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丘山送友人
山公聚石坐说法,白虎台前去复还。
至今台上金精伏,清气潇潇满林谷。
城中之人岂解事,但见寒泉绕岩木。
君行慎勿停吴舠,修名要与山齐高。
酒酣君去我亦别,后夜山头望明月。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昂吉的《虎丘山送友人》,以虎丘山为背景,描绘了送别友人的场景,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句“别君虎丘山”,简洁明了地点出送别的地点——虎丘山,一个充满历史韵味和自然风光的地方。接着,“归云如鸦松树间”一句,通过比喻手法,将归去的云彩比作鸦群,生动地描绘了云彩在松树间飘动的情景,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
“山公聚石坐说法,白虎台前去复还”两句,运用典故,借用了古代文人雅士在山中聚会、谈经论道的场景,暗示了虎丘山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
“至今台上金精伏,清气潇潇满林谷”则进一步渲染了虎丘山的神秘与清幽,仿佛山上的金石都蕴含着不为人知的力量,清新的空气弥漫在山谷之间,给人以心灵的净化之感。
“城中之人岂解事,但见寒泉绕岩木”这一句,对比了山中与城中的不同景象,城中的人或许不懂得欣赏自然之美,只见寒泉环绕着岩石树木,暗含了对城市生活与自然生活的反思。
最后,“君行慎勿停吴舠,修名要与山齐高。酒酣君去我亦别,后夜山头望明月”四句,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嘱托和美好祝愿。希望友人在旅途中平安顺利,名声能够与巍峨的山峰相媲美。同时,诗人也预想在未来的夜晚,独自站在山头,仰望那轮明月,怀念与友人的相聚时光。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虎丘山的自然美景,也寄托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厚情感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词语解释
白虎的意思:(1).白额虎。《史记·秦始皇本纪》:“ 二世 梦白虎啮其左驂马,杀之,心不乐。” 汉 张衡 《西京赋》:“东海 黄公 ,赤刀粤祝,冀厌白虎,卒不能救。”(2).西方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的总称。 汉 贾谊 《惜誓》:“苍龙蚴虬於左驂兮,白虎骋而为右騑。”《史记·天官书》:“参为白虎。”《后汉书·郎顗传》:“罚者曰白虎,其宿主兵。” 李贤 注:“《天官书》曰:‘参为白虎……下有三星,曰罚,为斩艾之事。’故主兵。”《封神演义》第七一回:“南分朱雀北玄武,东按青龙西白虎。” 清 冯桂芬 《释鹑》...
复还的意思:(1).回返。 刘大白 《西风》诗五:“难道一去不复还吗?”(2).恢复,归还。闽剧《炼印》第五场:“本院今日当堂开释你等,并复还功名,你等回去吧。”...
归云的意思:犹行云。《汉书·礼乐志》:“流星陨,感惟风,籋归云,抚怀心。” 晋 潘岳 《西征赋》:“吐清风之飂戾,纳归云之鬱蓊。” 宋 柳永 《少年游》词:“归云一去无踪跡,何处是前期?”...
寒泉的意思:(1).清冽的泉水或井水。《易·井》:“井洌寒泉,食。” 晋 左思 《招隐诗》之二:“前有寒泉井,聊可莹心神。” 唐 王昌龄 《行路难诗》:“双丝作綆繫银瓶,白尺寒泉轆轤上。”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忠魂入梦》:“遂耸身投井死,土人义之,遂闭塞井,阑上加黄土,因近官衙,不敢作殯宫墓道,然亦不忍再酌寒泉,遂筑如平阜。”(2).《诗·邶风·凯风》:“爰有寒泉,在 浚 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诗序谓“美七子能尽其孝道,以慰其母心”。后世遂以“寒泉”为子女孝敬母亲的典故。《文选·潘岳<寡妇赋>》:“览...
后夜的意思:后半夜。 唐 刘长卿 《喜鲍禅师自龙山至》诗:“猿声知后夜,花发见流年。” 宋 梅尧臣 《依韵和刘六淮潮》:“后夜人无寐,遥听入浦声。” 清 吴下阿蒙 《断袖篇·任怀仁》:“后夜忽见形云。我家明日当除服作祭。”...
虎丘的意思:山名。在 江苏省 苏州市 西北,亦名 海涌山 。 唐 时因避讳曾改称 武丘 或 兽丘 ,后复旧称。相传 吴王 阖闾 葬此。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吴地传》:“ 闔庐 冢在 閶门 外,名 虎丘 ……筑三日而白虎居上,故号为 虎丘 。”其上有 虎丘塔 、 云岩寺 、 剑池 、 千人石 等名胜古迹。...
解事的意思:◎ 解事 jiěshì[be sensible] 懂事...
金精的意思:(1).西方之气。《后汉书·郎顗传》:“凡金气为变,发在秋节……金精之变,责归上司。”《文选·弥衡<鹦鹉赋>》:“体金精之妙质兮,合火德之明辉。” 李善 注:“西方为金,毛有白者,故曰金精。”(2).指 秦 。 汉 班固 《高祖泗水亭碑铭》:“扬威斩蛇,金精摧伤。”《文选·陆机<汉高祖功臣颂>》:“金精仍頽,朱光以渥。” 李善 注引《汉书·郊祀志》:“ 秦襄公 自以居西,主 少昊 之神。” 唐 李白 《朱虚侯赞》:“ 嬴氏 秽德,金精摧伤。” 王琦 注:“ 秦 在西方,西为金行,故曰金精。”(3).指...
酒酣的意思:谓酒喝得尽兴,畅快。《吕氏春秋·长攻》:“ 代君 至,酒酣,反斗而击之,一成脑涂地。”《史记·高祖本纪》:“酒酣, 高祖 击筑,自为歌诗。” 裴駰 集解引 应劭 曰:“不醒不醉曰酣。一曰酣,洽也。” 晋 左思 《咏史》之六:“ 荆軻 饮 燕 市,酒酣气益振。” 清 陈梦雷 《西郊杂咏》之六:“微雨喜初霽,酒酣江復清。”...
林谷的意思:林木山谷。《墨子·天志上》:“夫天不可为林谷幽门无人,明必见之。”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赴白刃而忘生,格兕虎於林谷者,勇人也。” 宋 黄伯思 《东观馀论·跋蜀道图后模木》:“云势岫色,林谷明靄,皆有逸趣。”《金史·梁襄传》:“行幸所过,山径阻修,林谷晻靄,上有悬崖,下多深壑,垂堂之戒,不可不思。”...
明月的意思:◎ 明月 míngyuè(1) [bright moon]∶明亮的月亮明月几时有(2) [a legendary luminous pearl]∶指夜明珠...
前去的意思:(1).谓到某处去。《南史·梁武帝纪》:“今以 南康 置人手中,彼挟天子以令诸侯,节下前去为人所使,此岂岁寒之计。” 唐 戴司颜 《江上雨》诗:“非不欲前去,此情非自由。” 明 唐顺之 《阅视军情首疏》:“兹特命尔前去。”《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 安老爷 这里打发来人,又专人前去道答,就便打听那边的消息。” 鲁迅 《书信集·致孟十还》:“今托友送上大洋二十五元,乞先生前去买下为托。”(2).犹将来。 宋 苏舜钦 《城南感怀呈永叔》诗:“去年水后旱,田亩不及犁。冬温晚得雪,宿麦生者稀。前去固无望,即...
丘山的意思:(1).山丘;山岳。《庄子·则阳》:“丘山积卑而为高, 江 河 合水而为大。”《荀子·修身》:“累土而不輟,丘山崇成。” 唐 黄滔 《以不贪为宝赋》:“提携而日月耀手,跪拜而丘山属意。”(2).指山林。 汉 蔡邕 《陈太丘碑文》:“时年七十,遂隐丘山,悬车告老。” 晋 陶潜 《归田园居》诗之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3).坟墓。《文选·张载<七哀>》:“昔为万乘君,今为丘山土。” 李善 注:“《方言》曰:冢大者为丘。”(4).比喻重、大或多。《汉书·王莽传上》:“及至 青戎 摽末之功,一言...
山头的意思:◎ 山头 shāntóu(1) [hilltop]∶山的顶部(2) [the top of a mountain]∶山峰(3) [faction]∶比喻独占一方的宗派拉山头...
山公的意思:(1). 晋 山涛 的别称。 南朝 宋 颜延之 《五君咏·阮始平》:“ 郭奕 已心醉, 山公 非虚覯。”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曹松》:“尤长启事,不减 山公 。”参见“ 山公启事 ”。(2). 晋 山简 ,时人亦称 山公 。 简 字 季伦 , 山涛 幼子,性嗜酒,镇守 襄阳 ,常游 高阳池 ,饮辄大醉。后世诗词中或用为作者自况,或借称嗜酒的朋友。 唐 李白 《秋浦歌》之七:“醉上 山公 马,寒歌 宁 戚 牛。” 宋 辛弃疾 《乌夜啼》词:“江头醉倒 山公 ,月明中。” 郁达夫 《南天酒...
说法的意思:[释义](1) (名)措词。改换一个说法。(作宾语) (2) (名)意见;见解。 [构成]偏正式:说(法 [例句]“后来居上”是一种鼓舞人向前看的说法。(作宾语)...
松树的意思:◎ 松树 sōngshù[pine tree] 松属(Pinus)的植物...
吴舠的意思:(1). 吴 地小船。 元 黄公绍 《端午竞渡棹歌》之二:“天与玻璃三万顷,儘教看得几 吴 舠。” 清 方文 《毘陵与何次德同舟至吴门》诗:“将归 笠泽 买 吴 舠,画舫青帘过驛桥。” 清 曹寅 《和芷园消夏·蕉窗》:“昔年筑室类 吴 舠,曾有微言托緑蕉。”(2).喻鱼。 清 曹寅 《竹村大理筵上食石首鱼作》诗:“潮声渊渊震曙鼓,巨絙一网千 吴 舠。”...
潇潇的意思:◎ 潇潇 xiāoxiāo(1) [whistling and pattering]∶形容风雨急骤风雨潇潇(2) [drizzly]∶形容毛毛雨...
修名的意思:(1).美好的名声。《隋书·列女传序》:“其修名彰於既往,徽音传於不朽,不亦休乎!” 明 刘城 《秋怀》诗:“惟有修名在,千秋不可欺。”(2).匡正名分。《国语·周语上》:“有不贡则修名。” 韦昭 注:“名,谓尊卑职贡之名号也。”(3).循名,依照名称。《管子·九守》:“修名而督实,按实而定名,名实相生,反相为情。”(4).加强修养以求名誉。 明 唐顺之 《与王尧衢书》:“当今之士隐居篤学、修名砥节如 湖州 唐子 、 平凉 赵子 辈者,凡若干人。”(5).谓置备名帖,以作通报姓名之用。 北齐 颜...
至今的意思:◎ 至今 zhìjīn(1) [up to now]∶直至此刻至今杳无音信(2) [to this day;so far]∶直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