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山中秋夜感兴(其十)赏析

山中秋夜感兴(其十)

明 · 王渐逵
台上阳春日半晖,石翁寻乐已忘机。
溪头忽遇程夫子,长笑吟风弄月归。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山中秋夜图景。诗人王渐逵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融。

“台上阳春日半晖”,开篇即以“台”为背景,点明了地点,同时通过“阳春日半晖”这一景象,营造出一种温暖而明媚的氛围,仿佛春天的阳光尚未完全消散,依然在台上洒下余晖,预示着生机与希望。

“石翁寻乐已忘机”,接着描述了一位隐居的老人(石翁)在这样的环境中寻找乐趣,已经达到了忘却世俗烦恼的境界。这里的“忘机”二字,既体现了石翁内心的宁静与超脱,也暗示了他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达到了心灵的自由与解放。

“溪头忽遇程夫子,长笑吟风弄月归”,诗境在此突然转换,引入了另一位人物——程夫子。在溪边偶遇,两人相视一笑,随即开始了对月吟风的雅趣活动。这不仅展现了人与自然的亲密互动,更体现了文人墨客追求精神高雅、寄情山水的生活态度。最后,“归”字则意味着他们享受完这份宁静与美好之后,带着满足与愉悦的心情返回,留下了一段美好的回忆。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场景转换,展现了山中秋夜的独特魅力,以及人在自然中寻求心灵慰藉的美好愿景。诗中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生活真谛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