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曹仲礼四首(其一)
奄忽二十载,亲串日以零。
短者已物化,存者非壮龄。
况复异乡县,散处如晨星。
但言长相思,岂意今合并。
颜鬓各已改,不易惟兹情。
孤鸿号朔风,黄鸟声嘤嘤。
飞鸟恋俦匹,况乃称友生。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廷陈的《别曹仲礼四首(其一)》表达了诗人与朋友曹仲礼久别重逢的情感。诗中,诗人感慨时光飞逝,二十年间亲友离散,许多已经去世,剩下的人也不再年轻。他们在异地他乡分散如同晨星,原本只是相思之情,没想到今日能重聚。诗人强调了友情的持久不变,即使容颜和岁月都已改变,唯有这份情感依然如故。最后,诗人以孤鸿和黄鸟为喻,表达出对友情的执着和对同伴的深深眷恋,形象生动,富有深沉的情感共鸣。
词语解释
不易的意思:(1).艰难,不容易。《诗·大雅·文王》:“宜鉴于 殷 ,骏命不易。” 朱熹 集传:“不易,言其难也。”《论语·子路》:“为君难,为臣不易。”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要知此种文字,作之可怜,出之不易。” 毛泽东 《<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的序言二》:“对于一些不易看懂的名词,作了一些注解。”(2).不改变;不更换。《易·乾》:“不易乎世,不成乎名。” 王弼 注:“不为世俗所移易。”《汉书·哀帝纪》:“制节谨度以防奢淫,为政所先,百王不易之道也。” 颜师古 注:“言为常法,不可改易。” 宋 ...
长相的意思:◎ 长相 zhǎngxiàng[features] 相貌;容貌...
晨星的意思:[释义](名)清晨稀疏的星,多用于比喻。 [构成]偏正式:晨(星 [例句]晨星闪着微弱的光芒。(作主语)寥若晨星。(作宾语)...
俦匹的意思:(1).同伴,伴侣。《乐府诗集·杂曲歌辞二·伤歌行》:“悲声命儔匹,哀鸣伤我肠。” 南朝 梁 何逊 《赠族人秣陵兄弟》诗:“羈旅无儔匹,形影自相亲。” 清 姚鼐 《岳麓寺》诗:“殿角两鬣松,风雨失儔匹。”(2).相比。 唐 李嘉祐 《送舍弟》诗:“老兄鄙思难儔匹,令弟清词堪比量。” 明 田艺蘅 《留青日札·严嵩》:“二十年来,流毒华夷,盖古今元恶巨奸罕与儔匹者也。”(3).指可与相比者。 唐 裴鉶 《传奇·崔炜》:“ 田夫人 淑德美丽,世无儔匹。” 宋 曾巩 《祭欧阳少师文》:“当代一人,顾...
飞鸟的意思:(1).会飞的鸟类。亦泛指鸟类。《礼记·曲礼上》:“鸚鵡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吕氏春秋·功名》:“树木盛则飞鸟归之。” 南朝 宋 颜延之 《赭白马赋》:“惕飞鸟之跱衡。”(2).指古代藏钩游戏中不固定属于哪一方的人。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贬误》:“《风土记》曰:藏钩之戏,分二曹以校胜负。若人耦则敌对,若奇则使一人为游附,或属上曹,或属下曹,名为飞鸟。”...
孤鸿的意思:孤单的鸿雁。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诗》之一:“孤鸿号外野,朔鸟鸣北林。” 唐 张九龄 《感遇》诗之四:“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 宋 苏轼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词:“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縹緲孤鸿影。” 明 梁辰鱼 《浣纱记·被擒》:“看天外孤鸿 北海 回,要写封音书去。” 明 周岐 《塞下曲》:“横角夜吹闻四野,长戈朝试解重围。关山多少征人泪,不及孤鸿天外归。”...
晷度的意思:在日晷仪上投射的日影长短的度数。一年之内夏至日影最短,一日之内正午日影最短。古人根据晷度变化测定时序时间,定一年的长度为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日,同时认为晷度变化与人事变化相应,与吉凶休咎相联系。《后汉书·爰延传》:“动静以礼,则星辰顺序;意有邪僻,则晷度错违。”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四十:“晷度有昭回,哀哉人命微。” 黄节 注引《洛书纬·甄曜度》:“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一度为千九百三十二里。” 南朝 梁 沉约 《明堂登歌》:“祁寒坼地,晷度迴天。” 元 王祯 《农书》卷一:“若夫远...
合并的意思:[释义](1) (动)结合到一起。这三个提议合并讨论。(作谓语) (2) (动)指正在患某种病的同时又发生(另一种疾病)。麻疹合并肺炎。(作谓语) [构成]并列式:合+并...
鸿号的意思:大名;美称。 唐 韩愈 《争臣论》:“致吾君於 尧 舜 ,熙鸿号於无穷也。” 宋 岳珂 《桯史·淳熙内禅颂》:“惟我 寿皇 ,圣孝孔时,力靡遗餘,爱敬既究,熙以鸿号。” 明 张居正 《圣孝纪》:“鸿号之称定,则一本之义昭。”...
况乃的意思:亦作“况乃”。亦作“况廼”。 1.恍若,好像。 南朝 宋 谢灵运 《游赤石进帆海》诗:“周览倦瀛壖,况乃陵穷髮。” 唐 杜甫 《江边星月》诗之一:“餘光隐更漏,况乃露华凝。” 唐 元稹 《和乐天秋题曲江》:“况乃江枫夕,和君《秋兴》诗。”(2).何况;况且;而且。《后汉书·王符传》:“以罪犯人,必加诛罚,况乃犯天,得无咎乎?” 南朝 宋 谢灵运 《登临海峤初发彊中作与从弟惠连见羊何共和之》:“兹情已分虑,况廼协悲端。” 宋 王安石 《酬冲卿月晦夜有感》诗:“夜云不见天,况乃星与月。”...
况复的意思:亦作“况復”。1.更加;加上。 隋炀帝 《白马篇》:“本持身许国,况復武功彰。” 唐 杜甫 《寄杜位》诗:“干戈况復尘随眼,鬢髮还应雪满头。” 明 梁辰鱼 《于虎丘殿阶遇张月容》曲:“眼波横,况復香肩偷凭。”(2).何况,况且。《陈书·江总传》:“况復才未半古,尸素若兹。” 唐 马总 《意林·傅子》:“蜘蛛作罗,蜂之作窠,其巧亦妙矣,况復人乎?” 唐 刘驾 《寄远》诗:“得书喜犹甚,况復见君时。”(3).仿佛,好像。 唐 寒山 《诗》之一三四:“呼之迴面视,况復不相识。”...
亲串的意思:◎ 亲串 qīnchuàn[relatives] 关系密切的人远房亲串...
散处的意思:分散居住。 明 文徵明 《<陈氏家乘>序》:“子孙散处,莫详所终。” 清 彭绍升 《<南畇先生遗书>后序》:“譬如父子兄弟,散处异国,仓卒遇於疆场之间,以音声面貌之不相识,奋力鬭争,而不知其本一祖之系也。”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六章第二节:“那时,在 吴 境内居住着许多 越 人,他们散处在今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江西 、 福建 等省的山岭地区。”...
朔风的意思:◎ 朔风 shuòfēng[north wind] 北风朔风厉严寒,阴气下微霜。——三国 魏· 阮籍《咏怀》纸灰飞扬,朔风野大,阿兄归矣,犹屡屡回头望汝也。——清· 袁枚《祭妹文》...
为别的意思:犹分别,相别。 唐 李白 《送友人》诗:“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宋 晏殊 《浣溪沙》词:“为别莫辞金盏酒,入朝须近玉炉烟。”...
物化的意思:◎ 物化 wùhuà(1) [pass away]∶去世;死亡昔者庄周梦为蝴蝶… 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齐物论》(2) [change]∶变化于是事变物化,目骇耳回。——《汉书·扬雄传》...
相思的意思:◎ 相思 xiāngsī[lovesickness;yearning between lovers] 互相思念,多指男女彼此思慕...
乡县的意思:故乡所在之县。亦泛指家乡。 唐 王维 《桃源行》:“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 明 何景明 《送王宗哲少卿》诗:“平生共肝胆,何云异乡县。” 清 顾炎武 《松江别张处士悫王处士炜暨诸友人》诗:“十载违乡县,三年旅旧都。” 清 恽敬 《上董蔗林中堂书》:“﹝ 敬 ﹞后令 富阳 ,为中堂乡县。”...
颜鬓的意思:面容和鬓发。 唐 韦应物 《闲居赠友》诗:“颜鬢日衰耗,冠带亦寥落。”...
奄忽的意思:◎ 奄忽 yǎnhū(1) [suddenly;quickly;all of a sudden]∶忽然,突然奄忽如神(2) [die]∶指死去卧蓐七年,自虑奄忽。——《后汉书·赵岐传》...
异乡的意思:◎ 异乡 yìxiāng[foreign land] 外乡,外地他乡飘泊异乡...
嘤嘤的意思:◎ 嘤嘤 yīngyīng[chirping or slight voice] 象声词,形容鸟叫声或低而细微的声音鸟鸣嘤嘤...
友生的意思:(1).朋友。《诗·小雅·常棣》:“虽有兄弟,不如友生。” 唐 李华 《云母泉诗》:“共恨川路永,无由会友生。” 清 昭槤 《啸亭杂录·优容大臣》:“﹝ 仁皇 ﹞厚待儒臣,如 张文端 英 , 高江村 士奇 等,朝夕谈论,无异友生。”(2).师长对门生自称的谦词。 明 朱国祯 《涌幢小品·名帖》:“余乙卯年三月,过故 鄣 姚氏 ,乃大京兆 画溪公 之孙,出公座主 王槐野 先生单名帖,称友生字,仅蝇头细书。” 清 袁枚 《随园随笔·师称友生》:“今师与弟子帖称友生,不知所始……《孔丛子》 孔子 ...
壮龄的意思:壮岁,壮年。 南朝 宋 谢灵运 《石壁立招提精舍》诗:“壮龄缓前期,頽年追暮齿。” 唐 李德裕 《春日独坐思归》诗:“壮龄心已尽,孤赏意犹存。” 宋 梅尧臣 《希深惠书言游嵩而韵之》:“ 欧阳 称壮龄,疲软屡颠踣。”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 修黎生 ﹞客 意大利 之南方,终以壮龄而夭死,谓一生即悲剧之实现,盖非夸也。”...
长相思的意思:(1).指丝棉。《古诗十九首·客从远方来》:“文綵双鸳鸯,裁为合懽被。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一:“被中著绵谓之长相思,绵绵之意。” 明 杨慎 《升庵诗话》卷一:“长想思,谓以丝缕络绵,交互网之,使不断,长相思之义也。”(2).乐府《杂曲歌辞》名。内容多写男女或友朋久别思念之情,故名。 南朝 和 唐 代诗人写此题者甚多,常以“长相思”三字开头,句式长短错落不一。(3). 唐 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因 南朝 梁 陈 乐府《长相思》而得名。又名《双红豆》、《忆多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