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赠李德载二首(其二)赏析

赠李德载二首(其二)

宋 · 张耒
长翁波涛万顷陂,少翁巉秀千寻麓。
黄郎萧萧日下鹤,陈子峭峭霜中竹。
秦文茜藻舒桃李,晁论峥嵘走金玉。
六公文字满人间,君欲高飞附鸿鹄。

注释

长翁:老翁。
波涛万顷陂:广阔无垠的波涛。
少翁:少年。
巉秀:险峻秀丽。
黄郎:某人名。
萧萧:形容声音凄清。
日下鹤:夕阳下的鹤。
陈子:某人名。
峭峭:形容冷峻或陡峭。
秦文:秦代人的文章。
茜藻:比喻华丽的文字。
舒桃李:如桃花李花般盛开。
晁论:某人名。
峥嵘:形容文章雄浑有力。
六公:指历史上有才华的六位先生。
文字满人间:文章流传世间。
高飞:振翅高飞。
鸿鹄:大雁。

翻译

老翁泛舟于广阔无垠的波涛之中,少年则攀登险峻秀丽的千丈山麓。
黄郎在夕阳下孤独的鹤鸣声中,陈子在寒霜中挺立的竹影摇曳。
秦文如桃花李花般绚丽,晁论的文章如金玉般璀璨。
六位先生的文章遍布世间,你想要振翅高飞,如同大雁一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高远志向的期许。"长翁波涛万顷陂"中的“长翁”指的是连绵不断的山脉,而“波涛万顷陂”则形象地描绘出水流连绵,波澜壮阔的景象。紧接着,“少翁巉秀千寻麓”中的“少翁”指的是较为幼小或矮小的山峰,而“巉秀千寻麓”则表达了这些山峰挺拔而高耸,形态各异。

诗人在接下来的两句中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黄郎比作鹤,陈子比作霜中的竹子。“黄郎萧萧日下鹤”,“萧萧”形容的是风的声响,而“日下鹤”则让人联想到鹤立枝头,孤傲自若。"陈子峭峭霜中竹" 中的“峭峭”形容了竹子的坚硬和挺拔,而“霜中竹”则透露出一种寒冷与坚韧。

接着,“秦文茜藻舒桃李”、“晁论峥嵘走金玉”,诗人以秦文、晁论为代名,通过对花卉(桃李)和山石(金玉)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他们学问深厚、品格高尚的赞美。

最后,“六公文字满人间”指的是六位古代著名文人——即孔子、老子、庄子、孟子、荀子和扬雄,他们的文章广泛流传,影响深远。"君欲高飞附鸿鹄"则是诗人对李德载提出的殷切期望,希望他像鸿鹄一样翱翔于九天之上,实现自己的远大志向。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辽阔,充分展现了诗人的才华和情感,是一篇难得的佳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