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梦中得句云:『集候秋虫偏解语,失途老骥亦长鸣』;似有感,起而成之赏析

梦中得句云:『集候秋虫偏解语,失途老骥亦长鸣』;似有感,起而成之

明 · 张煌言
一枕新凉梦自成,诗魔偏向睡魔生;从来物态蜉蝣似,未必人情蝴蝶轻。
集候秋虫偏解语,失途老骥亦长鸣。
世间何限荣枯迹,底事通人眼剧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抗清名将张煌言的作品,他以梦境为引,抒发了对世事变迁和人生感慨的深度思考。首句"一枕新凉梦自成"描绘了秋夜的清凉与梦境的自然生成,诗人仿佛在梦中找到了灵感的源泉。

"诗魔偏向睡魔生"巧妙地表达了创作欲望在梦境中的强烈涌现,暗示诗人的才思如魔力般在睡梦中活跃。接下来的两句"从来物态蜉蝣似,未必人情蝴蝶轻"运用比喻,将生命的短暂与无常比作蜉蝣,而人的情感复杂程度则不亚于蝴蝶,暗示人生的多变和情感的深沉。

"集候秋虫偏解语,失途老骥亦长鸣"进一步深化主题,秋虫懂得在特定季节发出声音,如同理解了自然的节奏,而老马即使迷失道路,也会发出长长的嘶鸣,表达内心的不甘和坚韧。这两句寓言性很强,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洞察。

最后两句"世间何限荣枯迹,底事通人眼剧明"直面世事的兴衰变迁,疑问为何只有通达之人(通人)才能看透这世间百态,流露出一种超脱而又无奈的哲理意味。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梦境为载体,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情感和世事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