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易氏山后小亭
藤萝深结络,阑槛极跻攀。
啼鸟青烟隔,游丝白日閒。
风尘满城市,怅望不知还。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登易氏山后小亭》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清幽的山中景象。首句“乱石危峰下”展现了山势的险峻,石头杂乱分布于陡峭的山峰之下。接下来的“孤亭众木间”则点出小亭坐落在繁茂树林之中,显得孤独而宁静。
“藤萝深结络”描绘了藤蔓植物缠绕在树木之间,形成密集的网络,增添了山林的生机与神秘感。诗人通过“阑槛极跻攀”暗示小亭周围台阶曲折,攀登不易,但足以让人领略到高处的风景。
“啼鸟青烟隔”写出了山中鸟儿的鸣叫被轻烟笼罩,增添了诗意的朦胧美,而“游丝白日閒”则以飘荡的蛛丝和悠闲的日光,渲染出一种宁静的时光流逝感。
最后两句“风尘满城市,怅望不知还”则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城市的喧嚣与山中宁静的向往,以及离开尘世纷扰后的怅然若失,流露出淡淡的离愁。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中小亭的环境,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喜爱和对尘世生活的感慨。
词语解释
白日的意思:◎ 白日 báirì(1) [day;daytime]∶白天(2) [sun]∶太阳白日依山尽。——唐· 王之涣《登鹳雀楼》(3) [time]∶泛指时光浪费白日...
怅望的意思:惆怅地看望或想望。 南朝 齐 谢朓 《新亭渚别范零陵》诗:“停驂我悵望,輟棹子夷犹。” 唐 杜甫 《咏怀古迹》之二:“悵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元 萨都剌 《满江红·金陵怀古》词:“六代繁华,春去也,更无消息。空悵望,山川形胜,已非畴昔。”《西游记》第五十回:“却説 唐僧 坐在圈子里,等待多时,不见 行者 回来,欠身悵望道:‘这猴子往那里化斋去了?’” 郭沫若 《北伐途次》二九:“在那高坡上立着怅望的时候,有一群 日本 的新闻记者也走了来,其中有几个是我在 汉口 认识的。”...
城市的意思:[释义](名)人口集中,工商业发达的地区,通常是周围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构成]并列式:城+市 [例句]城市逐渐在增加。(作主语)走出城市。(作宾语)[反义]乡村...
风尘的意思:◎ 风尘 fēngchén(1) [travel fatigue]∶比喻旅途的艰辛劳累国步初返正,乾坤尚风尘。——杜甫《赠别贺兰铦》风尘仆仆(2) [hardships or uncertainties in an unstable society]∶比喻纷乱的社会或漂泊江湖的境况风尘知己(3) [whore]∶旧指娼妓生涯沦落风尘...
孤亭的意思:孤立的亭子。 宋 梅尧臣 《会胜院沃洲亭》诗:“孤亭一入野气深,松上藤萝篱上葛。” 宋 朱熹 《再用韵题翠壁》:“孤亭一目尽天涯,俯瞰烟村八九家。” 金 元好问 《横波亭》诗:“孤亭突兀插飞流,气压 元龙 百尺楼。”...
跻攀的意思:亦作“ 躋扳 ”。犹攀登。 唐 杜甫 《白水县崔少府十九翁高斋三十韵》:“清晨陪躋攀,傲睨俯峭壁。” 宋 刘克庄 《沁园春·送孙季藩吊方漕西归》词:“儘缘云鸟道,躋攀絶顶。”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一·长白山》:“云雾开散, 长白山 歷歷分明,臣等不胜骇异。又正值一路,可以躋攀。”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捐科分》:“独癸巳诸君,躋扳尺寸,竭蹶终身。”...
结络的意思:(1).连结交错。《文选·郭璞<江赋>》:“溭淢濜溳,龙鳞结络。” 李善 注:“如龙之鳞连结交错也。” 明 杨慎 《石鼓文叙录》:“远则虹伸结络,邇则琼树离披。”(2).编织成的网状物。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上:“命僮登车,断其结络,悉推瓮于崖下。”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驾行仪卫》:“御龙直皆真珠结络短顶头巾。”...
阑槛的意思:◎ 阑槛 lánjiàn[banisters;balustrade;railing] 栏杆...
藤萝的意思:◎ 藤萝 téngluó[Chinese wistaria] 紫藤( Wisteria sinensis )的通称...
危峰的意思:高峻的山峰。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傍危峰,立禪室,临浚流,列僧房。” 唐 白行简 《贡院楼北新栽小松》诗:“移根依厚地,委质别危峰。” 清 曹寅 《赴淮舟行杂诗》之十二:“危峰如卓繖,百里望龙潭。”...
游丝的意思:◎ 游丝 yóusī(1) [gossamer]∶漂浮在空中的蛛丝(2) [hairspring]∶调节计时器摆轮运动的细小弹簧。比喻飘动的淡淡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