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山石上听松风偶咏
长松递鲜飙,哀壑互相应。
奔腾骇涛濑,窈渺韵笙磬。
至音不假器,始觉自然胜。
缘触故成声,动极还归静。
此时憩石坐,默然待其定。
乃知弃瓢者,未悟闲中性。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在戴山石上聆听松风的独特体验。诗中,他远离尘世的喧嚣,专注于倾听那来自长松之间的清新气息和山谷间的回响,仿佛涛濑奔腾与笙磬共鸣。松风的至音无需借助任何乐器,自然之美让人心生赞赏。诗人通过松风的起伏变化,领悟到动静之间的平衡,感受到宁静的力量。在石上静坐,他沉醉于这自然之乐,认识到只有在闲适中才能真正体会生活的本真。最后,他以弃瓢者自比,暗示自己已经领悟到在忙碌之外,闲暇中的淡泊心境更为重要。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洞察。
词语解释
哀壑的意思:凄凉冷落的深谷。 晋 殷仲文 《南州桓公九井作》诗:“爽籟警幽律,哀壑叩虚牝。” 唐 杜甫 《王兵马使二角鹰》诗:“悲臺萧瑟石巃嵸,哀壑杈枒浩呼汹。” 明 高启 《题朱泽民荆南旧业图》诗:“大阴垂雨尚淋漓,哀壑廻风更萧瑟。”...
奔腾的意思:[释义](动)(许多马)奔跑跳跃。 [构成]并列式:奔+腾 [例句]万马奔腾。(作谓语)奔腾的骏马。(作定语)...
不假的意思:(1).不借用。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 仲尼 不假盖於 子夏 ,护其短也。” 隋 王通 《中说·王道》:“子之家六经毕备,朝服祭器不假。” 阮逸 注:“不假借。”(2).不需要;不凭藉。 晋 陆机 《演连珠》之三十八:“是以王鮪登俎,不假吞波之鱼;兰膏停室,不思衔烛之龙。” 宋 司马光 《伏蒙留守相公赐示陪太师》诗:“相国火城光满路,夜归不假玉蟾圆。”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崖盐》:“其巖穴自生盐,色如红土。恣人刮取,不假煎炼。” 鲁迅 《华盖集·补白一》:“但不以实力为根...
长松的意思:药草名。服之可黑须发。 宋 苏轼 《谢王泽州寄长松兼简张天觉》诗之一:“莫道长松浪得名,能教覆额两眉青。”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一·长松》:“长松生古松下,根色如薺苨,长三五寸,味甘微苦,类人参,清香可爱。按 张天觉 《文集》云:僧 普明 居 五臺山 ,患大风,眉髮俱堕,哀苦不堪。忽遇异人,教服长松,示其形状。 明 採服之,旬餘毛髮俱生,颜色如故。”...
此时的意思:这时候。《后汉书·刘玄传》:“﹝ 韩夫人 ﹞輒怒曰:‘帝方对我饮,正用此时持事来乎!’” 唐 白居易 《琵琶记》:“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三回:“此时已经四更天光景了。”...
骇涛的意思:犹骇浪。 清 魏源 《道光洋艘征抚记上》:“驰峻坂,则羣儆善御之衔绥;犯骇涛,则羣戒舵师之针向。”...
互相的意思:[释义](副)表示彼此对待的关系。 [构成]并列式:互+相 [例句]他们经常互相帮助。(作状语)...
还归的意思:(1).返回。 应劭 《风俗通·怪神》引《管子》:“ 齐公 出於泽,见衣紫衣,大如轂,长如辕,拱手而立。还归,寝疾,数月不出。” 汉 王充 《论衡·恢国》:“ 孝明 加恩,则论徙边;今上宽惠,还归州里。”《西游记》第七七回:“ 老孙 还归本洞,称王道寡,耍子儿去罢。” 清 顾炎武 《兄子洪善北来言及近年吴中有开淞江之役书此示之》诗:“ 淞江 亭畔坐垂纶,还归被褐出负薪。”(2).归顺,归附。 汉 陈琳 《檄吴将校部曲文》:“昔 袁术 僭逆,王诛将加,则 庐江 太守 刘勋 ,先举其郡,还归国家。”(3...
假器的意思:(1).借与器物。《左传·昭公七年》:“ 晋 人来治 杞 田, 季孙 将以 成 与之。 谢息 为 孟孙 守,不可,曰:‘人有言曰:“虽有挈缾之知,守不假器,礼也。”夫子从君,而守臣丧邑,虽吾子亦有猜焉。’”因引申指委以地方官职。 宋 曾巩 《明州到任谢两府启》:“伏念 巩 才无远用,学殆小知,误蒙假器之恩,愧乏当官之効。”(2).借助于器物。 晋 成公绥 《啸赋》:“是故声不假器,用不借物,近取诸身,役心御气。”...
默然的意思:[释义](形)沉默无言的样子。 [构成]附加式...
弃瓢的意思:汉 蔡邕 《琴操·箕山操》载, 尧 时 许由 隐居 箕山 ,常以手捧水而饮。人见其无器,以一瓢遗之。 由 饮毕,以瓢挂树。风吹树动,历历有声, 由 以为烦扰,遂取瓢弃之。后因以“弃瓢”为隐居的典实。 明 刘训 《许由隐居》诗:“弃瓢林下风生树,洗耳溪边水漾湾。”...
笙磬的意思:(1).古代谓陈于东方之磬乐。《周礼·春官·眡瞭》:“眡瞭掌凡乐事,播鼗,击颂磬、笙磬。” 郑玄 注:“磬在东方曰笙。笙,生也。在西方曰颂……《大射礼》曰:‘乐人宿县於阼阶东,笙磬西面,其南笙鐘。’”(2).笙和磬。磬,乐器。以玉石或金属制成,形状如曲尺。《宋书·乐志二》:“晳晳庭燎,喤喤鼓鐘,笙磬咏德,万舞象功。”《宋史·乐志七》:“笙磬鏗鏘,干旄旖旎。”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四:“伶人 刁俊朝 妻项癭如鸡卵,渐如数斛之囊,中有琴瑟笙磬之音。”...
涛濑的意思:波涛与急流。《汉书·扬雄传上》:“终回復於旧都兮,何必 湘 渊与涛瀨!” 宋 苏轼 《戏作放鱼》诗:“但愁数罟损鳞鬣,未信长堤隔涛瀨。” 明 冯梦龙 《智囊补·兵智·李靖》:“时秋潦,涛瀨涨恶。”...
鲜飙的意思:同“ 鲜飇 ”。 唐 皎然 《宿道士观》诗:“古观秋木秀,冷然属鲜飆。” 宋 贺铸 《南乡子》词:“无限鲜飆吹芷若,汀洲,生羡鸳鸯得自由。”《剪灯馀话·连理树记》:“梧桐凝露鲜飆起,五色琅玕夜新洗。”...
相应的意思:◎ 相应 xiāngyìng[correspond] 相互呼应;应和;相符合◎ 相应 xiāngyìng(1) [corresponding]∶相宜,应该随着工业的发展,对环境保护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2) [reciprocal]∶彼此相当的或互补的;交互,互惠商定彼此都给对方公民以相应的权利...
窈渺的意思:见“ 窈妙 ”。...
至音的意思:最美妙的音乐。《淮南子·说林训》:“至乐不笑,至音不叫。”《后汉书·陈元传》:“夫至音不合众听,故 伯牙 絶弦;至寳不同众好,故 卞和 泣血。” 唐 杨炯 《益州新都县学碑》:“至音将简易同和,广乐与神明合契。”...
中性的意思:◎ 中性 zhōngxìng(1) [neutrality]∶处于两种相对性质之间的性质(2) [neuter gender]∶某些语言名词(以及代词,形容词)分别阳性、阴性、中性...
自然的意思:◎ 自然 zìrán(1) [nature]∶宇宙万物;宇宙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总和,即整个物质世界,自然界改造自然自然之理也。——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择于自然。——[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近于自然。——蔡元培《图画》(2) [natural](3) 属于或关于自然界的、存在于或产生于自然界的、非人为的自然现象自然之验。——《史记·货殖列传》(4) 不勉强,不拘束,不呆板他的动作很自然复得返自然。(指无拘无束的田园生活)。——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自然蛾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