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雨朝行视园树
唐 · 杜甫
柴门杂树向千株,丹橘黄甘此地无。
江上今朝寒雨歇,篱中秀色画屏纡。
桃蹊李径年虽故,栀子红椒艳复殊。
锁石藤稍元自落,倚天松骨见来枯。
林香出实垂将尽,叶蒂辞枝不重苏。
爱日恩光蒙借贷,清霜杀气得忧虞。
衰颜更觅藜床坐,缓步仍须竹杖扶。
散骑未知云阁处,啼猿僻在楚山隅。
江上今朝寒雨歇,篱中秀色画屏纡。
桃蹊李径年虽故,栀子红椒艳复殊。
锁石藤稍元自落,倚天松骨见来枯。
林香出实垂将尽,叶蒂辞枝不重苏。
爱日恩光蒙借贷,清霜杀气得忧虞。
衰颜更觅藜床坐,缓步仍须竹杖扶。
散骑未知云阁处,啼猿僻在楚山隅。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柴门:简陋的门。丹橘:红色的橘子。
黄甘:黄色的甜瓜。
寒雨:冷雨。
秀色:美丽的景色。
画屏:画卷般的风景。
桃蹊:桃树小径。
李径:李树小径。
艳复殊:鲜艳特别。
锁石:石头上的。
倚天松:高耸入云的松树。
枯:枯萎。
林香:树林的香气。
垂将尽:即将凋零。
叶蒂:叶子的柄。
爱日:温暖的阳光。
恩光:恩惠的光辉。
借贷:借贷之恩。
清霜:寒冷的霜冻。
杀气:严酷的气息。
忧虞:忧虑。
藜床:藜草编成的床。
缓步:慢步。
竹杖:竹制的手杖。
散骑:官职名。
云阁:高高的楼阁。
啼猿:哀鸣的猿猴。
楚山隅:偏远的楚地山角。
翻译
简陋的柴门前长满各种树木,这里没有丹橘和黄甘。江面上今晨寒冷的雨已经停歇,篱笆中的美景如画卷般展开。
虽然桃树和李树已显老,但栀子花和红椒依然鲜艳夺目。
石头上的藤蔓自然落下,倚天松的枝干显得苍老而枯瘠。
树林香气从果实中飘散,即将凋零,叶子离开枝头不再复苏。
沐浴着温暖阳光,感激借贷之恩,却也担忧清霜带来的严酷。
我面容衰老,只想坐在藜木床上,缓步行走还需竹杖支撑。
散骑官职不知何处,只听见远处楚山角落传来猿猴哀啼。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园林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切情感和独特审美趣味。首句“柴门杂树向千株”开篇便设定了一种闲适、宁静的田园生活氛围。接着,“丹橘黄甘此地无”透露出诗人对于未能亲尝佳果的淡淡遗憾。
第三句“江上今朝寒雨歇”,则是以冷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春日细雨初歇后的景色。紧接着,“篱中秀色画屏纡”更进一步描绘了园中植物在细雨过后更加鲜明奪目的美丽。
下片“桃蹊李径年虽故,栀子红椒艳复殊”,诗人通过对不同果实的描述,展现了春天丰富多彩的生命力。接着,“锁石藤稍元自落”则是自然界中生长变化的一种写照。而“倚天松骨见来枯”则表现了松树在风雨中的坚韧不拔。
诗人在“林香出实垂将尽,叶蒂辞枝不重苏”中表达了对春光易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脆弱性的深刻体会。紧接着,“爱日恩光蒙借贷,清霜杀气得忧虞”则是在反思中表现出对光阴的珍视和对自然界万物生长的关切。
最后,“衰颜更觅藜床坐,缓步仍须竹杖扶”描绘了诗人在年迈时节依然不离大自然的态度。全诗以“散骑未知云阁处,啼猿僻在楚山隅”作为结束,通过对远方风光和隐逸生活的设想,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杜甫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更是他内心情感与自然景物交融之下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