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前山寻兰赏析

前山寻兰

宋 · 郑刚中
眼债未全无,惜春心尚有。
喜闻幽兰臭,寻过东山口。
披丛见孤芳,正似得佳友。
小锸破苍藓,护致归座右。
秀色逼尘埃,清芳动窗牖。
爱媚固无厌,嗟惜亦云久。
今为花木者,贵重无与偶。
第能吐青红,贡献率奔走。
官舟塞古汴,往往载蒲柳。
尔何守幽林,国香空自负。
所幸无改芳,可使名不朽。

拼音版原文

yǎnzhàiwèiquánchūnxīnshàngyǒu

wényōulánchòuxúnguòdōngchūkǒu

cóngjiànfāngzhèngjiāyǒu

xiǎochācāngxiǎnzhìguīzuòyòu

xiùdàichénāiqīngfāngdòngchuāngyǒu

àimèiyànjiēyúnjiǔ

jīnwèihuāzhěguìzhòngǒu

néngqīnghónggòngxiànbēnzǒu

guānzhōusāibiànwǎngwǎngzǎiliǔ

ěrshǒuyōulínguóxiāngkōng

suǒxìnggǎifāng使shǐmíngxiǔ

注释

眼债:心中的遗憾。
惜春:对春天的眷恋。
幽兰:山谷中的兰花。
东山口:地点,可能指代某处有兰花的地方。
孤芳:孤独的芬芳花朵。
小锸:小铲子。
秀色:美丽的色彩或景色。
官舟:官员的船只。
蒲柳:植物,常用于形容简朴的生活。
幽林:幽深的森林。
国香:国家珍视的香气,可能指兰花。
改芳:改变芬芳,这里指香气消失。
名不朽:名声永垂不朽。

翻译

心中的遗憾还未完全消除,对春天的眷恋依然存在。
欣喜地闻到幽静山谷中的兰花香气,我追寻着这香味来到东山口。
拨开草丛,发现了一朵孤独的芬芳花朵,就像遇见了难得的好友。
用小铲子挖开覆盖的青苔,小心翼翼地将它带回座位旁。
它的秀美光彩直逼尘埃,清新的香气触动着窗户和门窗。
对它的喜爱没有止境,感叹这样的美好已经持续很久。
如今种植花木的人,看重它胜过一切同类。
它能吐出鲜艳的红绿之色,总是尽职地奉献自己。
官员们的船只常常满载着古汴河的蒲柳,但你却坚守在幽深的森林。
你拥有国家珍视的香气,却独自承受,无人知晓。
幸好你的芬芳永不改变,足以让你的名字永垂不朽。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刚中的《前山寻兰》,通过对兰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句“眼债未全无,惜春心尚有”揭示了诗人对春天的眷恋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接着,“喜闻幽兰臭,寻过东山口”写出了诗人因喜爱兰花的香气而特意前往东山寻找。

“披丛见孤芳,正似得佳友”运用比喻,将兰花比作知己好友,表达出诗人对兰花的独特情感。“小锸破苍藓,护致归座右”描述了诗人小心翼翼地挖掘兰花的情景,显示出他对兰花的珍视。接下来的诗句“秀色逼尘埃,清芳动窗牖”赞美兰花的美丽和香气,即使在尘世中也能清新动人。

诗人感慨“爱媚固无厌,嗟惜亦云久”,对兰花的喜爱之情深沉持久。他批评那些只看重权势地位的人,如“官舟塞古汴,往往载蒲柳”,而忽视了兰花这样的国香。最后,“尔何守幽林,国香空自负”表达了对兰花坚守幽静山林,保持其高洁品质的敬佩,同时也暗含对兰花无人识其价值的惋惜。

然而,诗人以“所幸无改芳,可使名不朽”结尾,认为兰花的清香和美德不会因时光流逝而改变,它的名声将会因此永垂不朽。整首诗通过寻兰的过程,寓言式地传达了诗人对高尚人格的崇尚和对世俗价值观的反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