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疟述怀六百字
遭罹窃自伤,漂落惧莫偶。
今夏入阆川,七月出南富。
秋中上流江,深入穷水口。
是中何岧峣,山密林亦茂。
阴风常夜寒,毒雾或昼瞀。
砭人甚刀镞,袭体惊激透。
当途草木交,压眼崖石凑。
怪禽啼呕?,蝮蛇结缪纠。
其风杂顽戾,土物恣所取。
力作忘春冬,忻忻自鸡狗。
惟我贤所主,好客情则厚。
授衣候寒温,设席墐蓬蔀。
岂知体素弱,易与气为构。
起居陟秋冬,焉得免疏漏。
昨来遘寒疾,猝至纷莫救。
始由欠伸得,更历惊颤久。
夤缘膂脊升,洒淅肌理奏。
汹汹波涛翻,岌岌山岳辏。
初萌冱严凝,挟纩欲蒙首。
中更翕炎赫,撤被更露肘。
噤寒颤齿龈,炽燎薰耳窦。
厌烦将怀冰,恨薄思曝昼。
拳联久僵伏,呼叫忽狂走。
亭亭发上指,屹屹骨交斗。
口咽失常嗜,情性昧初守。
饱疑伤粟粒,渴欲咽河溜。
缩如蚕赴茧,噞若鱼聚笱。
困如虎丧乙,戚若鸟缄咮。
气蒸床屡撼,汗漉衣每透。
暂苏惊脱鞲,久絷疑被扭。
时来如有期,忽去若恐后。
窘迫犹仇雠,缠绵共婚媾。
朋来勉加饭,客至止陈酒。
医师剧攻剿,巫祝妄称咒。
或教潜隙地,或诱祭三牡。
腊蛇谩时佩,画狮空日觏。
逢人畏询问,进食忘腥臭。
何由究情状,且复述粗苟。
人生天地间,六气等蟊寇。
堤防一失所,颠倒竟谁咎。
譬之朝廷治,纲纪在明懋。
昏邪倘蒙锢,赏罚遂纠缪。
周衰始幽厉,商覆由受纣。
夭淫既内讧,狂恶复外揉。
药言苦乖违,国脉焉得寿。
余生三遘厉,此日伤衰丑。
炎荒苦奔窜,木石并黧瘦。
矧兹中年际,盛气难猝复。
客居苟苏息,故里孰侦候。
老妻感霜雪,单薄恒在疚。
幼子额如玉,差差发初覆。
饥寒本吾事,缓急欲谁扣。
指期伤远涉,抚事怨寒陋。
岂知道途者,方此困驰骤。
看云愤重掩,望月愁初彀。
萧萧风鸣叶,揭揭天挂斗。
羸躯既艰植,愁绪焉得剖。
荒村悄寒日,断岸空残柳。
戎马又塞途,归期向何首。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刘崧的《病疟述怀六百字》,描述了诗人因战乱而四处漂泊,不幸染病疟疾的艰辛经历。诗中通过细致入微的描绘,展现了疟疾发作时身体的痛苦折磨,如阴冷的山风、毒雾、怪禽、蝮蛇等恶劣环境,以及病痛带来的种种不适,如寒热交替、颤抖、口齿冻结、食欲丧失等。诗人虽然身处困境,但不忘主人的关怀和款待,感叹自身的体质虚弱,疾病带来的困扰,以及对家人的思念和忧虑。
诗中寓言深刻,将疟疾比作人生的灾祸,警示人们要警惕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疾病的侵扰。诗人以个人的苦难经历,表达了对社会动荡和朝廷纲纪败坏的忧虑,暗示了国家兴衰和个人命运的紧密关联。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生动,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展现了诗人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
词语解释
奔窜的意思:◎ 奔窜 bēncuàn[flee about] 奔走逃窜敌军被打得四处奔窜...
兵乱的意思:[释义](名)因战争而造成的骚扰和灾害,兵灾。 [构成]主谓式:兵|乱 [例句]连年的兵乱;使百姓苦不堪言。(作主语)...
波涛的意思:[释义](名)大波浪,常指壮观或惊险的景色,口语和书面语都用。 [构成]并列式:波+涛 [例句]波涛汹涌。(作主语)[同义]波浪、波澜...
草木的意思:(1).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易·坤》:“天地变化,草木蕃。” 唐 韩愈 《送李愿归盘谷序》:“ 太行 之阳有 盘谷 , 盘谷 之閒,泉甘而土肥,草木藂茂,居民鲜少。” 明 刘基 《<悦茂堂诗>序》:“故人不得其性则痛,鸟兽不得其性则瘏,草木不得其性则萎以枯。”(2).指荒野。《韩非子·说疑》:“此十二人者,或伏死於窟穴,或槁死於草木,或飢饿於山谷,或沉溺於水泉。”(3).比喻卑贱。多用作自谦之词。 唐 陈子昂 《谏刑书》:“臣草木微品,天恩降休,伏刻肌骨,不敢忘捨。” 宋 苏轼 《笏记》之一:...
差发的意思:(1). 蒙元 时指赋税徭役。 宋 彭大雅 《黑鞑事略》:“其赋敛谓之差发。” 元 睢景臣 《哨遍·高祖还乡》套曲:“欠我的钱差发内旋拨还,欠我的粟,税粮中私准除。”《元史·世祖纪一》:“詔减免民间差发。”(2). 明 初西北地区官府令少数民族以马易茶也称“差发”。《明史·西域传二·曲先卫》:“ 明 初设 安定 、 阿端 、 曲先 、 罕东 、 赤斤 、 沙州 诸衞,给之金牌,令岁以马易茶,谓之差发。”...
差差的意思:犹参差。不齐貌。《荀子·正名》:“君子之言,涉然而精,俛然而类,差差然而齐。” 杨倞 注:“差差,不齐貌。谓论列是非似若不齐,然终归於齐一也。” 唐 温庭筠 《东郊行》:“緑诸幽香注白苹,差差小浪吹鱼鳞。” 清 钱谦益 《书石屋语录》诗:“神剑光差差,飞矢锋鏃鏃。”...
缠绵的意思:[释义](1) 基本义:(动)纠缠不已;不能解脱(多指病或感情)。 (2) (形)婉转动人。联绵式。歌声缠绵。(作谓语)缠绵的情思。(作定语)感情缠绵地说:“我爱你”。(作状语)...
朝廷的意思:[释义](名)君主时代君主听政的地方。也指以君主为首的中央统治机构。 [构成]偏正式:朝(廷 [例句]古代的大臣们都得听命于朝廷。(作补语)朝廷的命令。(作定语)...
陈酒的意思:◎ 陈酒 chénjiǔ[old wine]∶存放多年的酒...
炽燎的意思:烈火。 三国 魏 刘桢 《大暑赋》:“赫赫炎炎,烈烈暉暉,若炽燎之附体,又温泉而沉肌。”...
齿龈的意思:◎ 齿龈 chǐyín[gums] 即牙床,包住齿颈的粉红色黏膜组织...
驰骤的意思:[释义](动)〈书〉驰骋。 [构成]并列式:驰+骤 [例句]驰骤沙场。(作谓语)纵横驰骤。(作谓语)...
愁绪的意思:[释义](名)忧愁的情绪。 [构成]偏正式:愁(绪 [例句]愁绪满腹。(作主语)...
仇雠的意思:...
单薄的意思:[释义](1) (形)基本义:指天凉或天冷的时候穿的衣服薄而且少。穿的太单薄了。(作谓语) (2) (形)(身体)瘦弱。单薄的身体。(作定语) (3) (形)(力量、论据等)薄弱;不充实。材料有些单薄。(作谓语) [构成]并列式:单+薄 [同义]薄弱[反义]充实、厚实...
当途的意思:◎ 当途 dāngtú[be in power] 指掌握政权;也指掌握政权的人当途者当途之人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资治通鉴》...
得寿的意思:(1).延年益寿。《孔子家语·五仪》:“智士仁人,将身有节,动静以义,喜怒以时,无害其性,虽得寿焉,不亦可乎。”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三:“丹汁入井,是以饮水而得寿。”(2).享年。 清 戴名世 《孙宜人墓志铭》:“明年,宜人得疾,遂不起,以正月二十八日卒,得寿六十有二。”...
堤防的意思:◎ 堤防 dīfáng[dike] 堤修固堤防...
颠倒的意思:[释义](1) (动)基本义 :上下、前后跟原有的或应有的位置相反。把桌子颠倒过来。(作谓语) (2) (动)错乱。神魂颠倒。(作谓语) [构成]并列式:颠+倒...
毒雾的意思:...
断岸的意思:江边绝壁。 南朝 宋 鲍照 《芜城赋》:“崪若断岸,矗似长云。” 宋 苏轼 《后赤壁赋》:“ 江 流有声,断岸千尺。” 清 曹寅 《北行杂诗》之二十:“野风吹侧帽,断岸始登高。”...
蝮蛇的意思:蝮蛇科。头呈三角形,体色灰褐而有斑纹,口有毒牙。生活在平原及山野,以鼠、鸟、蛙等为食,也能伤人畜。毒腺的毒液可治麻风病。《楚辞·招魂》:“蝮蛇蓁蓁,封狐千里些。”《新唐书·南蛮传下·南平獠》:“山有毒草、沙虱、蝮虵,人楼居,梯而上,名为干栏。” 林百举 《悲愤》诗之四:“天下民穷鸿雁唳,西来宝气蝮蛇涎。”...
复述的意思:[释义](1) (动)把别人说过的话或自己说过的话重说一遍。 (2) (动)语文教学上指学生把读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来;是练习方法之一。复述课文。(作谓语) [构成]偏正式:复〔述...
抚事的意思:(1).追思往事;感念时事。 南朝 宋 傅亮 《为宋公修张良庙教》:“灵庙荒顿,遗像陈昧。抚事怀人,永叹寔深。” 唐 杜甫 《羌村》诗之二:“萧萧北风劲,抚事煎百虑。” 宋 陆游 《夜过鲁墟》诗:“百年几兴废,抚事一凄愴。” 明 高启 《草书歌赠张宣》:“览时抚事每有感,胸次矹硉何由平?”(2).犹临事,遇事。 宋 王安石 《寄吴冲卿》诗:“物变极万殊,心通才一曲。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3).招抚之事。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一章:“倘若抚事可成……国家即可无东顾忧。”...
纲纪的意思:[释义]〈书〉社会的秩序和国家的法纪。 [构成]并列式:纲+纪...
纲纪的意思:[释义]〈书〉社会的秩序和国家的法纪。 [构成]并列式:纲+纪...
更历的意思:经历,阅历。《汉书·陈汤传》:“丞相 匡衡 、御史大夫 繁延寿 以为, 郅支 及名王首更歷诸国,蛮夷莫不闻知。” 明 李贽 《答周二鲁》:“ 五臺先生 骨刚胆烈,更歷已久,练熟世故,明解朝典,不假言矣。”...
攻剿的意思:进攻讨伐。 清 曾国藩 《金陵楚军水师昭忠祠记》:“攻剿三四日,凋耗二千人。”...
共婚的意思:◎ 共婚 gònghūn[synergamy] 假设的原始乱婚,在那里一个社会集团的一切女人同属一切男人...
故里的意思:[释义](名)故乡,老家。 [构成]偏正式:故(里 [例句]魂归故里。(作宾语)[同义]故乡、家乡、乡里...
挂斗的意思:◎ 挂斗 guàdǒu[trailer] 汽车等后的拖斗,没有动力装置...
乖违的意思:◎ 乖违 guāiwéi(1) [disorderly and abnormal]∶错乱反常寒暑乖违(2) [contradictory;conflicting]∶违反(3) [separate]∶分离中岁多乖违,由来难具叙。——南朝梁· 何逊《赠江长史别》...
归期的意思:◎ 归期 guīqī[date of return] 返归的日期归期未定...
国脉的意思:见“ 国脉 ”。亦作“ 国脉 ”。国家的命脉。 汉 王符 《潜夫论·思贤》:“养寿之士,先病服药;养世之君,先乱任贤。是以身常安,而国脉永。” 宋 陈亮 《廷对策》:“正人心以立国本,活民命以寿国脉。” 孙中山 《救国之急务》:“在内则有南北交争,在外则有强邻危我国脉,故万不能不采一有力之方法以救吾国也。”...
寒日的意思:(1).寒冷的天气。《后汉书·郑兴传》:“今年正月繁霜,自尔以来,率多寒日,此亦急咎之罚。” 唐 陆龟蒙 《书带草赋》:“几临寒日,幸到青春。”(2).寒冬的太阳。 晋 陶潜 《答庞参军》诗:“惨惨寒日,肃肃其风。” 唐 李百药 《登叶县故城谒沉诸梁庙》诗:“总轡临秋原,登城望寒日。” 明 何景明 《渡泸赋》:“晨瞻崇丘,鬱乎相袤,扃以水峡,隐以大洲,沙莽寒日,江深夕流。” 清 陈梦雷 《西郊杂咏》之一:“寒日惨无光,朔风何凛厉。”...
寒陋的意思:卑微,浅陋。《北齐书·文苑传·樊逊》:“ 逊 辞曰:‘门族寒陋,访第必不成,乞补员外司马督。’” 宋 岳飞 《奏辞建节第三札子》:“臣寒陋无堪,才术凡下。” 清 吴敏树 《己未上曾侍郎书》:“盖使 敏树 得相从幕中,承讲论道艺之暇,亦未必不以寒陋之姿,盛邀奬饰。”...
寒疾的意思:指因感受寒邪所致的疾病。《左传·昭公元年》:“阴淫寒疾,阳淫热疾。”《孟子·公孙丑下》:“寡人如就见者也,有寒疾,不可以风。”《宋史·岳飞传》:“卿苦寒疾,乃为朕行,国尔忘身,谁如卿者?” 清 刘大櫆 《方桤林墓表》:“安人於其时有寒疾。”...
寒颤的意思:[释义](名)寒噤。 [构成]偏正式:寒(颤 [例句]河面吹来一阵冷风;她禁不住打了几个寒颤。(作宾语)[同义]寒噤...
好客的意思:[释义](动)指乐于接待客人,对客人热情。 [构成]动宾式:好|客 [例句]她是个好客的人。(作定语)...
何由的意思:亦作“ 何繇 ”。1.从何处,从什么途径。《楚辞·天问》:“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僕虽嚚顽,愿从足下。虽然,何由而自达哉!” 唐 王昌龄 《送韦十二兵曹》诗:“出处两不合,忠贞何由伸?”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六:“ 晋 张华 有鸚鵡,每出还,輒説僮僕好恶。一日,寂无言; 华 问其故,曰:‘被禁在瓮中,何繇得知?’” 鲁迅 《野草·墓碣文》:“痛定之后,徐徐食之。然其心已陈旧,本味又何由知?”(2).怎能。 南朝 宋 谢灵运 《石门新营所住四面高山迴溪石濑修竹...
呼叫的意思:[释义](1) (动)电台上用呼号叫对方。勇敢号!勇敢号!我在呼叫!(作谓语) (2) (动)呼喊。 [构成]并列式:呼+叫...
冱严的意思:谓天寒地冻。 明 张居正 《谢赐貂鼠疏》:“虽值沍严之候,尚勤讲习之功。”...
怀冰的意思:(1).比喻高洁。《文选·陆机<汉高祖功臣颂>》:“ 周苛 慷慨,心若怀冰。” 李善 注引 应劭 《风俗通》:“言人清高,如冰之洁。”《南史·陆慧晓传》:“ 王思远 恆如怀冰,暑月亦有霜气。” 王闿运 《<桂阳州志>序》:“ 桐柏 幽奇,代有贞士。 陈 曹 怀冰,嚉若松榯。”(2).形容寒冷。 晋 张华 《杂诗》:“重衾无暖气,挟纊如怀冰。”(3).引申为懍慄戒惧。《宋书·郑鲜之传》:“夙夜怀冰,敢忘其惧。” 清 梅曾亮 《赠林侍郎序》:“岁暮漕事起,皆怀冰卧薪,惴不自保。”...
缓急的意思:[释义](1) (形)和缓和急迫。分清轻重缓急。(作宾语) (2) (名)急迫的事;困难的事。 [构成]并列式:缓+急...
荒村的意思:◎ 荒村 huāngcūn[desolate and out-of-the-way village;deserted village] 偏僻荒凉、人烟稀少的村落...
婚媾的意思:(1).婚姻;嫁娶。 晋 葛洪 《抱朴子·弭讼》:“夫婚媾之结,义无逼迫,彼则简择而求,此则可意乃许。”《隋书·南蛮传·林邑》:“每有婚媾,令媒者齎金银釧,酒二壶,鱼数头至女家。” 清 李渔 《蜃中楼·授诀》:“不但 柳生 的婚媾难谐,连 张生 与 琼莲 也无日作合。”(2).有婚姻关系的亲戚。《孔丛子·独治》:“今以礼言耶,则无不拜,且宗族婚媾又与众宾异敬者也。”...
昏邪的意思:昏庸邪恶。 唐 柳宗元 《非<国语>上·卜》:“尔后之昏邪者神之,恒用而徵信焉,反以阻大事。” 唐 柳宗元 《酬巽上人以竹间自采新茶见赠》诗:“涤虑发真照,还源荡昏邪。”...
岌岌的意思:(1).高貌。《楚辞·离骚》:“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王逸 注:“岌岌,高貌。” 唐 张九龄 《奉和圣制途经华山》:“攒峯势岌岌,翊輦气雄雄。” 明 李东阳 《题应宁所藏马敬瞻山水图》诗:“诗成画去两无聊,空对西山高岌岌。”(2).危急貌。《孟子·万章上》:“天下殆哉岌岌乎?”《汉书·韦贤传》:“弥弥其失,岌岌其国。” 颜师古 注:“岌岌,危动貌。” 宋 苏轼 《东坡志林·秦拙取楚》:“ 三 晋 亡, 齐 盖岌岌矣。” 陈毅 《过太行山书怀》诗:“可怜敌与伪,泥足危岌岌。”(3).急速...
肌理的意思:[释义](名)〈书〉皮肤的纹理。 [构成]偏正式:肌(理 [例句]她的肌理柔弱纤细。(作主语)...
饥寒的意思:◎ 饥寒 jīhán[cold and hunger] 饥饿和寒冷,多用于缺吃少穿的困难情况他在饥寒交迫中死去...
加饭的意思:犹加餐。劝祝之辞。谓多进饮食,保重身体。 唐 杜牧 《送杜顗赴润州幕》诗:“直道事人男子业,异乡加饭弟兄心。” 明 王世贞 《哭李于鳞一百二十韵》:“名忝雁鸿联,慰别勤加饭。”...
僵伏的意思:(1).倒毙(的人)。 王闿运 《御夷论二》:“夫锋刃相接,僵伏相踵,而计胜负者,战之末也。”(2).静止不动。 叶圣陶 《倪焕之》四:“虽然这样,却更显得夜的寂静。似乎凡是动的东西都僵伏了,凡是有口的东西都封闭了。”...
交斗的意思:亦作“ 交鬪 ”。播弄是非;互相争斗。《左传·昭公十六年》:“若属有谗人交鬭其间,鬼神而助之,以兴其兇怒,悔之何及?”《三国志·魏志·郭嘉传》:“ 袁绍 爱此二子,莫适也,有 郭图 、 逢纪 为之谋臣,必交鬭其间,还相离也。” 明 唐顺之 《读<春秋>》:“较利害,则权之散而交鬪,犹不若权之聚而可以紓祸息民。”...
揭天的意思:谓声音高入天际。 前蜀 尹鹗 《金浮图》词:“玉立纤腰,一片揭天歌吹。” 宋 王清惠 《满江红》词:“忽一声,鼙鼓揭天来,繁华歇。” 明 陈所闻 《懒画眉·燕子矶即事》曲之一:“ 江 城日暮酒船迴,揭天簫鼓中流沸,我笑傲烟霞醉不归。”...
揭揭的意思:(1).长貌;高貌。《诗·卫风·硕人》:“葭菼揭揭,庶姜孼孼,庶士有朅。” 毛 传:“揭揭,长也。”《楚辞·刘向<九叹·远游>》:“服觉皓以殊俗兮,貌揭揭以巍巍。” 王逸 注:“揭揭,高貌也。” 清 钱谦益 《丁氏坟前石表辞》:“ 茅 为世家,族大而贵;揭揭都水,为时职志。”(2).动摇不定貌。(3).疾驰貌。 汉 焦赣 《易林·需之小过》:“猋风忽起,车驰揭揭。”...
进食的意思:◎ 进食 jìnshí(1) [taste]∶吃饭从昨天早晨以来他第一次进食(2) [pay food]∶向宫中进奉食品...
惊颤的意思:◎ 惊颤 jīngchàn[shiver with terror] 因惊恐而颤抖惊颤不能自制...
窘迫的意思:◎ 窘迫 jiǒngpò[pinch] 使苦恼或窘迫;尤指使经济困难他收入少,生活很窘迫◎ 窘迫 jiǒngpò[uneasiness] 处境困急在他的凝视下感到窘迫脸红了...
纠缪的意思:缠绕绞结。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九》:“泉之溢处,俱从树根石眼纠繆中出。”纠正谬误。繆,通“ 谬 ”。 明 何景明 《寿许司马》诗:“触邪持豸角,纠繆逆龙鳞。” 明 陈继儒 《读书镜》卷五:“ 刘壮舆 尝摘 欧阳公 《五代史》之讹误为纠繆,以示 东坡 。”...
客情的意思:客旅的情怀。 南朝 宋 鲍照 《东门行》:“伤禽恶弦惊,倦客恶离声。离声断客情,賔御皆涕零。” 唐 姚揆 《颍州客舍》诗:“乡梦有时生枕上,客情终日在眉头。” 元 戴良 《宿高密》诗:“高情既牢落,世议復纷惑。”《随园诗话》卷六引 清 汪汝弼 《送春》诗:“子规啼急客情牵,婪尾花中罢綺筵。”...
客居的意思:◎ 客居 kèjū[reside as a visitor] 在外地居住;旅居客居成都十年...
空日的意思:(1).不标日期。犹某日。 宋 苏轼 《论桩管坊场役钱札子》:“ 元祐 元年六月空日,朝奉郎试中书舍人 苏軾 白。”(2).闲空的日子。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清号件》:“其清号日期,一月六次,择定空日查比。”(3).某些历法中不记日月的日子。如傣族历法中除夕和次年元旦之间的一天或两天。...
狂走的意思:乱跑;疾奔。《史记·扁鹊仓公列传》:“阳明脉伤,即当狂走。” 汉 朱浮 《为幽州牧与彭宠书》:“方今天下适定,海内愿安,士无贤不肖,皆乐立名於世,而 伯通 独中风狂走,自捐盛时。” 宋 苏轼 《蝎虎》诗:“今年岁旱号蜥蝎,狂走儿童闹歌舞。” 清 曾国藩 《祭汤海秋文》:“忽焉狂走,东下 江 南, 秦淮 夜醉,笙吹喃喃。”...
力作的意思:◎ 力作 lìzuò(1) [engage in farming, writing,etc.]∶努力劳作耕田力作(2) [masterpiece]∶精心完成的作品这个剧本是他晚年的力作...
燎薰的意思:谓烧牲玉使烟气上腾以祭天。《文选·扬雄<甘泉赋>》:“於是钦柴宗祈,燎薰皇天。” 张铣 注:“烧牲玉薰天以祭也。”...
六气的意思:(1).自然气候变化的六种现象。指阴、阳、风、雨、晦、明。《左传·昭公元年》:“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庄子·在宥》:“天气不和,地气鬱结,六气不调,四时不节。” 成玄英 疏:“阴、阳、风、雨、晦、明,此六气也。”(2).自然气候变化的六种现象。谓朝旦之气(朝霞)、日中之气(正阳)、日没之气(飞泉)、夜半之气(沆瀣)、天之气、地之气。《庄子·逍遥游》:“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成玄英 疏引 李颐 曰:“平旦朝霞,日午正阳,日入飞泉,夜半沆瀣,并天地二气为六气也。...
密林的意思:◎ 密林 mìlín(1) [thick (dense) forest] 树木长得很密的树林密林中的枪声(2) ;也可指原始森林在西双版纳的密林中...
明懋的意思:见“ 明茂 ”。...
木石的意思:(1).树木和山石。《孟子·尽心上》:“ 舜 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 唐 杜甫 《水会渡》诗:“霜浓木石滑,风急手足寒。” 明 魏学洢 《核舟记》:“ 明 有奇巧人曰 王叔远 ,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2).指木头与石头。《三国志·魏志·刘馥传》:“又高为城垒,多积木石……为战守备。”《红楼梦》第十六回:“其山树木石虽不敷用, 贾赦 住的乃是 荣府 旧园,其中竹树山石以及亭榭栏杆等物,皆可挪就前来。”(3).比喻无知觉、无感情之物。 汉...
内讧的意思:[释义](名)集团内部由于争权夺利等原因而发生的冲突或战争。也作内哄。 [构成]偏正式:内(讧 [例句]引起内讧。(作宾语)...
朋来的意思:犹吉庆。语出《易·复》:“朋来无咎。” 宋 苏轼 《贺正启》:“庆此朋来之辰,必有汇征之福。”...
譬之的意思:谓把它比方作。《论语·子张》:“ 子贡 曰:‘譬之宫墙, 赐之 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 三国 魏 曹冏 《六代论》:“譬之种树,久则深固其根本,茂盛其枝叶。” 唐 韩愈 《太学生何蕃传》:“譬之水,其为泽,不为川乎!川者高,泽者卑。高者流,卑者止。”...
漂落的意思:漂零沦落。 宋 苏舜钦 《沧浪怀贯之》诗:“酒徒漂落风前燕,诗社凋零霜后桐。” 宋 苏轼 《与蔡景繁书》:“某謫居幽陋,每辱存问,漂落之餘,恃以少安。”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张诚》:“ 诚 亦哭曰:‘兄何漂落以至於此?’”...
起居的意思:◎ 起居 qǐjū[daily life] 指日常生活作息太公太母起居。——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七月的意思:《诗·豳风》中的一首。反映 西周 农奴终年辛劳而不得温饱的苦况。全诗八章八十八句,为《国风》中第一长篇。 南朝 齐 王融 《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无衣无褐,必盈《七月》之叹。” 宋 梅尧臣 《依韵吴冲卿秋虫》:“今者《秋虫》篇,不异《七月》章。” 清 王鸣盛 《蛾术编·诗序》:“盖,《诗》有咏古而意在伤时者,《七月》、《信南山》、《采菽》之类是也。”...
欠伸的意思:◎ 欠伸 qiànshēn[stretch oneself and yawn] 疲倦时打呵欠、伸懒腰惊觉欠伸。——《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且复的意思:犹言姑且再。《庄子·应帝王》:“子之先生不齐,吾无得而相焉。试齐,且復相之。” 唐 韩愈 《送张道士序》:“既非公家用,且復还其私。” 宋 陆游 《十月八日九日连夕雷雨》诗:“牵萝且復补茅屋,饭豆何妨羹芋魁。” 明 刘基 《刘宗文菜窝遣兴》诗:“且復擷其蔬,独酌慰衰晚。”...
情状的意思:◎ 情状 qíngzhuàng[circumstance;scene;situation] 情况,情景嫛婗情状。——清· 袁枚《祭妹文》...
情性的意思:◎ 情性 qíngxìng(1) [natural instincts]∶本性情性殊异(2) [nature;disposition]∶性格情性温柔(3) [affection]∶情意一时情性相感...
秋中的意思:秋季之中,多指中秋节。 晋 王羲之 《问慰诸帖》:“秋中感怀雨冷,冀足下各可耳,脾风遂欲成患,甚忧之。” 唐 姚合 《八月十五夜看月》诗:“亭亭千万里,三五復秋中。”《宋史·方技传下·王老志》:“召至京师,馆于 蔡京 第,尝缄书一封至帝所, 徽宗 启读,乃昔岁秋中与 乔 刘 二妃燕好之语也。”...
人生的意思:[释义](名)人的生存和生活。 [构成]偏正式:人(生 [例句]人生观。(作定语)[同音]人声...
戎马的意思:[释义](名)〈书〉军马,借指从军、作战。 [构成]偏正式:戎(马 [例句]戎马生涯。(作定语)...
洒淅的意思:犹寒栗。 清 朱仕琇 《兰陔爱日图记》:“日之在西,苍苍凉凉,餘光懔然,有不能少待之势。顾之者亦洒淅悽慄於体,愴惶於心,不能自安。”(1).寒颤貌。《素问·刺疟》:“足阳明之疟,令人先寒,洒淅洒淅,寒甚久乃热。” 汉 张仲景 《金匮要略·疮痈肠痈浸淫病》:“诸浮数脉,应当发热,而反洒淅恶寒,若有痛处,当发其痈。”(2).畏惧不安貌。《资治通鉴·唐武宗会昌六年》:“适近我者非太尉邪?每顾我,使我毛髮洒淅。”按,《新唐书·李德裕传》作“每顾我,毛髮为森竖”。...
塞途的意思:堵塞道路。形容人多拥挤。 唐 韩愈 《送李愿归盘谷序》:“其在外,则树旗旄,罗弓矢,武夫前呵,从者塞途。”《资治通鉴·唐懿宗咸通九年》:“时民避乱,扶老携幼,塞涂而来。”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畿辅·淹九》:“京师是日,不但游人塞途,而四方全真道人,不期而集者不下数万。” 郭希仁 《从戎纪略》附《钱君定三传》:“ 元 ( 杨调元 )归,权厝于 八仙庵 ,弔者塞途。”...
山岳的意思:◎ 山岳 shānyuè[lofty mountains] 又高又大的山天台山者,盖山岳之神秀也...
赏罚的意思:[释义](动)奖赏有功的人,处罚有过失的人。 [构成]并列式:赏+罚 [例句]按规章赏罚。(作谓语)...
上指的意思:(1).向上竖起。用以形容盛怒之人的头发。《庄子·盗跖》:“ 盗跖 闻之大怒,目如明星,髮上指冠。”《史记·项羽本纪》:“﹝ 樊噲 ﹞瞋目视 项王 ,头髮上指,目眥尽裂。” 清 杨宾 《金赤莲姜日千等招饮燕山客舍》诗:“激昂慷慨髮上指,高歌击筑旁无人。”(2).见“ 上旨 ”。...
上流的意思:[释义](1) (名)基本义:河的上游。 (2) (名)旧社会里指社会地位高的;主要是地主官僚阶级。 [构成]偏正式:上(流 [例句]上流社会。(作定语)...
设席的意思:(1).古人饮宴时铺设坐席。《诗·大雅·行苇》:“肆筵设席,授几有缉御。” 毛 传:“设席,重席也。”后因以“设席”指设宴,置办酒席。《晋书·皇甫谧传》:“礼不墓祭,但月朔於家设席以祭,百日而止。”《儒林外史》第十回:“次日, 蘧公孙 上厅谢亲,设席饮酒。”参见“ 设筵 ”。(2).铺设席褥。《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起 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分赢粮,与士卒分劳苦。”(3).设馆授徒,出任教席。 清 昭槤 《啸亭续录·韩旭亭》:“忆丙午间,师尝设席余邸……今思之,深有愧师...
深入的意思:[释义](1) (动)基本义:透过外表;达到事物内部或中心。深入下层。(作谓语) (2) (动)基本义:深刻;透彻。深入地分析。(作状语) [构成]偏正式:深〔入...
盛气的意思:◎ 盛气 shèngqì(1) [be grand and heroic]∶意志旺盛惟盛气也故豪壮。——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2) [be in anger]∶蓄怒欲发的神态太后盛气而揖之...
生天的意思:(1).升上天空。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俄而夕騖东返,落日西悬,綺霞映水,蛾月生天。”(2).佛教谓行十善者死后转生天道。《正法念处经·观天品》:“一切愚痴凡夫,贪著欲乐,为爱所缚,为求生天,而修梵行,欲受天乐。”《法苑珠林》卷三一引《杂宝藏经》:“我闻石室比丘尼,若能信心出家,一日必得生天。” 唐 李绅 《龟山寺鱼池》诗:“汲水添池活白莲,十千鬐鬣尽生天。凡庸不识慈悲意,自葬江鱼入九泉。” 严复 《和荆公》:“生天成佛者,都是有牺牲。”...
生三的意思:指天地。语出《老子》:“一生二,二生三。” 前蜀 杜光庭 《中元众修金箓斋词》:“散淳一之根,潜分步骤,鼓生三之气,以制寰瀛。”...
失所的意思:◎ 失所 shīsuǒ(1) [homeless]∶失去安身之处流离失所(2) [improperly]∶失当...
失常的意思:[释义](形)失去正常状态。 [构成]动宾式:失|常 [例句]精神失常。(作谓语)[反义]正常...
授衣的意思:(1).谓制备寒衣。古代以九月为授衣之时。《诗·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毛 传:“九月霜始降,妇功成,可以授冬衣矣。” 马瑞辰 通释:“凡言授者,皆授使为之也。此诗‘授衣’,亦授冬衣使为之。盖九月妇功成,丝麻之事已毕,始可为衣。非谓九月冬衣已成,遂以授人也。”一说谓官家分发冬衣。 孔颖达 疏:“可授冬衣者,谓衣成而授之。” 唐 羊士谔 《九月十日郡楼独酌》诗:“掾史当授衣,郡中稀物役。” 宋 陆游 《初寒》诗:“伤心到处闻砧杵,九月今年未授衣。”(2).农历九月的别称。《初学记》卷三引...
疏漏的意思:[释义](名)疏忽遗漏。 [构成]并列式:疏+漏 [例句]工作粗心就会有疏漏。(作宾语)...
霜雪的意思:(1).霜和雪。《庄子·马蹄》:“马蹄可以践霜雪。”《大戴礼记·曾子天圆》:“阴气胜则凝为霜雪。”(2).谓经受霜雪。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二》:“草木不霜雪,则生意不固。”(3).喻高洁的情操。 汉 孔融 《荐祢衡疏》:“忠果正直,志怀霜雪。”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虽遇尘雾,犹振霜雪。” 北魏 常景 《严君平》诗:“ 严君 性沉静,立志明霜雪。”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卢仝》:“ 仝 志怀霜雪,操拟松柏。”(4).喻指雪亮的剑光。 唐 杜甫 《暮秋呈苏涣侍御》诗:“倾壶簫管动...
水口的意思:(1).水流的出入口或其近旁。《尔雅·释水》“瀵,大出尾下” 晋 郭璞 注:“ 河 东 汾阴县 有水口,如车轮许,濆沸涌,其深无限,名之为瀵。”《三国志·吴志·吕蒙传》:“﹝ 吕蒙 ﹞后从 权 拒 曹公 於 濡须 ,数进奇计,又劝 权 夹水口立坞,所以备御甚精, 曹公 不能下而退。”《说岳全传》第四九回:“ 韩世忠 元帅带领水军十万,大小战船,已在水口扎成水寨。” 柳青 《狠透铁》七:“稍微粗心大意,水口的地灌得多,远处的地没水了。”(2).水上的关口要寨。《晋书·景帝纪》:“五年夏五月, 吴 太傅 诸...
粟粒的意思:(1).谷物的颗粒。 唐 杜牧 《阿房宫赋》:“钉头磷磷,多於在庾之粟粒。”(2).粟粒状之物。 唐 吕岩 《忆江南》词之十:“光景斯须如梦里,还丹粟粒变金姿。” 宋 苏轼 《荔支叹》诗:“君不见 武夷 溪边粟粒芽,前 丁 后 蔡 相笼加。”...
苏息的意思:(1).休养生息。《书·仲虺之诰》“后来其苏” 孔 传:“待我君来,其可苏息。” 唐 姚合 《闻魏州破贼》诗:“生灵苏息到 元和 ,上将功成自执戈。”《明史·李贤传》:“帝用其言,四方得苏息。” 杨笃生 《新湖南》第四篇:“事至今日,尚欲求苏息於恐怖政府之下,诸君,诸君,吾则安能忍而与此终古歟?”(2).复活;苏醒。《三国志·魏志·杜袭传》“祖父 根 ,著名前世” 裴松之 注引《先贤行状》:“诛讫,车载城外, 根 以扑轻得苏息,遂闭目不动摇。” 唐 杜甫 《喜雨》诗:“穀根小苏息,沴气终不灭。” 清 ...
所主的意思:(1).所寄居的主人。《孟子·万章上》:“吾闻观近臣,以其所为主;观远臣,以其所主。”(2).主管的地方。 唐 谷神子 《博异志补编·张遵言》:“有一人具军容,走马而前,传王言曰:‘四郎远到,某为所主有限,法不得迎拜於路。’”...
体素的意思:(1).犹玉体。敬辞。 晋 陶潜 《答庞参军》诗:“君其爱体素,来会在何年?”(2).指成幅的白绢。《法书要录》卷一引 南朝 齐 王僧虔 《论书》:“夫工欲善其书,必先利其器。 伯喈 非流紈体素,不妄下笔。”...
天地的意思:◎ 天地 tiāndì(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天地之大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天地百法乎。——清·...
亭亭的意思:◎ 亭亭 tíngtíng(1) [erect;upright]∶高耸直立的样子亭亭净植。——宋· 周敦颐《爱莲说》亭亭独立。——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亭亭如盖。——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2) [gracefull]∶形容女子或花木挺立秀气...
土物的意思:(1).土地所产的物品。《书·酒诰》:“惟曰我民迪小子,惟土物爱,厥心臧。” 孔 传:“惟土地所生之物,皆爱惜之,则其心善。” 孙星衍 疏:“土物者,土所生之物,谓黍、稷。”(2).本地的物产;某地特有的著名物产。《唐六典·户部尚书》“郎中员外郎掌领天下州县户口之事,凡天下十道,任土所出,而为贡赋之差” 唐 李林甫 注:“旧额贡献,多非土物,或本处不产而外处市供。” 宋 苏轼 《东坡志林·卓契顺禅语》:“ 苏臺 定惠院 浄人 卓契顺 ,不远数千里,陟岭渡海,候无恙於 东坡 。 东坡 问:‘将甚么土物...
脱鞲的意思:亦作“脱韝”。本谓鹰脱离臂衣。多喻不受拘束。 唐 韩愈 《送侯参谋赴河中幕》诗:“今君得所附,势若脱韝鹰。” 清 孙枝蔚 《旅兴》诗:“昔如履冰狐,今如脱韝鹰。” 清 龚自珍 《同年冯文江索诗赠行》:“君辞瘴癘走挟輈,拂衣逝矣鹰脱鞲。”见“ 脱韝 ”。...
望月的意思:[释义](名)望日的月亮。也叫满月。 [构成]偏正式:望(月 [同音]旺月...
妄称的意思:◎ 妄称 wàngchēng[make improper claim;be so presumptuous as to call oneself…;claim oneself to be…] 狂妄地,没有根据地声称...
我行的意思:犹言我这里。《水浒传》第十四回:“ 雷横 又駡道:‘贼头贼脸贼骨头,必然要连累 晁盖 !你这等贼心贼肝,我行须使不得。’”...
巫祝的意思:古代称事鬼神者为巫,祭主赞词者为祝;后连用以指掌占卜祭祀的人。《礼记·檀弓下》:“君临臣丧,以巫祝桃茢执戈,恶之也。” 晋 葛洪 《抱朴子·道意》:“巫祝小人,妄説祸祟。” 宋 范成大 《灼艾》诗:“谢去羣巫祝,胜如几药汤。”...
萧萧的意思:◎ 萧萧 xiāoxiāo(1) [whinny and neigh]∶形容马嘶鸣声马鸣萧萧萧萧班马鸣。——唐· 李白《送友人》车辚辚,马萧萧。——唐· 杜甫《兵车行》(2) [sough;whistle]∶风声风萧萧兮易水寒。——《战国策·燕策》风萧萧(3) [desolate]∶冷落凄清的样子(4) [thin]∶[头发]花白稀疏的样子祖父看见了镜里的白发萧萧...
挟纩的意思:(1).披着绵衣。亦以喻受人抚慰而感到温暖。《左传·宣公十二年》:“ 申公巫臣 曰:‘师人多寒。’王巡三军,拊而勉之,三军之士皆如挟纊。” 杜预 注:“纊,绵也。言説(悦)以忘寒。” 晋 潘岳 《马汧督诔》:“霑恩抚循,寒士挟纊。” 明 梅鼎祚 《玉合记·逆萌》:“管取春温如挟纊,组练三千。” 清 秋瑾 《日本服部夫人属作日本海军凯歌》:“貔貅海上军容壮,冒雪凌霜如挟纊。”(2).把丝绵装入衣衾内,制成绵袍、绵被。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造绵》:“其治丝餘者,名锅底绵,装绵衣衾内以御重寒,谓之挟...
忻忻的意思:(1).欣喜得意貌。《淮南子·览冥训》:“斩艾百姓,殫尽大半,而忻忻然常自以为治。” 高诱 注:“忻忻,犹自喜得意之貌也。” 唐 薛用弱 《集异记·卫庭训》:“儿女忻忻,令亦喜,奉钱留宴饮。”《儒林外史》第三十回:“那些小旦取在十名前的,他相与的大老官来看了榜,都忻忻得意。”(2).兴旺貌;兴盛貌。 汉 焦赣 《易林·损之节》:“春阳成长,万物华实,福利所钟,忻忻过日。” 宋 范仲淹 《水车赋》:“苗忻忻兮,初如律暖。” 宋 苏轼 《集<归去来诗>》:“命驾欲何往,忻忻春木荣。”...
腥臭的意思:◎ 腥臭 xīngchòu[fishy and stenchy;stinking smell as of rotten fish] 蛋白质腐烂所发出的恶臭...
行兵的意思:领兵;用兵。《周书·宣帝纪》:“初令授总管刺史及行兵者,加持节。” 唐 岑参 《胡歌》:“ 关 西老将能苦战,七十行兵仍未休。”《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七:“仁兄手段,可以行兵。” 清 李渔 《奈何天·分扰》:“毕竟是女子行兵不丈夫,要在这马背上学雷壚。”...
汹汹的意思:◎ 汹汹 xiōngxiōng(1) [tumultuous]∶因争论而引起的喧嚷而不汹汹。——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2) [surging]∶水腾涌的样子(3) [agitated]∶骚乱不宁天下汹汹,人怀危惧。——《三国演义》(4) [violent]∶形容声音喧闹;亦形容声势盛大或凶猛的样子...
询问的意思:◎ 询问 xúnwèn[inquire;enquire;question] 打听,发问询问马的情况...
炎荒的意思:指南方炎热荒远之地。 晋 傅玄 《述夏赋》:“清徵泛於琴瑟,朱鸟感於炎荒。” 唐 张九龄 《谢工部侍郎集贤院学士状》:“远自炎荒,忽至霄汉,秘文副掌,浅陋无堪。” 清 赵翼 《人面竹》诗:“炎荒物产奇,篠簜出意态。” 周咏 《感怀》诗之六:“销磨髀肉羞看剑,落寞炎荒嘆处囊。”...
炎赫的意思:炽热。《后汉书·质帝纪》:“自春涉夏,大旱炎赫,忧心京京。” 唐 杜甫 《热》诗之一:“炎赫衣流汗,低垂气不苏。” 明 刘基 《漫成》诗之六:“炎赫迎新节,綈袍洗未乾。”...
严凝的意思:(1).犹严寒。《礼记·乡饮酒义》:“天地严凝之气,始於西南,而盛於西北,此天地之尊严气也,此天地之义气也。” 唐 顾况 《补亡诗·十月之郊》:“冬日严凝,言纳其阳,和风载昇。” 宋 陆游 《大雪》诗:“大雪 江 南见未曾,今年方始是严凝。” 明 沉鲸 《双珠记·人珠还合》:“气序严凝,遥忆征人倥傯。”(2).形容脸色严厉。《续资治通鉴·宋太宗太平兴国七年》:“朕每读书,见古帝王多自尊大,深拱严凝,谁敢犯颜言事。”(3).谓冷酷。 元 秦简夫 《东堂老》第二折:“怕不道是外面儿温和,则你那彻底儿严...
厌烦的意思:◎ 厌烦 yànfán[be bored with;be sick of;be fed up with] 厌恶;腻烦他厌烦她耍小聪明...
药言的意思:◎ 药言 yàoyán[advice] 使人改过迁善的话金石药言...
易与的意思:(1).容易对付。含有轻蔑之意。《史记·项羽本纪》:“ 汉 易与耳,今释弗取,后必悔之。”《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崇宁元年》:“ 英格 自是知 辽 兵之易与矣。” 明 胡应麟 《诗薮续编·国朝上》:“不然,即万言易与耳。”(2).容易相处。 明 文徵明 《铁柯记》:“君居常若易与,而廉稜整整弗少弛。” 清 钮琇 《觚賸续编·醉隐记》:“耕夫牧子,有招輒往,往輒尽醉,而人亦乐公之易与。”...
医师的意思:◎ 医师 yīshī(1) [medical official]∶古代执掌医务的官医师,掌医之政令。——《周礼·天官》(2) [qualified doctor]∶受过高等医学教育或长期从事医疗卫生工作的、经国家卫生部门审查合格的高级医务卫生人员...
屹屹的意思:(1).高大挺立貌。《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屹山峙以紆鬱” 晋 张载 注:“《诗》云:‘临衝弗弗,崇墉屹屹。’” 唐 欧阳詹 《吊九江驿碑材文》:“屹屹子碑,如神如祇。” 明 刘基 《通天台赋》:“屹屹兮似 不周 之天柱,挺挺兮若 閬风 之瑶圃。”(2).形容性气豪放。 明 归有光 《陆子诚墓志铭》:“至述其从母,为人慷慨好施予,平生屹屹无女子态。”《明史·岳正传》:“ 正 博学能文章,高自期许,气屹屹不能下人。”(3).犹矻矻。勤奋不懈貌。 明 高明 《琵琶记·才俊登程》:“小子坐则读...
夤缘的意思:夤缘指夹在两者之间,难以取舍或处境尴尬。...
阴风的意思:◎ 阴风 yīnfēng(1) [ill wind]∶从阴暗处来的一股不正或邪恶的风扇阴风、点鬼火(2) [cold wind]∶寒冷的风...
幽厉的意思:周 代昏乱之君 幽王 与 厉王 的并称。《礼记·礼运》:“我观 周 道, 幽 厉 伤之。” 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王粲》:“ 幽 厉 昔崩乱, 桓 灵 今板荡。” 南朝 陈 徐陵 《与杨仆射书》:“凡自洪荒,终乎 幽 厉 ,如吾今日,寧有其人。”...
幼子的意思:◎ 幼子 yòuzǐ[the youngest son] 幼小的儿子弱妻幼子...
余生的意思:◎ 余生 yúshēng(1) [one’s remaining years]∶指人的晚年(2) [survival after a disaster]∶幸存的生命劫后余生...
远涉的意思:◎ 远涉 yuǎnshè[travel across] 渡过长距离水域远涉重洋...
在疚的意思:(1).在忧病中。《诗·周颂·闵予小子》:“遭家不造,嬛嬛在疚。” 毛 传:“疚,病也。” 郑玄 笺:“在忧病之中。”《左传·哀公十六年》:“旻天不弔,不憖遗一老,俾屏余一人以在位,煢煢余在疚。”(2).称居丧。《文选·潘岳<寡妇赋>》:“自仲秋而在疚兮,踰履霜以践冰。” 李周翰 注:“在疚,居丧也。” 宋 王安石 《吕公弼改尚书工部侍郎馀如故制》:“朕虽在疚,所不敢忘。” 清 刘大櫆 《翰林侍讲张君墓志铭》:“君之在疚,屏酒肉而不御,独居殯宫塋兆之侧,盖二十七月如一日。”...
遭罹的意思:(1).遭遇困忧。《文选·班固<幽通赋>》:“斡流迁其不济兮,故遭罹而嬴缩。” 李善 注引 项岱 曰:“遭,遇也;罹,忧也。” 前蜀 韦庄 《和郑拾遗秋日感事》:“窜逐同 天宝 ,遭罹异 建康 。” 宋 苏轼 《徐州谢奖谕表》:“此盖伏遇皇帝陛下,天覆四海,子养万民,哀无辜之遭罹,特遣使以存问。”(2).遭遇;遭受。 明 唐顺之 《莆田林氏先墓表》:“﹝ 林华 ﹞秉道守正,虽遭罹谗疾,终获保全。” 许杰 《关于<明日的文学>的回忆》:“我怕遭罹文网,怕出了什么事情,有些犯不着。”...
侦候的意思:侦察;侦探。《三国志·魏志·牵招传》:“ 招 既教民战陈,又表復 乌丸 五百餘家租调,使备鞍马,远遣侦候。”《金史·乌古论长寿传》:“统军司募人侦候 临洮 消息, 长寿 应募,馘二人,擒一人,问得 临洮 及 夏 兵事势。” 明 唐顺之 《条陈蓟镇练兵事宜》:“而属夷一二不逞者又为之侦候乡导,是以 辽 之前屯, 蓟 之 滦 东,其患日寻而不息也。”...
指期的意思:犹指日,不日。限期。 北魏 崔鸿 《十六国春秋·前赵·刘渊》:“陛下诚能发 匈奴 五部之众,假 元海 一将军之号,鼓行而西,可指期而定。”《周书·武帝纪下》:“可分命众军,指期进发。” 唐 皇甫曾 《遇风雨作》诗:“望路殊未穷,指期今已促。”《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二年》:“若以大军临之,指期可取。”...
知体的意思:识大体。《新五代史·杂传·李怿》:“﹝ 张文寳 ﹞乃命 懌 为之, 懌 笑曰:‘年少举进士登科,盖偶然尔……假令予復就礼部试,未必不落第,安能与英俊为准格?’闻者多其知体。”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下:“﹝ 夏郑公 ﹞道经 许昌 ,时 李邯郸 为守,乃徙居他所,空使宅以待之, 夏公 以为知体。”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三》:“ 海刚峯 第一不知体,既做巡抚,钱粮是其职业,岂有到任之后,不问丈田均粮,不清查粮里侵收,却去管閒事?”...
知道的意思:◎ 知道 zhīdao(1) [know]∶通晓天地之道,深明人世之理闻一言以贯万物,谓之知道。——《管子》(2) [know road]∶认识道路今得遣归,既不知道,不能独行,为我得一伴否?——晋· 干宝《搜神记》(3) [know;realize;be aware of]∶晓得,谓对事物有所了解、认识知道了发生过的情况...
中上的意思:(1).指古代田地或赋税等级的第四等。《书·禹贡》:“﹝ 青州 ﹞厥赋中上。” 孔 传:“赋第四。”《书·禹贡》:“﹝ 豫州 ﹞厥田惟中上。” 孔 传:“田第四。”(2).中等里的上等。《魏书·肃宗纪》:“癸亥,初听秀才对策,第居中上已上,叙之。” 宋 何薳 《墨经·松》:“明不足而紫者,曰紫松,品惟中上。” 鲁迅 《书信集·致母亲》:“其实以现在生活之艰难,家中历来之生活法,也还要算是中上。”(3).中午。《儒林外史》第十六回:“中上得閒,还溜到门首同邻居们下象棋。” 郁达夫 《迟桂花》:“ 则生 中...
中年的意思:◎ 中年 zhōngnián(1) [middle age]∶人生的一个时期,一般指40—65岁,也有指35—55岁人到中年(2) [medium term]∶中期...
中更的意思:(1).爵位名。 秦 立爵二十级, 汉 沿袭之。中更为第十三级。《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爵……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 颜师古 注:“更,言主领更卒,部其役使也。”(2).中途变更;中间经历。《文选·曹植<赠白马王彪>》:“本图相与偕,中更不克俱。” 吕延济 注:“本图相与同往,而中间不能俱遂此志。” 宋 叶适 《高夫人墓志铭》:“荣绪华宗,中更坠落,以一线引千钧,乔木之萌生復见径尺,夫人之助也。” 清 方苞 《原人下》:“ 秦 汉 以还,中更衰乱。”...
自伤的意思:◎ 自伤 zìshāng(1) [self-sentimental]∶自我悲伤感怀他因自己是个残疾人而自伤(2) [self-wounding;self-inflicted injury]∶自己伤害自己...
昨来的意思:近来。 唐 岑参 《河西春暮忆秦中》诗:“别后乡梦数,昨来家信稀。”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想昨来枉了身心,初间唤做得为夫妇;谁知今日,唤俺做哥哥。”《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四年》:“臣闻昨来西师出界,中缀而还,将下师徒,颇有飢冻溃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