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赠贾思诚赏析

赠贾思诚

元末明初 · 戴良
短愿本有涯,长忧自无端。
道心日迥绝,衰病坐连绵。
瑶琴废不理,金镜掩莫看。
谁能蠲兹疾,并用驻吾颜。
澡真藉灵草,测化奇神丹。
神丹法已閟,灵草名尚传。
或求向蓬岛,或采自钟山。
何彼巫咸辈,竟隳伎术间。
楚辞称九折,周礼稽十全。
问名未为悦,染味方自叹。
贾生妙斯理,輶使旌其贤。
莫言相遇易,知音古犹难。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戴良所作的《赠贾思诚》诗,以深沉的哲理和对友情的珍视为主线,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命运以及友谊的深刻思考。

首句“短愿本有涯,长忧自无端”,开篇即揭示了人生的短暂与忧虑的永恒,表达了对生命有限而忧虑无穷的感慨。接着,“道心日迥绝,衰病坐连绵”描绘了随着岁月流逝,心灵逐渐远离道义,身体也饱受疾病折磨的境况。诗人通过这一系列的描绘,反映了对人生苦短、疾病缠身的无奈与哀叹。

“瑶琴废不理,金镜掩莫看”两句,以瑶琴和金镜的废弃与掩藏,象征着美好事物的荒废与遗忘,进一步深化了对时光流逝、美好消逝的感伤。接下来,“谁能蠲兹疾,并用驻吾颜”则表达了诗人渴望解除疾病、保持青春容颜的愿望,体现了对健康与美丽的向往。

“澡真藉灵草,测化奇神丹”两句,借用了古代传说中的灵草与神丹,表达了诗人对于寻找延年益寿之法的追求。然而,“神丹法已閟,灵草名尚传”暗示了这些方法可能已经失传,只能留下名字流传于世,流露出一种遗憾与无奈。

“或求向蓬岛,或采自钟山”则描绘了人们在不同地方寻找灵药的场景,体现了对长生不老的共同追求。最后,“何彼巫咸辈,竟隳伎术间”通过对比巫咸等人的技艺与实际效果,讽刺了那些声称能长生不老却最终失败的人,强调了真正的长生之道难以寻觅。

“楚辞称九折,周礼稽十全”引用古代文献中的内容,进一步强调了对长寿与完美的追求。接下来,“问名未为悦,染味方自叹”表达了对寻求长生之法过程中的困惑与失望,以及对现实无法满足理想状态的感叹。

“贾生妙斯理,輶使旌其贤”提到贾谊(贾生)对这些道理的深刻理解,并赞扬了他作为使者(輶使)的贤能。这不仅是对贾谊个人才能的肯定,也是对诗人自身追求真理与美德的期许。

“莫言相遇易,知音古犹难”最后以对友情的珍惜结束全诗,表达了诗人认为在当今社会找到真正理解自己、欣赏自己才华的朋友仍然不易,强调了友情的珍贵与难得。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生命短暂、疾病困扰的哀叹,也有对长生不老的追求与对友情的珍视,展现了诗人深刻的人生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词语解释

并用的意思:◎ 并用 bìngyòng[use…simultaneously] 同时使用手脚并用...

不理的意思:◎ 不理 bùlǐ(1) [do not bother about;ignore]∶置于不顾,不理睬别不理他,要帮助他(2) [pay no attention to]∶不理会,不在乎,不当一回事我才不理这些闲话呢...

长忧的意思:长期的忧患、忧虑。《史记·楚世家》:“今 秦 破 韩 以为长忧,得列城而不敢守也。” 南朝 宋 鲍照 《学陶彭泽体》诗:“长忧非生意,短愿不须多。” 明 陈子龙 《杂诗》:“逐时多近娱,迈古怀长忧。”...

楚辞的意思:[释义](名)我国古代一部诗歌总集,西汉刘向辑,东汉王逸为作章句。收战国楚人屈原、宋玉等人的辞赋,以屈原作品为主,作品具有楚地文学特色,故得名。 [构成]偏正式:楚(辞...

伎术的意思:技艺方术。《鬼谷子·中经》:“摄心者,谓逢好学伎术者,则为之称远。” 汉 荀悦 《汉纪·平帝纪》:“传募有伎术者,待以不次之位。”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省事》:“古人云,多为少善,不如执一;鼯鼠五能,不成伎术。”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婆罗痆斯国》:“数百年前,有一隐士,于此池侧结庐屏迹,博习伎术,究极神理,能使瓦砾为宝,人畜易形。” 宋 高承 《事物纪原·伎术医卜·伎术》:“凡伎术皆自 轩辕 始。”...

贾生的意思:指 汉 贾谊 。 汉 桓宽 《盐铁论·箴石》:“ 贾生 有言曰:‘恳言则辞浅而不入,深言则逆耳而失指。’” 唐 杜甫 《久客》诗:“去国哀 王粲 ,伤时哭 贾生 。” 吕志伊 《过黔楚界喜晴》诗:“既倒狂澜难遽挽,上书徒抱 贾生 忧。”...

金镜的意思:(1).铜镜。《晋书·赫连勃勃载记》:“络以 隋 珠,綷以金镜。” 唐 许浑 《送卢先辈自衡岳赴复州嘉礼》诗之一:“秋水静磨金镜土,夜深寒结玉壶冰。” 宋 周邦彦 《过秦楼》词:“空见説鬢怯琼梳,容消金镜。渐懒趁时匀染。”(2).比喻月亮。 唐 元稹 《泛江翫月》诗:“远树悬金镜,深潭倒玉幢。” 宋 陆游 《隔浦莲近拍》词:“烟霏散,水面飞金镜,露华冷。” 宋 刘克庄 《水调歌头·癸卯中秋作》词:“竞看 姮娥 金镜,争信仙人玉斧,费了一番修。”(3).比喻显明的正道。《太平御览》卷七一七引《尚书...

连绵的意思:[释义](形)(山脉、河流、雨雪等)连接不断。也作联绵。 [构成]并列式:连+绵 [例句]阴雨连绵。(作谓语)连绵起伏的山峰。(作定语)[同音]联绵...

灵草的意思:(1).仙草,瑞草。《文选·班固<西都赋>》:“於是灵草冬荣,神木丛生。” 李善 注:“神木、灵草,谓不死药也。”《文选·江淹<杂体诗·效郭璞“游仙”>》:“ 崦山 多灵草,海滨饶奇石。” 刘良 注:“灵草,芝草也。” 宋 苏轼 《次韵正辅同游白水山》:“朱明洞里得灵草,翩然放杖凌苍霞。”(2).对某些植物的美称。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茶具十咏·茶人》:“天赋识灵草,自然钟野姿。”此指茶。 唐 皎然 《湛处士枸杞架歌》:“天生灵草生灵地,误生人间人不贵。”此指枸杞。 唐 苏拯 《药草》诗:“国忠...

蓬岛的意思:即 蓬莱山 。 唐 李白 《古风》之四八:“但求 蓬岛 药,岂思农鳸春?” 清 唐孙华 《同年沉昭嗣明府谈杭州西溪之胜》诗:“ 桃源 与 蓬岛 ,仙界疑未遥。”参见“ 蓬莱 ”。...

神丹的意思:(1).道教所炼的灵药。谓服之能成仙。 晋 葛洪 《抱朴子·金丹》:“余问诸道士以神丹金液之事,及《三皇内文》召天神地祇之法,了无一人知之者。” 晋 葛洪 《抱朴子·金丹》:“第二之丹名曰神丹,亦曰神符。服之百日仙也。” 南朝 宋 鲍照 《代淮南王》诗之一:“琉璃作盌牙作盘,金鼎玉匕合神丹。合神丹,戏紫房,紫房綵女弄明璫。” 宋 陆游 《斋中杂兴》诗之三:“神丹卒难求,百疾起如蝟。”(2).古时 印度 对我国之别称。参见“ 震旦 ”。...

十全的意思:[释义](形)完满无缺。人哪能~十美呢?(作谓语) [构成]偏正式:十〔全 [同音]实权...

衰病的意思:◎ 衰病 shuāibìng[feeble and sick] 体弱多病衰病残岁...

问名的意思:◎ 问名 wènmíng[frequent brothels] 中国旧时婚姻礼节,在婚前男家把写有询问女方名字和生辰八字内容的书札派人送到女家...

巫咸的意思:(1).古代传说人名。 黄帝 时人。《太平御览》卷七九引《归藏》:“昔 黄神 与 炎神 争鬭 涿鹿 之野,将战,筮於 巫咸 。”(2).古代传说人名。传说为 唐尧 时人。 晋 郭璞 《巫咸山赋》序:“盖 巫咸 者,实以鸿术为 帝尧 医。”(3).古代传说人名。 殷中宗 的贤臣。一作 巫戊 。相传他发明鼓,是用筮占卜的创始者,又是个占星家,后世有假托他所测定的恒星图。《书·君奭》:“ 巫咸 乂王家。”《楚辞·离骚》:“ 巫咸 将夕降兮,怀椒糈而要之。” 王逸 注:“ 巫咸 ,古神巫也,当 殷中宗 之世。”...

无端的意思:[释义](副)没有来由,无缘无故。 [构成]动宾式:无|端 [例句]他总是无端猜疑。(作状语)...

相遇的意思:◎ 相遇 xiāngyù[meet] 遇见,遇到这些候选人在许多讲坛上相遇进行辩论...

瑶琴的意思:用玉装饰的琴。 南朝 宋 鲍照 《拟古》诗之七:“明镜尘匣中,瑶琴生网罗。” 唐 王昌龄 《和振上人秋夜怀士会》诗:“瑶琴多远思,更为客中弹。” 宋 何薳 《春渚纪闻·古琴品说》:“ 秦 汉 之间所製琴品,多饰以犀玉金彩,故有瑶琴、緑綺之号。” 清 方文 《石臼访韩元长》诗之四:“珠树秋先折,瑶琴我独伤。”...

有涯的意思:有边际,有限。《庄子·养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序志》:“赞曰:生也有涯,无涯惟智。” 前蜀 韦庄 《关山》诗:“危时祗合身无著,白日那堪事有涯。” 周实 《中秋偕棠隐对月》诗:“我生原有涯,竟住穷愁窟。”...

知音的意思:◎ 知音 zhīyīn(1) [a friend keenly appreciative of one’s talents]∶古代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能从伯牙的琴声中听出他寄托的心意子期死, 伯牙绝弦,以无知音者。——《列子·汤问》(2) 后来用知音称知己,能赏识的人(3) [intimate friend; bosom friend]∶知心朋友...

钟山的意思:(1).山名。在 昆仓 西北。一说即 昆仑 。其地多产美玉。《吕氏春秋·士容》:“故君子之容纯乎其若 钟山 之玉,桔乎其若陵上之木。”《淮南子·俶真训》:“譬若 钟山 之玉,炊以鑪炭,三日三夜而色泽不变。” 高诱 注:“ 崑崙 也。”《楚辞·严忌<哀时命>》:“愿至 崑崙 之 悬圃 兮,采 钟山 之玉英。” 王逸 注:“ 钟山 ,在 崑崙山 西北。”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絃以 园客 之丝,徽以 钟山 之玉。”(2).神话传说中的山名。地处极北,为苦寒之地。《山海经·海外北经》:“ 钟山 之神,...

周礼的意思:◎ 周礼 Zhōulǐ[Zhou Li——a classical book in ancient China] 亦称《周官》或《周官经》,儒家经典之一。搜集周王室官制和战国时代各国制度,添附儒家政治理想,增减排比而成的汇编《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引语见《周礼·秋官·小官寇》,原文是“小司寇之职,掌外朝之政,以致万民而询焉。”)——清· 刘开《问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