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七夕悼姊赏析

七夕悼姊

清 · 王采薇
奠果穿针听曲街,瘦林斜月闇虚斋。
愁年不共生年短,死日方知别日佳。
风烛作花摇怨影,露萤随泪堕孤怀。
故床针盒飘零在,望有吟魂到玉阶。

鉴赏

这首《七夕悼姊》是清代诗人王采薇所作,以七夕节悼念亡姐为主题,情感深沉,哀婉动人。

首联“奠果穿针听曲街,瘦林斜月闇虚斋”描绘了七夕之夜的凄凉景象。祭品、穿针引线的习俗与空寂的街道形成对比,瘦削的树林和斜挂的明月映照着幽暗的书房,营造出一种孤寂、哀伤的氛围。

颔联“愁年不共生年短,死日方知别日佳”表达了对亡姐的深切怀念。生时未能共享时光,而今却在死别后才懂得珍惜相聚的日子,流露出无尽的遗憾和哀痛。

颈联“风烛作花摇怨影,露萤随泪堕孤怀”进一步深化了哀思之情。风中摇曳的烛光如同哭泣的花朵,露水中的萤火虫仿佛随着泪水坠入孤独的心房,形象地描绘了内心的悲痛与哀愁。

尾联“故床针盒飘零在,望有吟魂到玉阶”寄托了对亡姐的思念与期待。遗留在世间的旧物——床榻与针盒,象征着亡者与生者的连接,诗人期望亡姐的灵魂能够穿越时空,来到自己身边,给予慰藉与陪伴。

整体而言,《七夕悼姊》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亡姐的深切怀念与哀思,以及对逝去时光的追忆与惋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