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感怀十首以馀年谅无几休日怆已迫为韵(其四)
宋 · 陆游
士生始志学,固为圣人徒。
人人可稷卨,世世皆唐虞。
仰事与俯育,治道无绝殊。
孔孟之所传,世俗顾谓迂。
申韩尚刻薄,老庄竞虚无。
尔车非不良,盍行九轨途。
人人可稷卨,世世皆唐虞。
仰事与俯育,治道无绝殊。
孔孟之所传,世俗顾谓迂。
申韩尚刻薄,老庄竞虚无。
尔车非不良,盍行九轨途。
注释
士生:读书人。始志学:自幼立下志向。
圣人徒:圣贤之辈。
稷卨:比喻贤明之人。
唐虞:传说中的太平盛世。
仰事:侍奉父母。
俯育:养育子女。
治道:治理之道。
绝殊:显著差异。
孔孟之所传:孔子孟子的教诲。
世俗:世人。
迂:迂腐。
申韩:申不害和韩非。
刻薄:严苛。
老庄:老子庄子。
虚无:追求虚幻。
尔车:你的车。
九轨途:遵循仁义礼的正道。
翻译
读书人自幼立下志向,本就是圣贤之辈。每个人都有可能像稷卨那样贤明,世代都能如同唐虞时期般和谐。
无论是侍奉父母还是养育子女,治理之道并无显著差异。
孔子孟子的教诲,世人却常认为过于迂腐。
申不害和韩非主张严苛,而老子庄子则追求虚无。
你的车并非不好,为何不走那遵循仁义礼的正道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岁暮感怀十首》其四,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理想和世风变迁的感慨。诗中,诗人以士人的初始志向为起点,赞扬了圣人的追求,认为每个人都有可能像稷卨那样成为贤明之士,世代都能实现像唐虞那样的理想社会。他强调了儒家的仁政之道,批评了世俗对孔孟思想的误解,认为其并非迂腐。
接着,诗人提到了法家如申韩的严苛和道家如老庄的虚无,指出这些思想虽然在当时流行,但并不一定是正确的道路。他以“尔车非不良”比喻社会现状,暗示虽然看似可行,但不如遵循孔子孟子的仁义之道,即“盍行九轨途”,意指选择更为正直的道路。
总的来说,这首诗体现了陆游对于传统儒家道德的坚守,以及对社会风气偏离正道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