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四首答郑生(其二)
清 · 丘逢甲
饕鸱甘腐鼠,仰视嚇鹓雏。
鹓馈有竹实,彼鸱安得知?天生物惟万,物物性不齐。
持海语井蛙,持天语醯鸡。
徒烦告者劳,终受听者嗤。
圣人物万物,不与物性违。
使鸟宅深林,使鱼室深池。
是之谓物化,毋失化者机。
惟物有蠢灵,惟人有智愚。
治君子以德,治小人以威。
物物性不齐,何用多言为?
鹓馈有竹实,彼鸱安得知?天生物惟万,物物性不齐。
持海语井蛙,持天语醯鸡。
徒烦告者劳,终受听者嗤。
圣人物万物,不与物性违。
使鸟宅深林,使鱼室深池。
是之谓物化,毋失化者机。
惟物有蠢灵,惟人有智愚。
治君子以德,治小人以威。
物物性不齐,何用多言为?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丘逢甲的《杂诗四首答郑生(其二)》,主要通过对比和寓言的方式探讨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人类对万物的理解。首句“饕鸱甘腐鼠”形象地描绘了贪婪的鸱鸟满足于腐鼠,而忽视了更高级的食物——鹓雏所享用的竹实。接下来,诗人指出天地间万物各具特性,“物物性不齐”,暗示了看待事物应有包容和理解的态度。
诗人批评那些自以为是的人,如井蛙和醯鸡,它们无法理解大海和天空的广阔,只会嘲笑他人。他强调圣人顺应万物本性,让鸟儿生活在森林,鱼儿在深池,这是“物化”的智慧,即顺应自然法则。
接着,诗人区分了蠢灵的动物和具有智慧的人类,提出君子以德治国,小人则需以威服众。他认为万物各有特性,无需过多言语去强求一致。整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丘逢甲对于人性和社会治理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