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寄题章汉直中虚堂赏析

寄题章汉直中虚堂

宋 · 周紫芝
谷以虚而应,乐以虚而出。
妇姑时勃蹊,作室坐自窒。
天地犹橐籥,用固不能屈。
学而不见道,方寸等暗室。
谁知道集虚,通一万事毕。
推此以游世,于道乃其一。
异哉子章子,妙悟造理窟。
何止学美身,虚静了不汩。
愿君师心斋,守此能勿失。
室以虚生白,水以止鉴物。
此意似太漫,未免遭骂诎。
我亦取斯言,聊用自湔拂。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周紫芝所作,名为《寄题章汉直中虚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虚”的深刻理解与推崇。

首先,“谷以虚而应,乐以虚而出”,以山谷与音乐为喻,说明“虚”是万物响应的基础,是创造美妙声音的前提。接着,“妇姑时勃蹊,作室坐自窒”,通过妇姑在狭窄小径上的行走与室内空间的封闭,形象地描绘了“实”与“虚”的对比,强调了“虚”的重要性。

“天地犹橐籥,用固不能屈”,将天地比作橐籥(古代吹风的器具),说明宇宙万物运行的规律不可违背,强调了“虚”的自然法则。接下来,“学而不见道,方寸等暗室”,指出学习若不领悟大道,内心如同黑暗的房间,无法获得真正的智慧。

“谁知道集虚,通一万事毕”,强调了集中精神于“虚”的重要性,认为这样可以通晓万事。诗人进一步阐述:“推此以游世,于道乃其一”,即通过这种“虚”的态度去面对世界,就能接近真理。

“异哉子章子,妙悟造理窟”,对章汉直的高深见解表示赞赏,认为他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接着,“何止学美身,虚静了不汩”,不仅赞美章汉直在修身养性的成就,更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虚无对于理解宇宙真理的重要性。

最后,“愿君师心斋,守此能勿失”,希望读者能够效仿章汉直,保持内心的纯净与宁静,坚守“虚”的原则,避免迷失。同时,“室以虚生白,水以止鉴物”,进一步强调了“虚”的力量,认为“虚”能带来光明与清晰的认识。

“此意似太漫,未免遭骂诎”,诗人认为自己的观点可能过于宽泛,容易受到批评。但“我亦取斯言,聊用自湔拂”,表明自己愿意接受批评,并以此作为自我反省与提升的机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虚”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宇宙、道德以及艺术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内心修养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