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睢阳叹赏析

睢阳叹

明 · 李东阳
将军有齿嚼欲碎,将军有眦血成泪。
生为将星死为厉,尽是山川不平气。
二人同心金不利,天与一城为国蔽。
强兵坐拥瞋相视,孝子忠臣竟谁是。
千载功名亦天意,君不见河南节度三日至。

拼音版原文

jiāngjūnyǒu齿chǐjiáosuìjiāngjūnyǒuxuèchénglèi

shēngwèijiāngxīngwèijìnshìshānchuānpíng

èrréntóngxīnjīntiānchéngwèiguó

qiángbīngzuòyōngchēnxiāngshìxiàozhōngchénjìngshuíshì

qiānzǎigōngmíngtiānjūnjiànnánjiésānzhì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东阳的《睢阳叹》描绘了一位英勇无畏的将军形象。首句“将军有齿嚼欲碎”展现了将军坚韧不拔的精神,即使面临困境,也决心咬紧牙关,毫不退缩。次句“将军有眦血成泪”则揭示了他内心的悲愤和无奈,眼中的泪水并非软弱,而是对不公的山河、不平之事的深深感慨。

“生为将星死为厉”表达了将军的忠诚和牺牲精神,他的存在如同将星照亮黑暗,死后化为厉鬼,继续守护国家。接下来,“二人同心金不利”暗示了将军与部下的深厚情谊,即使面对困难,他们也能齐心协力,但又暗示了形势的艰难。

“天与一城为国蔽”表明城池成为国家的最后一道防线,而将军与敌人的对峙,反映出战争的紧张气氛。然而,“强兵坐拥瞋相视”揭示了敌我双方的对立,以及对忠诚和背叛的拷问。“孝子忠臣竟谁是”则引发读者对忠诚品德的深思,究竟何者才是真正的孝子忠臣。

最后两句“千载公名亦天意,君不见河南节度三日至”表达了对历史公正的期待,尽管英雄的名声可能被时间冲淡,但他们的事迹仍会被后人铭记,同时也暗指将军的结局——短短三天内三次更换节度使,反映了战事的动荡和朝廷的无常。

整体来看,《睢阳叹》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位悲剧英雄的形象,表达了对忠诚、英勇和命运无常的深刻感慨。

词语解释

不平的意思:[释义](1) (形)基本义:不公平。 (2) (名)不公平的事。 (3) (形)因不公平的事而愤怒或不满。 (4) (名)由不公平的事引起的愤怒和不满。 [构成]偏正式:不〔平 [例句]路见不平。(作宾语)愤愤不平。(作谓语)不平之事。(作定语)心里觉得不平。(作补语)...

不利的意思:[释义](形)没有好处,不顺利。 [构成]偏正式:不〔利 [例句]形式对我们不利。(作谓语)不利因素。(作定语)[反义]有利...

不见的意思:◎ 不见 bùjiàn(1) [do not see;do not meet]∶不曾相见老哥俩可有日子不见了(2) [be lost;be missing]∶[东西]见不着;丢失一辆新自行车转身就不见了...

功名的意思:[释义](名)封建时代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 [构成]并列式:功+名 [例句]求取功名。(作宾语)...

国蔽的意思:国家的屏障,谓国境上的要塞。《后汉书·冯衍传上》:“夫 上党 之地,有四塞之固,东带三关,西为国蔽。”...

河南的意思:◎ 河南 Hénán[Henan province] 中国中东部的省,简称豫。与河北、山东、安徽、湖北、陕西、山西相邻,面积16.7万平方公里,人口7442万,省会郑州。黄河流经本省,开封、洛阳为有名古都,著名五岳之一的中岳嵩山在郑州西南的登封县。中国商品粮、棉的主要基地之一...

将星的意思:古人认为帝王将相与天上星宿相应,将星即象征大将的星宿。《隋书·天文志》:“大将星摇,兵起,大将出。”《三国演义》第一○三回:“吾见将星失位, 孔明 必然有病,不久便死。” 清 惜秋 旅生 《维新梦·讲武》:“纤云四卷诸天浄,剩一点将星耿耿。”...

将军的意思:[释义](1) (动)下象棋时攻击对方的“将”或“帅”。 (2) (动)比喻给人出难题;使人为难。他当众将了我一军;要我表演舞蹈。(名) (3) (动)将(jiànɡ)级军官。 (4) (动)泛指高级将领。 [构成]动宾式:将|军 [例句]他是军队中的一位老将军。(作宾语)...

节度的意思:◎ 节度 jiédù(1) [official]∶官名。三国吴孙权始置,掌管军粮。至唐以后则为领兵之官。即节度使(2) [administer]∶管辖,管理南唐为 奉化军节度。(军,区划名称。)—— 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节度 jiédù(1) [be moderate in]∶节制调度;部署(2) [rule]∶规则;分寸日月之行,有常节度...

尽是的意思:◎ 尽是 jìnshì[full of] 到处是,很多很多这儿尽是石头...

平气的意思:(1).平和之气。《管子·侈靡》:“沮平气之阳,若如辞静。” 尹知章 注:“言欲沮败平和之阳气,默至而无形声如辞言之静者。”一说,谓正气。 郭沫若 等集校:“‘平气’谓正气。正气方兴,在上者每思有以‘沮’之。”(2).谓使心平气和。《庄子·庚桑楚》:“欲静则平气,欲神则顺心。” 郭象 注:“平气则静。”(3).又称“恒气”。推算节气的一种方法。即把一个回归年平分为二十四等分,对应二十四个节气,节气之间平均即得十五天多。我国古历除 清 代颁行者外,都采用平气。...

千载的意思:千年。形容岁月长久。《汉书·王莽传上》:“於是羣臣乃盛陈‘ 莽 功德致 周 成 白雉之瑞,千载同符’。” 唐 韩愈 《歧山下》诗:“自从 公旦 死,千载閟其光。” 清 昭槤 《啸亭杂录·三年丧》:“惟我 纯皇 孝挚性成,力阻浮议,使千载之陋,更於一旦。”...

强兵的意思:亦作“彊兵”。1.使军队强大。《孙膑兵法·强兵》:“ 齐 士教寡人强兵者,皆不同道。”《战国策·秦策一》:“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史记·苏秦列传》:“臣闻明主絶疑去谗,屏流言之迹,塞朋党之门,故尊主广地彊兵之计臣得陈忠於前矣。”(2).强大的军队。《吴子·图国》:“其名又有五:一曰义兵,二曰彊兵。” 唐 杜甫 《奉寄章十侍御》诗:“指麾能事迴天地,训练强兵动鬼神。”《水浒传》第二十回:“又没强兵猛将,如何收捕得这伙强人。”...

日至的意思:(1).指夏至或冬至。古人认为,天行赤道(天球赤道),日行赤道南北,于夏至运行到极北之处,于冬至运行到极南之处,故称日至。夏至日照最长,称长至;冬至日照最短,称短至。《左传·庄公二十九年》:“凡土功……日至而毕。” 杨伯峻 注:“日至,冬至。”《孟子·告子上》:“今夫麰麦,播种而耰之……浡然而生,至於日至之时,皆熟矣。” 杨伯峻 译注:“日至,此指夏至。”(2).天天来到。《墨子·尚贤中》:“夫治之法将日至者也。日以治之,日不什脩。”《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居三月,诸侯攻 秦 军急, 秦 军数却,使者日...

三日的意思:(1).三天。《易·蛊》:“利涉大川,往有事也,先甲三日,后甲三日。”(2).一个月的第三天。 三国 魏 曹丕 《与吴质书》:“二月三日, 丕 白:岁月易得,别来行復四年。”(3).指三月三日上巳节。 晋 潘尼 《三月三日洛水》诗:“聊为三日游,方驾结龙旂。”...

山川的意思:◎ 山川 shānchuān[mountains and rivers—landscape] 山岳、江河祖国壮丽的山川...

天意的意思:指天命所归,事物的发展与结果由天决定,人力无法左右。...

同心的意思:◎ 同心 tóngxīn(1) [with one heart]∶思想或认识一致同心同德(2) [concentric]∶共一中心或核心同心圆同心度(3) [common wish]∶共同的心愿;心思相同神佛原有同心(4) [cherish the same ideals and follow the same path]∶志同道合;情投意合昔时同心人,今日两离分...

为国的意思:治国。《论语·里仁》:“能以礼让为国乎?” 邢昺 疏:“为,犹治也。”《战国策·秦策三》:“善为国者,内固其威,而外重其权。”《管子·国蓄》:“凡将为国,不通於轻重,不可为笼以守民。” 清 姚康 《<嵞山集>序》:“顾 楚 之为国, 唐 之为天下,当其时皆何如?”...

相视的意思:◎ 相视 xiāngshì[stare at each other] 彼此看着对方相视无语...

孝子的意思:◎ 孝子 xiàozǐ(1) [dutiful son]∶指对父母孝顺的儿子(2) [son in mourning]∶父母死后守孝的人...

忠臣的意思:◎ 忠臣 zhōngchén[official loyal to his sovereign] 忠于君主,为君主效忠的官吏忠臣之分。——《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眦血的意思:眼眶瞪裂而出的血。犹血泪。《文选·卢谌<览古>诗》:“眥血下霑襟,怒髮上衝冠。” 李周翰 注:“ 相如 怒而目眥血下,髮上衝冠。” 宋 王安石 《忆昨诗示诸外弟》:“精神流离肝肺絶,眥血被面无时晞。”...

坐拥的意思:安坐而拥有。《晋书·范弘之传》:“坐拥大众,侵食百姓,《大东》流於远近,怨毒结於众心,不可谓爱人。”《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只看外省有个经费不继,开起捐来,如那班坐拥厚貲的府厅司道,合那班盘剥重利的洋商盐商,都得花到上万的银子,才捐得这件东西到头上。” 李大钊 《大哀篇》:“此辈蝇营狗苟,坐拥千金,以供其贿买选票者,又果谁之血髓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