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望洛城作
雄都定鼎地,势据万国尊。
河岳出云雨,土圭酌乾坤。
舟通南越贡,城背北邙原。
帝宅夹清洛,丹霞捧朝暾。
葱茏瑶台榭,?窱双阙门。
十载构屯难,兵戈若云屯。
膏腴满榛芜,比屋空毁垣。
圣主乃东眷,俾贤拯元元。
熙熙居守化,泛泛太府恩。
至损当受益,苦寒必生温。
平明四城开,稍见市井喧。
坐感理乱迹,永怀经济言。
吾生自不达,空鸟何翩翻。
天高水流远,日晏城郭昏。
裴回讫旦夕,聊用写忧烦。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高处遥望洛阳城的壮丽景象和深厚历史文化。开篇“高台造云端,遐瞰周四垠”表达了诗人登高远眺的心境,展示了洛阳作为古都的宏伟气势。“雄都定鼎地,势据万国尊”则强调了洛阳城的地位和它曾经拥有的辉煌历史。河岳云雨、土圭乾坤的描写,更是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织在一起,彰显出诗人对于这座城市深厚的情感。
“舟通南越贡,城背北邙原”一句,通过对交通和地理位置的描述,展现了洛阳作为交通枢纽和军事要塞的地缘优势。帝宅夹清洛、丹霞捧朝暾则是对皇宫所在以及日出之美景的描绘,这些都深化了诗人对于这座古城的赞美。
然而,随后的“十载构屯难,兵戈若云屯。膏腴满榛芜,比屋空毁垣”却转换成了战争的阴影和破败的景象,这是对历史变迁和时光流逝的一种反思。
圣主东眷、俾贤拯元元,熙熙居守化,泛泛太府恩,则是诗人对于帝王英明统治下的和平与安宁的赞颂。至损当受益,苦寒必生温,则表达了一种历史哲理,即在困难和逆境中寻求转机。
“平明四城开,稍见市井喧”则是对恢复后的城市景象的描绘,而坐感理乱迹,永怀经济言,则显现了诗人对于国家大计和民生问题的关心。
最后,“吾生自不达,空鸟何翩翻。天高水流远,日晏城郭昏”等句子表达了诗人的自我反思与对未来未知的感慨,而“裴回讫旦夕,聊用写忧烦”则是诗人通过写作来抒发心中的忧虑和烦恼。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洛阳城的壮观景色,更深入探讨了历史变迁、战争破坏以及对和平与统治智慧的赞美,是一首融合了自然美景与人文思考的杰出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