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眠亭(其三)
宋 · 杨蟠
清簟疏帘一醉身,寂寥不称咏诗人。
春风亦有怜才意,故摆残花作绣裀。
春风亦有怜才意,故摆残花作绣裀。
注释
清簟:清凉的竹席。疏帘:稀疏的帘幕。
一醉身:独自沉醉。
寂寥:寂静空旷。
不称咏诗人:不适合吟诗作赋的人。
春风:春风。
怜才意:爱才之心。
残花:凋零的花朵。
绣裀:锦绣的垫子。
翻译
我独自一人沉醉在这清凉的竹席和稀疏的帘幕中,这样的寂静空旷并不适合吟诗作赋。春风似乎也有着爱才之心,所以特意摆弄凋零的花朵,像是铺成了一张锦绣的垫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蟠的作品,名为《醉眠亭》(其三)。从这四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在一处幽静之地饮酒至醉,沉浸于春天的美好与自我世界的宁静。清簟疏帘营造了一种安详私密的氛围,诗人的身体沉浸在这份醉意中,不再是那些需要咏叹诗歌的公共场合。
寂寥不称咏诗人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争的超脱和诗歌创作的淡然。这里的“寂寥”指的是清静且不为人知的情况,“不称”则是说这种状态并不适合用来赞美或咏叹。
春风亦有怜才意,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特别是春风的感激之情。春风被赋予了一种怜悯的情怀,它似乎在关照那些有才能但不为世人所知的人。在这里,“怜”字体现了春风对“才子”的关爱和理解。
最后一句“故摆残花作绣裀”,则是诗人在醉酒之际,随手将散落的花瓣铺陈成图案,作为自己的绣裀。这不仅是一种艺术创造,更像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投影。在这静谧的空间里,春天的残花也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和意义。通过这样的行为,诗人似乎在与自然对话,在表达一种超越世俗、回归自我本真的情感体验。
总的来说,这首诗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内心世界,以及他对于自然界深层次的感悟和情感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