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十四日梅花二首(其二)
宋 · 杨万里
树劲春犹瘦,花寒暮更明。
平生岂无句,此外不须清。
平生岂无句,此外不须清。
注释
树劲:形容树木坚韧有力。春犹瘦:春天里的树木还显得瘦削。
花寒:花朵在寒冷中更加鲜明。
暮更明:傍晚时分花朵更显明亮。
平生:一生中。
岂无:难道没有。
句:佳句。
此外:除此之外。
不须:不再需要。
清:清淡的诗风。
翻译
春天里的树木依然显得瘦弱,傍晚时分花朵更显得寒冷而明亮。我这一生难道没有写出过佳句,除此之外,我不再需要那种清淡的诗风。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诗人杨万里的作品,名为《二月十四日梅花二首(其二)》。诗中通过对春天树木和梅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特有的情感和审美观念。
“树劲春犹瘦”,这句诗形象地表现了初春时节,树枝仍然显得单薄而有力,这是春季生长过程中的一个独特阶段。用“劲”来形容树木,不仅传达出它们的生命力,也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细微变化的观察和感受。
“花寒暮更明”,这里的“花”指的是梅花,诗人通过“花寒”两个字,描绘出了梅花在严寒中仍然傲立的坚强与美丽。同时,“暮更明”表达了随着夜色渐深,梅花反而显得更加清晰和明亮,这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也是一种精神层面的寄托。
“平生岂无句”,这句话传递出诗人对自己一生的文学创作充满自信。在他看来,他的一生中总有与众不同的诗句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此外不须清”,这句诗则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情怀。诗人似乎在说,除了这些珍贵的诗句之外,他对其他世俗的追求都不再有所渴望,表现了一种高洁脱俗的人生态度。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杨万里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文化素养,也透露出他内心的宁静与淡定,是一首充满哲理和美学情趣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