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雪峰空老韵二首(其一)
宋 · 曾几
雪峰僧中龙,此道谁与共。
萧然两伽陀,不举似大众。
独贻茶山老,以当蒲塞供。
岩花与涧草,信手拈来用。
萧然两伽陀,不举似大众。
独贻茶山老,以当蒲塞供。
岩花与涧草,信手拈来用。
翻译
在雪峰中的僧人如龙一般,这样的修行之道还有谁能一同分享。他独自清修,如同两个寂静的伽陀,不与大众的喧嚣相符。
他只将禅意赠予茶山的老者,视作最珍贵的供养。
山岩间的花朵和涧边的野草,他随手取来,融入他的生活之道。
注释
僧中龙:比喻修行高深的僧人。此道:这种修行方式。
谁与共:有谁能够理解或共享。
萧然:清寂的样子。
伽陀:佛教术语,指静坐冥想。
大众:众多的僧侣或人群。
茶山老:指有德行的长者。
蒲塞供:佛教中的布施,此处指精神上的供养。
岩花:山岩上的花朵。
涧草:涧边的野草。
信手拈来:随手取用,形容随性自然。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几的作品,他以雪峰僧中的龙为灵感,表达了对独特修行者的敬仰和对禅宗智慧的追求。"雪峰僧中龙"形象地描绘了僧人如龙一般超凡脱俗,暗示其深邃的禅定境界。"此道谁与共"则传达出诗人对于这种高深禅理的理解与共鸣之难寻。
"萧然两伽陀,不举似大众"进一步强调了这位僧人的与众不同,他的禅定超越常人,不需像大众那样显扬。"独贻茶山老,以当蒲塞供"则写僧人将他的禅意赠予茶山老者,视之为珍贵的精神供养,体现了禅宗的传承和交流。
最后两句"岩花与涧草,信手拈来用"则以自然景象作比,说明这位僧人能够从日常生活中随意提炼禅意,将一切融入修行之中,展现出深厚的禅修功夫和生活智慧。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赞美雪峰僧的禅定境界和独特风格,表达了诗人对禅宗精神的崇敬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