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仲山
须出冰霜年貌改,眼藏狐貉语音猜。
风吹阴磴鱼鳞卷,日曝阳坡龟兆开。
北去人烟山店远,且煨新火煖离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送别的情景,以壮丽的雪景为背景,渲染出一种凄美而深沉的氛围。首句“千山飞雪白硙硙”以“硙硙”形容雪之细腻,展现出冬日山川的洁白与静谧。接着“袖里吟鞭送客来”,诗人以袖中轻挥的马鞭象征送别之意,细腻地捕捉了送行时的微妙情感。
“须出冰霜年貌改,眼藏狐貉语音猜”两句,通过自然界的严寒与岁月的更迭,隐喻人生的沧桑变化,以及在离别时刻对友人的深深关切和不舍。这里的“狐貉”可能借指友人,通过其语音的变化暗示了内心的复杂情感。
“风吹阴磴鱼鳞卷,日曝阳坡龟兆开”则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象,风卷阴山如鱼鳞般起伏,阳光照耀下的山坡上,仿佛龟壳上的纹路逐渐显现,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界的生机。
最后,“北去人烟山店远,且煨新火煖离杯”表达了送别后的情景,友人渐行渐远,山间的小店也变得越来越遥远,诗人只能在温暖的炉火旁,独自品味离别的滋味。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送别时的深情与自然景色的融合,营造了一种既壮阔又感伤的意境。
词语解释
冰霜的意思:[释义](1) (名)〈书〉比喻有节操。 (2) (名)〈书〉比喻神色严肃。 [构成]并列式:冰+霜 [例句]冷若冰霜。(作宾语)冰霜之节。(作定语)...
龟兆的意思:(1).占卜时龟甲受炙灼所呈现的坼裂之纹。《左传·昭公五年》:“龟兆告吉,曰:‘克可知也。’”《尉缭子·武议》:“合龟兆,视吉凶,观星辰风云之变。” 元 柳贯 《赠王玄翰》诗:“徵言骇今见,信若龟兆占。” 南朝 陈 徐陵 《为贞阳侯与陈司空书》:“所谓前事之不忘,后事之龟兆也。”(2).引申指预兆。(3).比喻物体的裂痕。 宋 陆游 《村舍》诗:“新墻拆龟兆,疏瓦断鱼鳞。” 清 赵翼 《苦热》诗:“百川泉眼蜗涎枯,十里土脉龟兆坼。”...
狐貉的意思:亦作“ 狐狢 ”。1.兽名。狐与貉。 汉 刘向 《说苑·谈丛》:“猿猴失木,禽於狐貉者,非其处也。” 晋 葛洪 《抱朴子·明本》:“侣狐貉於草泽之中,偶猿猱於林麓之间。” 清 孙枝蔚 《行路诗》:“老客纵归情异昨,引领首丘愧狐貉。”(2).指狐、貉的毛皮制成的皮衣。《论语·子罕》:“衣敝緼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 由 也与?” 朱熹 集注:“以狐貉之皮为裘,衣之贵者。” 汉 王褒 《圣主得坚臣颂》:“袭狐狢之煖者,不忧至寒之凄愴。” 清 孙枝蔚 《和希韩鱼字》:“客半衣狐貉,吾尝慙蠧鱼。”...
火煖的意思:暖和。 唐 白居易 《送张山人归嵩阳》诗:“酒酣火煖与君言,何事入关又出关。” 宋 陆游 《寒夜》诗:“半榼浊醪求火煖,一篇疑义与儿评。”...
离杯的意思:亦作“ 离盃 ”。指饯别之酒。 北周 庾信 《对宴齐使》诗:“酒正离杯促,歌工别曲悽。” 唐 薛能 《秋日将离滑台酬所知》诗之二:“明朝欲别忘形处,愁把离杯听管弦。” 唐 李咸用 《送别》诗:“别意説难尽,离盃深莫辞。” 唐 贾岛 《思游边友人》诗:“凝愁对孤烛,昨日饮离杯。”见“ 离杯 ”。...
年貌的意思:年龄容貌。《列子·力命》:“ 北宫子 言世族、年貌言行与予并,而贱贵、贫富与予异。” 唐 李群玉 《江楼闲望怀关中亲故》诗:“年貌暗随黄叶去,时情深付碧波流。”《初刻拍案惊奇》卷八:“小可这里,有个妇女,也是贵乡人,年貌与兄正当,小可欲将他来奉仁兄箕帚,意下如何?”《儿女英雄传》第三九回:“ 叶通 又説明那 谈大人 的年貌。”...
曝阳的意思:晒太阳。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马介甫》:“ 马 忽携僮僕过 杨 ,值 杨翁 在门外曝阳捫蝨。”...
千山的意思:(1).极言山多。 唐 柳宗元 《江雪》诗:“千山鸟飞絶,万逕人踪灭。” 宋 王安石 《古松》诗:“万壑风生成夜响,千山月照挂秋阴。”(2).山名。在今 辽宁省 西南部,为 长白山 的支脉。上有 月芽 、 钵盂 、 笔架 等十余峰。奇峰迭耸,峭壁嵯峨,故有千山之称。参阅《嘉庆一统志·奉天府·山川》。...
人烟的意思:[释义](名)指人家、住户(烟:炊烟)。 [构成]偏正式:人(烟 [例句]人烟稠密。(作主语)...
山店的意思:山中客店。 唐 岑参 《汉川山行呈成少尹》诗:“山店云迎客,江村犬吠船。” 清 纳兰性德 《蝶恋花·散花楼送客》词:“行宿黄茅山店路,夕阳邨社迎神鼓。”...
送客的意思:◎ 送客 sòngkè[see a visitor out] 为客人送行...
新火的意思:(1).古代钻木取火,四季各用不同的木材,易季时新取之火称新火。《北史·王劭传》:“新火旧火,理应有异。”参见“ 改火 ”。(2). 唐 宋 习俗,清明前一日禁火寒食,到清明节再起火赐百官,称为“新火”。 唐 杜甫 《清明》诗之一:“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浄客船。” 宋 苏轼 《徐使君分新火》诗:“ 临皐亭 中一危坐,三月清明改新火。”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二:“国朝之制,待制、中书舍人以上皆坐狨。杂学士以上,遇禁烟节至清明日,则赐新火。” 元 白珽 《湛渊静语》卷一:“寒食禁火,以出新...
雪白的意思:◎ 雪白 xuěbái[snow-white] 洁白如雪...
眼藏的意思:犹法眼。指眼光。《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人民程度之解释》:“夫此詔书所揭示者,既炳若日星,且切中时势,虽以诸国之大政治家之眼藏观之,亦未见有不然之评论。”...
阳坡的意思:◎ 阳坡 yángpō(1) [slope facing south]∶南侧的山坡——主要用于中国的山脉(2) [adret]∶白天可充分接受阳光照射的山坡——主要用于阿尔卑斯山脉...
吟鞭的意思:诗人的马鞭。多以形容行吟的诗人。 宋 陈亮 《七娘子·三衢道中作》词:“卖花声断 蓝桥 暮,记吟鞭醉帽曾经处。” 元 萨都剌 《九日登石头城》诗:“九日吟鞭住 石头 ,翠微高处倚晴秋。”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五:“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苏曼殊 《淀江道中口占》:“羸马未须愁远道,桃花红欲上吟鞭。”...
语音的意思:◎ 语音 yǔyīn[speech sounds;pronounciation] 语言的声音;说话时发出的声音...
鱼鳞的意思:(1).鱼身上的鳞片。《楚辞·九歌·河伯》:“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闕兮朱宫。” 王逸 注:“言 河伯 所居,以鱼鳞盖屋。” 南朝 梁 王筠 《春日》诗:“风生似羊角,云上若鱼鳞。” 徐朝夫 《孤鹜》:“有的干脆说:鱼鳞也没吃过一片!”(2).鳞次,依次相接。《墨子·备蛾傅》:“荅广丈二尺,□□丈六尺,垂前衡四寸,两端接尺相覆,勿令鱼鳞三。” 孙诒让 间诂:“言为荅之法,以木两端相衔接,以尺为度,不可鳞次不相覆也。”《汉书·刘向传》:“今 王 氏一姓乘朱轮华轂者二十三人,青紫貂蝉充盈幄内,鱼鳞左右。” 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