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橙数珠(其一)赏析

橙数珠(其一)

金末元初 · 李俊民
典刑酿出洞庭霜,只取青圆不待黄。
凡俗尽从千佛转,忘言老宿但拈香。

鉴赏

这首诗《橙数珠(其一)》由金末元初时期的诗人李俊民所作。诗中以“典刑酿出洞庭霜”开篇,巧妙地将橙子成熟时的景象与洞庭湖的霜景相联系,营造出一种深秋的氛围。接着,“只取青圆不待黄”一句,点明了诗人对橙子的喜爱,他更偏好于采摘还未完全成熟的青色橙子,而非等待它们变黄成熟。这种选择体现了诗人对新鲜事物的追求和对自然之美的独特品味。

后两句“凡俗尽从千佛转,忘言老宿但拈香”,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这里“凡俗”与“老宿”形成对比,前者代表了世俗的追求和忙碌,后者则是指那些能够静心修行、达到忘言境界的高僧。通过“千佛转”这一形象,诗人表达了对佛教信仰的尊重和向往,同时也暗示了在繁忙的生活中寻找心灵宁静的重要性。而“但拈香”则意味着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简单的仪式或行为来表达内心的敬意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橙子成熟季节的自然景观,还蕴含了对生活态度、精神追求以及宗教信仰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词语解释

不待的意思:[释义](动)用不着(说)。 [构成]偏正式:不〔待 [例句]你的事自不待言。(作谓语)...

典刑的意思:◎ 典刑 diǎnxíng(1) [normal punishment]∶常刑(2) [control punishment;wield penalty]∶掌管刑罚释之典型,国宪以平。——《汉书·叙传下》(3) [be punished with death]∶受死刑屈招药死了公公,今日赴法场典刑。——元· 关汉卿《窦娥冤》...

洞庭的意思:(1).广阔的庭院。《庄子·天运》:“帝张《咸池》之乐於洞庭之野。” 成玄英 疏:“洞庭之野,天池之间,非 太湖 之 洞庭 也。”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尔乃御文轩,临洞庭。” 宋 苏轼 《坤成节集英殿教坊词·教坊致语》:“洞庭九奏,始识《咸池》之音;灵岳三呼,共献后天之祝。”(2).湖名。即 洞庭湖 。《韩非子·初见秦》:“ 秦 与 荆 人战,大破 荆 ,袭 郢 ,取 洞庭 、 五渚 、 江 南。” 唐 韩愈 《岳阳楼别窦司直》诗:“ 洞庭 九州间,厥大谁与让?”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

凡俗的意思:[释义](形)平凡庸俗,平常。 [构成]偏正式:凡(俗...

老宿的意思:(1).年老而资深的人。《北史·齐平秦王归彦传》:“ 归彦 曰:‘ 元海 、 乾和 ,岂是朝廷老宿?’”《资治通鉴·魏邵陵厉公嘉平元年》:“初, 爽 以 桓范 乡里老宿,於九卿中特礼之,然不甚亲也。” 清 蒋士铨 《一片石·访墓》:“既居师道尊严,即是文坛老宿。” 清 包世臣 《致广东按察姚中丞书》:“阁下枢廷老宿,天下事无不经练。”(2).称释道中年老而有德行者。 唐 杜甫 《岳麓山道林二寺行》:“依止老宿亦未晚,富贵功名焉足图。” 宋 惠洪 《冷斋夜话·靓禅师<溺流>诗》:“ 靚禪师 ,有道老...

拈香的意思:◎ 拈香 niānxiāng[burn joss sticks (before an idol)] 指烧香敬佛...

青圆的意思:亦作“ 青圜 ”。1.色青而形圆。《史记·天官书》:“五星色白圜,为丧旱……青圜,为忧水。” 宋 刘克庄 《获砚》诗:“马肝紫润尤宜沐,鵒眼青圆宛似生。” 元 袁桷 《天寿节致语制》:“仰天门之葱鬱,审云闕之青圜。”(2).指青天。天色青而圆,故称。旧时以为天圆地方。《宋史·乐志十一》:“云旗飞扬,神光肃然。当驾飈歘,来乎青圆。”...

忘言的意思:(1).谓心中领会其意,不须用言语来说明。语本《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三国 魏 曹植 《苦思行》:“中有耆年一隐士,鬚髮皆皓然,策杖从我游,教我要忘言。” 宋 陈师道 《次韵德麟植桧》:“萧萧孤竹君,忘言理相契。”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就逮》:“莫笑忘言真有道,自惭搜句百无功。”(2).指不借语言为媒介而相知于心的友谊。《晋书·山涛传》:“后遇 阮籍 ,便为竹林之交,著忘言之契。” 唐 韩愈 《祭薛中丞文》:“况某等忘言斯久,知我俱深。”(3).忘其所言;不须言说。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