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烟云台同西峰诸友分韵得跨字
俯观飞鸟翔,远见平江泻。
弹棋古桂阴,酌酒长松下。
谷响啸哀猿,林香过山麝。
祈灵醉巫觋,寻真望仙驾。
翠虬金节导,青鸾羽衣跨。
逸兴殊淹留,吹箫待清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烟云台的壮丽景象与内心情感的细腻变化。开篇“振策履崔嵬,飞步凌云榭”,以动态的行进描绘出登山的豪迈与轻盈,仿佛在崇山峻岭间自由翱翔。接着“俯观飞鸟翔,远见平江泻”,通过俯瞰的视角,展现了大自然的广阔与宁静,飞鸟的自由与江水的绵延不绝,形成了一幅动与静、高与低的和谐画面。
“弹棋古桂阴,酌酒长松下”两句,将活动场景转换为静谧的休闲时光,古桂树下的弹棋游戏与长松之下的饮酒谈笑,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而“谷响啸哀猿,林香过山麝”则通过自然界的声响与香气,进一步丰富了环境的氛围,哀猿的啼叫与麝香的飘过,既增添了山林的生机,也暗示了自然界的神秘与深邃。
“祈灵醉巫觋,寻真望仙驾”表达了诗人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与追求,通过与巫觋的交流与对神仙的期待,展现了一种超越现实的精神寄托。最后,“翠虬金节导,青鸾羽衣跨”描绘了仙境中的景象,翠虬引领,青鸾驾驭,充满了奇幻与浪漫色彩,象征着诗人理想中的美好世界。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超凡境界的向往以及对生活情趣的追求,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作品。
词语解释
长松的意思:药草名。服之可黑须发。 宋 苏轼 《谢王泽州寄长松兼简张天觉》诗之一:“莫道长松浪得名,能教覆额两眉青。”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一·长松》:“长松生古松下,根色如薺苨,长三五寸,味甘微苦,类人参,清香可爱。按 张天觉 《文集》云:僧 普明 居 五臺山 ,患大风,眉髮俱堕,哀苦不堪。忽遇异人,教服长松,示其形状。 明 採服之,旬餘毛髮俱生,颜色如故。”...
吹箫的意思:(1).吹奏箫管。《史记·周勃世家》:“ 勃 以织薄曲为生,常为人吹簫给丧事。” 唐 杜牧 《寄扬州韩绰判官》诗:“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簫。” 清 钱谦益 《偶读<史记>戏书纸尾》诗之二:“牘背千金狱始明,吹簫织薄可怜生。”(2).用 伍子胥 吴 市吹箫乞食事,谓乞食。 唐 虞世南 《结客少年场行》:“吹簫入 吴 市,击筑游 燕 肆。” 郁达夫 《怀扬州》诗:“乱掷黄金买 阿娇 ,穷来 吴 市再吹簫。”详“ 吴市吹簫 ”。(3). 汉 刘向 《列仙传·萧史》:“ 萧史 者, 秦穆公 时人...
翠虬的意思:(1).青龙的别称。 汉 扬雄 《解难》:“独不见翠虯絳螭之将登虖天,必耸身於 苍梧 之渊。” 唐 陈子昂 《修竹篇》:“驱驰翠虯驾,伊鬱紫鸞笙。”(2).指舟船。 汉 傅毅 《洛都赋》:“渟清沼以汎舟,浮翠虯与玄武。” 唐 徐彦伯 《奉和兴庆池戏竞渡应制》:“夹道传呼翊翠虯,天迴日转御芳洲。”...
崔嵬的意思:[释义]〈书〉(名)有石头的土山。联绵式。...
弹棋的意思:...
飞鸟的意思:(1).会飞的鸟类。亦泛指鸟类。《礼记·曲礼上》:“鸚鵡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吕氏春秋·功名》:“树木盛则飞鸟归之。” 南朝 宋 颜延之 《赭白马赋》:“惕飞鸟之跱衡。”(2).指古代藏钩游戏中不固定属于哪一方的人。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贬误》:“《风土记》曰:藏钩之戏,分二曹以校胜负。若人耦则敌对,若奇则使一人为游附,或属上曹,或属下曹,名为飞鸟。”...
飞步的意思:快步;疾步。 南朝 宋 鲍照 《拟古》诗之二:“弱冠参多士,飞步游 秦 宫。” 唐 张祜 《晚次荆溪馆呈崔明府》诗:“艤舟 阳羡馆 ,飞步繚疏楹。” 茅盾 《子夜》十五:“ 屠维岳 发狠叫一声,一把推开 阿珍 ,就飞步跑出去。”...
俯观的意思:从上往下看。旧题 汉 苏武 《诗四首》之四:“俯观 江 汉 流,仰视浮云翔。” 晋 刘伶 《酒德颂》:“俯观万物扰扰焉,如 江 汉 之载浮萍。”...
谷响的意思:谷中回响声。 唐 许浑 《游维山新兴寺》诗:“谷响寒耕雪,山明夜烧云。” 前蜀 贯休 《寿春进祝圣》诗之七:“声教无为日,山呼万岁声。隆隆如谷响,合合似雷鸣。”...
过山的意思:宋 人称美佳酿之名。 宋 灌圃耐得翁 《都城纪胜·酒肆》:“酒阁名为厅院,若楼上则又或名为山,一山、二山、三山之类。牌额写过山,非特有山,谓酒力高远也。” 宋 吴自牧 《梦粱录·酒肆》:“若酒力高美者,牌额卖过山之名,其言一山、二山、三山之类是也。”...
节导的意思:指官员出行前导的仪仗队。《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 李勉 原起畿尉,不上半年,即陞监察御史。一日,在 长安 街上行过,只见一人身衣黄衫,坐下白马,两个胡奴跟随,望着节导中乱撞。”...
金节的意思:(1).诸侯使臣的符节。《周礼·秋官·小行人》“达天下之六节:山国用虎节,土国用人节,泽国用龙节,皆以金为之。” 汉 郑玄 注:“诸侯使臣行覜聘,则以金节授之,以为行道之信也。” 唐 王维 《奉和圣制暮春送朝集使归郡应制》:“玉乘迎大客,金节送诸侯。” 明 何景明 《观兵》诗之二:“使过传金节,军行奏玉簫。”(2).古代殿庭的仪仗。 唐 刘长卿 《奉饯郎中四兄罢馀杭太守承恩加侍御史充行军司马赴汝南行营》诗:“权分金节重,恩借铁冠雄。”《宋史·仪卫志一》:“黄麾半仗,金节一十二人;黄麾小半仗、黄麾角...
凌云的意思:◎ 凌云 língyún[reach the clouds;soar to the skies] 高耸入云壮志凌云...
青鸾的意思:(1).古代传说中凤凰一类的神鸟。赤色多者为凤,青色多者为鸾。多为神仙坐骑。 北周 庾信 《谢赵王赉干鱼启》:“文鳐夜触,翼似青鸞。” 唐 李白 《凤凰曲》:“ 嬴 女吹玉簫,吟弄天上春。青鸞不独去,更有携手人。” 王琦 注引《艺文类聚》:“《决疑註》曰:……多赤色者凤,多青色者鸞。” 元 杨暹 《刘行首》第二折:“跟着我骑白鹤,上青霄;跨青鸞,远市朝。” 清 陈珮 《哭程夫人》诗:“忽驾青鸞返碧虚,琼花吹折痛何如。”(2).即青鸟。借指传送信息的使者。 宋 赵令畤 《蝶恋花》词:“废寝忘餐思想...
山麝的意思:即麝香。雄麝肚脐和生殖器之间的腺囊的分泌物。 唐 王建 《宫词》诗之一○一:“供御香方加减频,水沉山麝每回新。”...
松下的意思:(1).松树之下;松间。 唐 李白 《淮南卧病书怀》诗:“风入松下清,露出草閒白。” 唐 贾岛 《寻隐者不遇》诗:“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宋 梅尧臣 《对雪忆往岁钱塘西湖访林逋》诗之一:“折竹压篱曾碍过,却穿松下到茅庐。”(2).古地名。《吕氏春秋·行论》:“ 松下 乱,先君以不安弃羣臣也。” 高诱 注:“ 松下 ,地名也。”...
巫觋的意思:古代称女巫为巫,男巫为觋,合称“巫覡”。后亦泛指以装神弄鬼替人祈祷为职业的巫师。《荀子·正论》:“出户而巫覡有事。” 杨倞 注:“女曰巫,男曰覡。” 汉 王符 《潜夫论·巫列》:“巫覡祝请亦其助也。”《新唐书·黎干传》:“时大旱, 干 造土龙,自与巫覡对舞,弥月不应。”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崔猛》:“但我所言,不类巫覡,行之亦盛德。”...
仙驾的意思:(1).仙人的车驾。 南朝 陈后主 《七夕宴重咏牛女各为五韵诗》:“明月照高臺,仙驾忽徘徊。” 唐 项斯 《病鹤》诗:“纵使他年引仙驾,主人恩在亦应归。”(2).用作对仙人的敬称。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三》:“下士沉迷,已知其罪,幸逢仙驾,是亦前缘,忍不一度脱乎?”(3).借称皇帝的车驾。 唐 李峤 《和周记室从驾晓发合璧宫》:“珠履陪仙驾,金声属振车。” 唐 李峤 《奉和杜员外扈从教阅》:“幸陪仙驾末,欣採翰林芳。”(4).谓出游的车驾。 唐 王勃 《夏日登韩城门楼寓望序》:“...
寻真的意思:(1).寻求仙道。 唐 皇甫冉 《同裴少府安居寺对雨》诗:“共结寻真会,还当退食初。” 宋 魏野 《寻隐者不遇》诗:“寻真误入 蓬莱岛 ,香花不动松花老。” 明 高启 《题天池石辟图》诗:“寻真羽客不肯一相顾,却借释子营茅茨。”(2).指探求事物的本原或真理。 太平天囯 洪秀全 《原道醒世训》:“上帝原来是父亲,水源木本急寻真。”...
淹留的意思:◎ 淹留 yānliú[stoy for a long time] 长期逗留;羁留...
逸兴的意思:超逸豪放的意兴。《艺文类聚》卷一引 晋 湛方生 《风赋》:“轩 濠 梁之逸兴,畅方外之冥适。” 唐 李白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诗:“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明 归有光 《洧南居士传》:“视世之规规譾譾,无居士之高情逸兴,虽为官,岂能辨治哉?”《人物》1985年第4期:“窗外竹影婆娑,映得室内一碧如洗,更增添了他谈话的逸兴。”...
羽衣的意思:(1).以羽毛织成的衣服。《史记·孝武本纪》:“天子又刻玉印曰‘天道将军’,使使衣羽衣,夜立白茅上。”《汉书·郊祀志上》:“五利将军亦衣羽衣。” 颜师古 注:“羽衣,以鸟羽为衣,取其神僊飞翔之意也。”按,五利将军 栾大 , 汉武帝 时方士。(2).常称道士或神仙所著衣为羽衣。 三国 魏 曹植 《平陵东行》:“閶闔开,天衢通,被我羽衣乘飞龙。” 唐 郑谷 《寄同年礼部赵郎中》诗:“仙步徐徐整羽衣,小仪澄澹转中仪。” 宋 苏轼 《后赤壁赋》:“梦一道士,羽衣翩仙,过 临皋 之下。”《西游记》第二四回:...
远见的意思:◎ 远见 yuǎnjiàn[foresight;vision] 远大的眼光;高明的见识...
云榭的意思:高耸入云的楼台。 唐 许敬宗 《奉和圣制登三台言志应制》:“中天表云榭,载极耸崑楼。” 唐 陆龟蒙 《和袭美馆娃宫怀古》之三:“几多云榭倚青冥, 越 燄烧来一片平。” 宋 林光朝 《送别陈侍郎应求知泉州》诗:“十年杯酒开云榭,一样官衔过 洛阳 。”...
振策的意思:扬鞭走马。 晋 陆机 《赴洛道中作》诗之二:“振策陟崇丘,案轡遵平莽。”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方欲振策 燕 赵 ,席卷 秦代 。” 明 刘基 《自衢州至兰溪》诗:“振策率广路,逍遥散烦襟。” 清 谭嗣同 《报贝元徵书》:“以足下遂当西迈,振策在涂,故不以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