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次韵袁仲长竹堂感兴赏析

次韵袁仲长竹堂感兴

元末明初 · 陈基
一曲桃源忆故人,白头词客最伤春。
南柯已寤平生梦,东海曾扬几劫尘。
绮树莺花从自好,画堂丝竹为谁陈?不须闻此空惆怅,且看瑶姬舞绣茵。

鉴赏

这首诗以“次韵袁仲长竹堂感兴”为题,由元末明初的诗人陈基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深沉而富有哲理的画面,通过对比与反衬的手法,表达了对人生、自然以及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

首句“一曲桃源忆故人”,以桃源隐喻理想中的美好世界,引出对逝去时光和故人的怀念。接着,“白头词客最伤春”一句,点明了诗人的身份——一位饱经沧桑的文人,面对春天的生机勃勃,内心却充满了哀愁与感慨。

“南柯已寤平生梦,东海曾扬几劫尘”两句,运用典故,将个人的梦境与历史的沧桑相联系,暗示了人生的短暂与世事的无常。南柯一梦的故事,象征着梦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东海扬尘,则寓意着历史的变迁与时间的流逝。

“绮树莺花从自好,画堂丝竹为谁陈?”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自然美景与豪华场景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虚华与本质的反思。绮丽的树木与莺歌燕舞虽美,但它们的存在似乎只为观赏者而设,却无人真正欣赏其内在的价值。

最后,“不须闻此空惆怅,且看瑶姬舞绣茵”两句,以一种超脱的态度收尾。瑶姬是传说中的仙女,此处借以表达诗人希望在心灵的净土中寻得慰藉,不再为世间琐事所困扰,而是专注于内心的平静与美好。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历史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和对超然境界的向往。

词语解释

白头的意思:[释义](名)指年老。 [构成]偏正式:白(头 [例句]白头老翁。(作定语)白头到老。(作主语)相爱到白头。(作宾语)...

不须的意思:不用;不必。《后汉书·逸民传·周党》:“臣闻 尧 不须 许由 、 巢父 ,而建号天下; 周 不待 伯夷 、 叔齐 ,而王道以成。” 唐 张志和 《渔父歌》:“青篛笠,緑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哥哥若到 襄阳府 ,怕你不须见我爹爹妈妈。” 老舍 《四世同堂》二:“他养着四大盆石榴,两盆夹竹桃,和许多不须费力而能开花的小植物。”...

惆怅的意思:◎ 惆怅 chóuchàng[melancholy] 伤感;愁闷;失意羁旅而无友生,惘怅兮而私自怜。——《楚辞·九辩》惆怅人亡书亦绝,后人无复见《青囊》!——《三国演义》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词客的意思:擅长文词的人。 唐 王维 《偶然作》诗之六:“宿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兵部·武臣好文》:“时 世宗 方喜祥瑞,争以表疏称贺博宠,收取词客充翘馆。” 蔡寅 《<变雅楼三十年诗徵>序》:“此三十年中,新旧递嬗,思潮消长,骚人词客,项背相望;顾有当於著作之林者,能有几人哉?”...

从自的意思:自从。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从自斋时,等到日转过,没箇人偢问,酩子里忍饿。”...

东海的意思:◎ 东海 Dōng Hǎi(1) [The East China Sea]∶亚洲东部边缘海,西接中国大陆,北连黄海,南接南海,面积77万平方公里,平均深度370米,广阔的东海大陆架是良好的渔场(2) [sea in the east]∶泛指东方的大海...

故人的意思:◎ 故人 gùrén(1) [old friend]∶旧交,老朋友足下待故人如此,便告退。——《三国演义》(2) [former wife]∶古称前妻或前夫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指前夫)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3) 又新人从门入,故人(指前妻)从阁去。(4) [the departed;the dead]∶已死的人昔年在南昌蒙尊公骨肉之谊,今不想已作故人。——《儒林外史》(5) [disciples and old followers]∶对门生故吏既亲切又客气的...

画堂的意思:(1).古代宫中有彩绘的殿堂。《汉书·成帝纪》:“ 孝成皇帝 , 元帝 太子也。母曰 王皇后 , 元帝 在太子宫生 甲观 画堂,为世嫡皇孙。” 颜师古 注:“画堂,但画饰耳…… 霍光 止画室中,是则宫殿中通有綵画之堂室。”(2).泛指华丽的堂舍。 南朝 梁简文帝 《饯庐陵内史王修应令》诗:“迴池泻飞栋,浓云垂画堂。” 唐 崔颢 《王家少妇》诗:“十五嫁 王昌 ,盈盈入画堂。”《水浒传》第四五回:“此物只宜林下看,岂堪引入画堂中。”...

劫尘的意思:亦作“刧尘”。亦作“刼尘”。1.凡尘,人世。 清 黄宗羲 《陈定生先生墓志铭》:“贞元朝士无多,劫尘冷落。” 清 洪昇 《长生殿·闻乐》:“药捣长生离刼尘,清妍面目本来真。” 清 珠泉居士 《续板桥杂记·轶事一》:“觉当时尚有秋水一泓,兹则尽成平陆,亦刧尘之小变也夫。”(2).谓兵火战乱之馀烬。 元 耶律楚材 《过沁园有感》诗:“垣頽月榭经兵火,草没诗碑覆劫尘。”...

南柯的意思:(1).朝南的树枝。 南朝 梁简文帝 《山斋》诗:“北荣下飞桂,南柯吟夜猿。”(2). 唐 李公佐 作《南柯太守传》,叙述 淳于棼 梦至 槐安国 ,娶公主,封 南柯 太守,荣华富贵,显赫一时。后率师出征战败,公主亦死,遭国王疑忌,被遣归。醒后,在庭前槐树下掘得蚁穴,即梦中之 槐安国 。 南柯郡 为槐树南枝下另一蚁穴。后因以指梦境。亦比喻空幻。 宋 范成大 《题城山晚对轩壁》诗:“一枕清风梦緑萝,人间随处是南柯。” 明 高濂 《玉簪记·重效》:“从教分手处,有梦托南柯。” 清 陈维崧 《采桑子·为...

平生的意思:[释义](1) (名)终身;一生。 (2) (副)从来。 [构成]偏正式:平(生 [例句]他把入党看做是平生的大事。(作定语)[同音]平声...

绮树的意思:美丽茂盛的树木。 汉 陈琳 《宴会诗》:“玄鹤浮清泉,綺树焕青蕤。” 南朝 梁 江淹 《四时赋》:“忆上国之綺树,想 金陵 之蕙枝。”...

伤春的意思:(1).因春天到来而引起忧伤、苦闷。 唐 司空曙 《送郑明府贬岭南》诗:“青枫江色晚, 楚 客独伤春。” 唐 朱绛 《春女怨》诗:“欲知无限伤春意,尽在停针不语时。” 明 高明 《琵琶记·牛氏规奴》:“呀,老姥姥,你怎的説这话。 惜春 年纪小,也怪他伤春不得。你年纪这般老大,也説这般伤春的话,成甚么样子!” 清 龚自珍 《西郊落花歌》:“西郊落花天下奇,古来但赋伤春诗。”(2).旧指春日施刑,不顺天时,故谓之伤春。《旧唐书·于志宁传》:“令时属阳和,万物生育而特行刑罚,此谓伤春。窃案《左传》 声子...

丝竹的意思:◎ 丝竹 sīzhú(1) [traditional stringed and woodwind instrument]∶弦乐器和管乐器(箫笛等)金石丝竹,乐之器也。——《礼记·乐记》(2) [music]∶泛指音乐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唐· 刘禹锡《陋室铭》...

桃源的意思:(1).“ 桃花源 ”的省称。 南朝 陈 徐陵 《山斋诗》:“桃源惊往客,鹤嶠断来宾。” 唐 杜甫 《北征》诗:“缅思桃源内,益嘆身世拙。” 明 张煌言 《赠卢牧舟大司马》诗:“ 并州 正有来苏望,忍説桃源可避 秦 。” 邹韬奋 《萍踪忆语》二八:“他们缺乏相当的娱乐,赌博也是一条出路。所以有许多都在这里面寻觅他们的桃源。”参见“ 桃花源 ”。(2).指 桃源洞 。 唐 李涉 《赠长安小主人》诗:“仙路迷人应有术, 桃源 不必在深山。” 元 任昱 《清江引·题情》曲:“ 桃源 水流清似玉,长恨...

瑶姬的意思:(1).女神名。相传为天帝的小女,即 巫山 神女。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二》:“ 郭景纯 曰: 丹山 在 丹阳 ,属 巴 。 丹山 西即 巫山 者也。又帝女居焉。 宋玉 所谓天帝之季女,名曰 瑶姬 ,未行而亡,封於 巫山 之阳,精魂为草,实为灵芝。所谓 巫山 之女, 高唐 之阻。”一说即 西王母 之女 云华夫人 。《太平广记》卷五六引《集仙录》:“ 云华夫人 ,王母第二十三女, 太真王夫人 之妹也,名 瑶姬 。” 唐 李贺 《巫山高》诗:“ 瑶姬 一去一千年,丁香筇竹啼老猿。” 后蜀 顾夐 ...

一曲的意思:(1).水流弯曲处。《诗·魏风·汾沮洳》:“彼 汾 一曲,言采其藚。” 朱熹 集传:“谓水曲流处。” 唐 刘禹锡 《送李尚书镇滑州》诗:“ 黄河 一曲当城下,緹骑千重照路傍。”(2).犹一弯。 刘半农 《游香山纪事诗》:“一曲横河水,风定波光静。”(3).犹一隅。曲,局部,片面。《荀子·解蔽》:“凡人之患,蔽於一曲而闇於大理。” 杨倞 注:“一曲,一端之曲説。” 汉 桓宽 《盐铁论·论邹》:“将一曲而欲道九折,守一隅而欲知万方,犹无準平而欲知高下,无规矩而欲知之圆也。” 宋 曾巩 《襄州到任表》:“...

莺花的意思:亦作“鸎花”。1.莺啼花开。泛指春日景色。 唐 杜甫 《陪李梓州等四使君登惠义寺》诗:“鶯花随世界,楼阁倚山巔。” 宋 杨万里 《丙申岁朝》诗:“仙家风土閒中是,岁后鸎花报早无。” 清 孙枝蔚 《寒食对酒有怀兄弟》诗:“兄弟多年别,鶯花故国思。”(2).借喻妓女。 元 石德玉 《曲江池》第二折:“谁著你恋鶯花,轻性命,丧风尘?” 清 吴伟业 《行路难》诗之十七:“名都鶯花发皓齿,知君眷眷嬋娟子。” 况周颐 《蕙风词话续编》卷二:“ 维扬 本鶯花藪泽,自昔 新城 司李,狎主词盟,红桥冶春,香艷如昨...

自好的意思:自以为美好。《庄子·天下》:“天下大乱,圣贤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荀子·修身》:“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自爱;自重。《孟子·万章上》:“乡党自好者不为,而谓贤者为之乎?” 朱熹 集注:“自好,自爱其身之人也。”《韩非子·显学》:“立节参民,执操不侵,怨言过於耳必随之以剑,世主必从而礼之,以为自好之士。”《汉书·贾谊传》:“顽顿亡耻,奊詬亡节,廉耻不立,且不自好,苟若而可,故见利则逝,见便则夺。”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次即束身自好,优游卒岁,以自处于朝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