦暉暉。”(4).象声词。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渭水一》:“其来也,自东南暉暉声如雷,野鷄皆鸣,故曰鷄鸣神也。”...
焦土的意思:[释义](名)烈火烧焦的土地。形容建筑物、庄稼等毁于炮火之后的景象。 [构成]偏正式:焦(土 [例句]战争过后;只剩下一片焦土。(作宾语)...
旧物的意思:[释义](1) (名)先代的遗物;特指典章文物。 (2) (名)指原有的国土。光复旧物。(作宾语) [构成]偏正式:旧(物...
开元的意思:◎ 开元 Kāiyuán[kai yuan] 唐玄宗李隆基年号(713—741)开元天宝之际。——宋· 苏轼《教战守》...
可是的意思:[释义](连)表示转折,前面常有“虽然”等连词相呼应。大家虽然很累,~都很愉快。 [构成]偏正式:可〔是...
离别的意思:[释义](动)比较久地跟熟悉的人或地方分开。 [构成]并列式:离+别 [例句]离别母校已经两年了。(作谓语)[同义]分别、别离[反义]团聚...
两都的意思:◎ 两都 liǎngdū(1) [the Chinese rhymed proce on two the capital]指东汉著名历史学家和辞赋家班固著的《两都赋》。两都指西汉的西都长安、东都洛阳衡乃拟 班固《两都》作《二京赋》(2) ——《后汉书·张衡传》...
灭没的意思:◎ 灭没 mièmò[destroy the evidence;exterminate;wipe out] 无影无声鸥鹭灭没。——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霓裳的意思:◎ 霓裳 nícháng[Nichang] 就是《霓裳羽衣曲》,唐代乐曲名,相传为唐玄宗所制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平楚的意思:(1).谓从高处远望,丛林树梢齐平。 南朝 齐 谢朓 《宣城郡内登望》诗:“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唐 李商隐 《访隐》诗:“月从平楚转,泉自上方来。” 明 杨慎 《升庵诗话·平林》:“楚,丛木也;登高望远,见木杪如平地,故云平楚。” 鲁迅 《阻郁达夫移家杭州》诗:“平楚日和憎健翮,小山香满蔽高岑。”(2).犹平野。 宋 文天祥 《汶阳道中》诗:“平楚渺四极,雪风迷远天。” 清 冯桂芬 《劝树桑议》:“西北诸省千百里,弥望平楚,莫不宜桑。”...
千古的意思:[释义](1) (名)长远的年代。 (2) (名)婉辞;哀悼死者;表示永别。 [构成]偏正式:千(古...
乔木的意思:[释义](名)树干高大,主干和分枝有明显区别的木本植物,如松、柏、杨、白桦等。 [构成]偏正式:乔(木...
秋香的意思:(1).秋日开放的花。多指菊花、桂花。 唐 李贺 《金铜仙人辞汉歌》:“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唐 郑谷 《菊》诗:“露溼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元 白朴 《乔木查·对景》套曲:“蝉声咽,露白霜结,水冷风高,长天雁字斜,秋香次第开彻。”(2).一种桂花的名称。 宋 王十朋 《诗序》:“与 万先之 登 丹芳岭 ,路人有手持桂花者,戏觅之,慨然相赠,且言欲施此花久矣,又言花名秋香,一名十里香。”...
秋色的意思:◎ 秋色 qiūsè(1) [autumn]∶一种中常橄榄棕色,它比一般橄榄棕色稍暗,且稍稍绿些(2) [autumn scenery]∶秋天的景色秋色宜人...
三月的意思:◎ 三月 sānyuè(1) [march]∶格里历(即阳历)每年的第三个月(2) [the third month of the lunar year, the third moon]∶农历(阴历)每年的第三个月,第三个朔望月(3) [three months]∶三个月...
三五的意思:(1).谓十五天。《礼记·礼运》:“是以三五而盈,三五而闕。”后以指农历月之十五日。《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三五明月满,四五詹兔缺。” 宋 贺铸 《侍香金童》词:“三五彩蟾明夜是。屈曲栏干,断肠千里。” 清 林则徐 《中秋眺月有作》诗:“今夕何夕正三五,晴光如此胡不游?”(2).指农历正月十五上元节。 宋 李清照 《永遇乐》词:“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宋 刘辰翁 《永遇乐·余自乙亥上元诵李易安词为之涕下》词:“緗帙流离,风鬟三五,能赋词最苦。”(3).谓十五岁。 晋 陶潜 ...
四海的意思:[释义](名)指全国各地,也指全世界各处。 [构成]偏正式:四(海 [例句]我们来自五湖四海。(作宾语)...
田郎的意思:(1).指 东汉 尚书郎 田凤 。 汉 赵岐 《三辅决录》卷二:“ 长陵 田凤 ,字 季宗 ,为尚书郎,仪貌端正,入奏事, 灵帝 目送之,因题殿柱曰:‘堂堂乎张, 京兆 田郎 。’”后因以“田郎”为称美郎官、侍臣的典故。 唐 杜甫 《赠田九判官梁丘》诗:“ 陈留 阮瑀 谁争长? 京兆 田郎 早见招。” 唐 钱起 《和王员外雪晴早朝》:“题柱盛名兼絶唱,风流谁继 汉 田郎 。” 唐 钱起 《和韦侍御寓直对雨》:“佇见 田郎 字,亲劳御笔题。”(2).指 东汉 尚书郎 田凤 。 汉 赵岐 ...
天人的意思:◎ 天人 tiānrén(1) [heaven and man]∶天和人;天象和人事天人之际天人合一(2) [celestial being;immortal;outstanding man (in talent or appearance)]∶仙人;神人;才能或容貌出众的人 (3) [emperor]∶特指天子...
下平的意思:(1).汉字声调的一种。 明 王鏊 《震泽长语·音韵》:“凡宫为上平,商为下平,角为入,徵为上,羽为去。”(2).见“ 上下平 ”。...
箫鼓的意思:箫与鼓。泛指乐奏。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琴羽张兮簫鼓陈, 燕 赵 歌兮伤美人。”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桂林集句》词:“家种黄柑丹荔,户拾明珠翠羽,簫鼓夜沉沉。” 明 王玉峰 《焚香记·赴任》:“楼船簫鼓交龙旆,想赴京时半肩行李,从今一洗当年耻。” 清 昭槤 《啸亭续录·端午龙舟》:“ 乾隆 初,上於端午日,命内侍习竞渡於 福海 中,皆画船簫鼓,飞龙鷁首,络绎於鲸波怒浪之间。”亦指军乐。 唐 李白 《发白马》诗:“将军发白马,旌节渡 黄河 。簫鼓聒山岳,沧溟涌涛波。”...
燕鸿的意思:(1).燕为夏候鸟,鸿为冬候鸟。因多以喻相距之远,相见之难。 唐 司空图 《歌者》诗之一:“风霜一夜燕鸿断,唱作 江 南祓禊天。” 南唐 冯延巳 《芳草渡》词:“燕鸿远, 羌 笛怨,渺渺澄波一片。” 宋 苏泂 《雨中花·怀刘改之》词:“这回休也,燕鸿南北,长隔英游。” 金 元好问 《春风来》诗:“春风去后瑶草歇,来鸿去燕遥相望。鸳鸯不得双,燕鸿天一方。” 清 厉鹗 《筠谷见和移居诗奉赠》之一:“燕鸿踪跡十霜餘,谁道今来慰索居。”(2).指书信。 前蜀 韦庄 《清平乐》词:“碧窗望断燕鸿,翠帘睡...
瑶光的意思:(1).北斗七星的第七星名。古代以为象征祥瑞。《淮南子·本经训》:“瑶光者,资粮万物者也。” 高诱 注:“瑶光,谓北斗杓第七星也……一説,瑶光,和气之见者也。” 汉 张衡 《西京赋》:“上飞闥而远眺,正睹瑶光与玉绳。”《宋书·符瑞志上》:“帝 顓頊 高阳氏 ,母曰 女枢 ,见瑶光之星,贯月如虹,感己於幽房之宫,生 顓頊 於 若水 。” 唐 李商隐 《南朝》诗:“地险悠悠天险长, 金陵 王气应瑶光。” 明 王洪 《瑞象赋》:“瑶光之精,至和之珍;彩霞之色,景星之文,兹其所谓瑞象,而特应於我圣君者乎。...
银桥的意思:传说中仙杖变化而成的大桥。桥可通月宫。典出 前蜀 杜光庭 《神仙感遇传》:“ 玄宗 於宫中翫月, 公远 奏曰:‘陛下莫要至月中看否?’乃取拄杖,向空掷之,化为大桥,其色如银。请 玄宗 同登。约行数十里,精光夺目,寒气侵人,遂至大城闕。 公远 曰:‘此月宫也。’” 金 元好问 《世宗御书田不伐望月婆罗门引先得楚字韵》:“银桥望极竟不归,灭没 燕 鸿不平 楚 。” 元 陆仁 《水调歌头·宴顾仲瑛金粟影亭赋桂》词:“露冷 广寒 夜,唤醒 玉真 愁。银桥忆得飞渡,曾侍上皇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