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夜
林乌自避厨烟宿,旅雁孤随海月鸣。
塞上风云还澒洞,客中钟鼓最分明。
金支翠节归何晚,璧水瑶山拥汉京。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明代胡侍的《城夜》描绘了一幅秋夜城郊的宁静而寂寥的画面。首句“露下庭皋秋夜清”,通过“露”和“秋夜”的意象,传达出夜晚的清凉与寂静,以及庭院草木在露水中的清新气息。次句“星河冉冉动高城”,则以星河的流动暗示时间的流逝,映照出城墙之上的壮丽夜景。
第三句“林乌自避厨烟宿”,写乌鸦避开炊烟寻找栖息之处,展现了自然生物对人类活动的反应,也暗含了城市的喧嚣。第四句“旅雁孤随海月鸣”,借孤雁在海上月光下的哀鸣,表达了诗人孤独的游子情怀。
第五句“塞上风云还澒洞”,将视线转向远方的边塞,风云变幻,形象地描绘了边关的辽阔与壮丽,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边事的关心。最后一句“金支翠节归何晚,璧水瑶山拥汉京”,以“金支翠节”象征朝廷的仪仗,感叹时光匆匆,自己远离京城,不知何时才能回归。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既有自然景观的描绘,又有对自身境遇的感慨,展现了明朝文人墨客的思乡之情和对国家的忠诚。
词语解释
璧水的意思:(1).指太学。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治化》:“璧水道庠序之风, 石渠 啟珪璋之盛。” 宋 吴自牧 《梦粱录·学校》:“古者天子有学,谓之‘成均’,又谓之‘上庠’,亦谓之‘璧水’,所以养育作成天下之士类,非州县学比也。” 元 柯丹邱 《荆钗记·启媒》:“昔年璧水壮遨游,学冠同流。”(2).泛指读书讲学之处。 宋 陈亮 《谢留丞相启》:“如 亮 者才不逮於中人,学未臻於上达。十年璧水,一几明牕。”(3).砚名。以砚圆如璧,外环以水,故名。《清朝野史大观·清宫遗闻·宫砚》:“内府藏砚甚伙, 乾隆...
翠节的意思:(1).绿色的枝茎。 唐 皮日休 《公斋四咏·小桂》:“稜层立翠节,偃騫樛青螭。” 元 虞集 《仁寿寺僧报更生佛祠前生瑞竹有怀故园》诗之一:“苍筤独出千丛里,翠节駢生数尺餘。”(2).饰以翠羽的符节。 唐 杜甫 《陪柏中丞观宴将士》诗之一:“几时来翠节,特地引红妆。” 宋 晏几道 《蝶恋花》词:“翠节红旌,晚过银河路。” 清 吴伟业 《清风使节图》诗:“非买玉环思适 郑 ,暂时翠节解司兵。”...
分明的意思:[释义](1) 基本义:(形)清楚。黑白分明|爱恨分明。(作谓语) (2) (副)明明;显然。他分明来了;怎么没看见。(作状语) [构成]动补式:分〈明 [反义]模糊...
风云的意思:【词语】风云【繁体】風雲【拼音】fēnɡ yún【词语解释】①风和云:天有不测风云。②比喻变幻动荡的局势:风云突变。 ...
海月的意思:(1).海上的月亮。 唐 张说 《送王光庭》诗:“ 楚 云眇羈翼,海月倦行舟。” 唐 白居易 《饮后夜醒》诗:“枕上酒容和睡醒,楼前海月伴潮生。” 明 何景明 《九月二十五日会曹汝学侍御于麓堂夜归遂过侍御宅》诗:“菊院霜天静,枫城海月迟。”(2).海生动物名。亦称窗贝。贝壳圆形,薄而透明,多用来嵌装门窗或房顶,以透光线;肉可食。《文选·郭璞<江赋>》:“王珧海月,土肉石华。” 李善 注注《临海水土物志》:“海月,大如镜,白色,正圆,常死海边,其柱如搔头大,中食。” 宋 梅尧臣 《杜和州寄新醅》诗:...
汉京的意思:指 汉 朝都城 长安 或 洛阳 。亦借指其他古代汉族政权的都城。 汉 班固 《西都赋》:“博我以皇道,弘我以 汉京 。” 汉 班固 《东都赋》:“光 汉京 于诸夏,总八方而为之极。” 明 尹耕 《春怀》诗:“春深关塞尚屯兵,万里防胡拱 汉京 。”...
金支的意思:(1).一种黄金饰品。常施于乐器之上。《汉书·礼乐志》:“金支秀华,庶旄翠旌。” 颜师古 注引 臣瓒 曰:“乐上众饰,有流遡羽葆,以黄金为支,其首敷散,若草木之秀华也。” 唐 杜甫 《渼陂行》:“ 湘 妃 汉 女出歌舞,金支翠旗光有无。” 明 何景明 《七述》:“羽裳翩翻垂白蜺,金支玉节纷葳蕤。”(2).指代乐器。 南朝 宋 谢庄 《上封禅仪注疏》:“金支宿县,鏞石润响。” 明 杜岕 《鸡鸣寺禅堂看白海棠》诗:“分明霜落金支冷,万首宫词蟋蟀声。”...
客中的意思:谓旅居他乡或外国。 唐 孟浩然 《早寒江上有怀》诗:“我家 襄水 上,遥隔 楚 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宋 戴复古 《泉南》诗:“客中归未得,岁事渐相催。” 元 尹廷高 《客中秋社》诗:“社日伤心在客中,凄然涕泪落秋风。故乡田土荒芜尽,枉向他州説岁丰。”《红楼梦》第五七回:“ 寳玉 道:‘也没什么要紧,不过我想着 寳姐姐 也是客中,既吃燕窝,又不可间断,若只管和他要,也太托实。’” 瞿秋白 《赤俄之归途》:“ 中国 社会呢?客中 中国 书籍没有,不用说现代的不能研究,就是历史的都不成。于是...
旅雁的意思:指南飞或北归的雁群。 南朝 宋 谢灵运 《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诗:“季秋边朔苦,旅雁违霜雪。” 南朝 梁 沉约 《咏湖中雁》:“白水满春塘,旅雁每迴翔。” 唐 张籍 《横吹曲辞·望行人》:“秋风窗下起,旅雁向南飞。” 宋 贺铸 《登乌江柏子冈怀景仁》诗:“故人越 五岭 ,旅雁留 三湘 。好待春风暖,相随还北乡。”...
冉冉的意思:◎ 冉冉 rǎnrǎn(1) [gradually]∶渐进地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古乐府《陌上桑》(2) [slowly] ∶ 慢慢地冉冉上升(3) [tenderly and droopingly]∶柔软下垂的样子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曹植《美女篇》...
塞上的意思:边境地区。亦泛指北方 长城 内外。《淮南子·人间训》:“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 胡 。” 唐 杜甫 《秋兴八首》诗之一:“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宋 曾巩 《西湖》诗之一:“塞上马归终反覆, 泰山 鴟饱正飞扬。” 明 沉德符 《野获编·河漕·宣大二镇漕河》:“自甲寅至今六十年,更无人谈及,并不晓塞上有此渠可漕矣。” 清 龚自珍 《夜坐》诗:“塞上似腾奇女气,江东久霣少微星。” 康有为 《过昌平城望居庸关》诗:“永夜驼铃传塞上,极天树影递关东。” 陕西 民歌《塞上要唱江南乐》...
上风的意思:◎ 上风 shàngfēng(1) [windward]∶风吹来的那一方在上风方向喷洒农药(2) [advantage;superior]∶比喻优势或有利地位占了上风...
庭皋的意思:亦作“庭皐”。1.亭皋。水边的平地。庭,通“ 亭 ”,平。 宋 苏轼 《次韵江晦叔兼呈器之》:“笑説南荒底处所,祇今榕叶下庭皋。” 明 高启 《叹庭树》诗:“偶移弱质傍庭皋,风露离离已便高。翻笑园中栽树者,十年犹未长蓬蒿。”(2).厅事,府署。 宋 文天祥 《还司即事》诗:“墙外千门迥,庭皋四壁空。”...
星河的意思:◎ 星河 xīnghé[galaxy;Milky Way] 指银河...
瑶山的意思:(1).传说中的仙山。 南朝 梁简文帝 《南郊颂序》:“宛若千仞,状悬流之仙馆;焕如五彩;同 瑶山 之帝坛。” 唐 虞世南 《奉和至寿春应令》:“ 瑶山 盛风乐,南巡务逸游。” 明 汤显祖 《紫箫记·托媒》:“青楼那到 瑶山 静,花酲柳梦浑难醒。” 清 曹寅 《畅春宴张灯赐宴归舍恭纪》诗之二:“狂收瀚海鲸鯢靖,清润 瑶山 草木新。”参见“ 玉山 ”。(2).比喻俊美的仪容,亦喻指仪容俊美的人。 宋 毛滂 《蝶恋花·送茶》词:“七琖能醒千日卧,扶起瑶山,嫌怕香尘涴。” 宋 杨无咎 《齐天乐·和周...
钟鼓的意思:亦作“ 钟皷 ”。1.钟和鼓。古代礼乐器。《诗·周南·关雎》:“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国语·晋语五》:“是故伐备钟鼓,声其罪也。” 唐 皮日休 《补周礼九夏系文》:“凡乐事,钟皷以奏《九夏》。”(2).借指音乐。 宋 范仲淹 《今乐犹古乐赋》:“曷若我咸臻仁寿,共乐钟鼓。”(3).指权贵人家的音乐。代指富贵。《陈书·徐陵传》:“但山梁饮啄,非有意於笼樊;江海飞浮,本无情於钟鼓。”(1).钟和鼓。古代礼乐器。 汉 贾谊 《新书·数宁》:“使为治,劳知虑,苦身体,乏驰骋鐘鼓之乐,勿为可也。” 唐 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