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师塔次韵
宋 · 刘曈
皓月孤悬处,知师几驻筇。
铁鞋虽踏破,只履觅无从。
传法灯灯火,闻经处处龙。
可怜狂醉客,夜坐谩搥钟。
铁鞋虽踏破,只履觅无从。
传法灯灯火,闻经处处龙。
可怜狂醉客,夜坐谩搥钟。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皓月:明亮的月亮。筇:竹杖。
铁鞋:形容寻找的艰辛。
只履:指老师的足迹。
传法灯:比喻传授佛法的引导。
龙:此处可能象征智慧或虔诚的听众。
狂醉客:行为狂放、醉酒的人。
谩:徒然,空自。
搥钟:敲钟,可能表示呼唤或寻求某种回应。
翻译
明亮的月亮高挂空中,寻找老师的身影是否还在竹杖上停留。尽管铁鞋磨损无数,却始终找不到那双传授佛法的足迹。
佛法如传法之灯,照亮各地经文诵读之处,仿佛有龙在听经。
可悲的是那个疯狂的醉汉,夜晚坐着徒然敲击钟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曈的作品,展现了诗人对禅学的理解和感悟。首句“皓月孤悬处,知师几驻筇”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景,皎洁的月亮如同高悬于空中,而“知师几驻筇”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禅师智慧所在的探求和期待。这里,“驻筇”指的是停留或暂居之意,隐喻着对精神导师的寻找与渴望。
次句“我行铁鞋虽踏破,只履觅无从”则通过形象地描述了诗人在追寻禅理过程中的艰辛和执着。尽管脚下的铁鞋被磨损,表明了长时间的跋涉,但诗人依然坚持不懈,寻找那看似不存在的路径。
“传法灯灯火,闻经处处龙”一句,通过比喻传递了禅学精髓的传承和强大生命力。“传法灯”指的是禅宗师徒之间智慧的传递,而“灯灯火”则象征着这种智慧如同灯火一般,可以照亮前行之路。同时,“闻经处处龙”则形容了禅经中的深奥道理,如同大地中潜藏的巨龙,给人以力量和震撼。
最后两句“可怜狂醉客,夜坐谩搥钟”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沉迷于世俗欲望、无法自拔之人的哀叹。这里,“可怜狂醉客”指的是那些沉溺在物质享乐中的人,而“夜坐谩搥钟”则形象地描绘了他们在黑夜中依旧沉迷于世俗乐趣,无法醒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禅学的深刻领会和个人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修行的追求与向往,以及对世俗尘缘的超然物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