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顿为吴中偏胜之地陆鲁望居之不出郛郭旷若郊墅余每相访款然惜去因成五言十首奉题屋壁(其十)
唐 · 皮日休
缓颊称无利,低眉号不能。
世情都太薄,俗意就中憎。
云态不知骤,鹤情非会徵。
画臣谁奉诏,来此写姜肱。
世情都太薄,俗意就中憎。
云态不知骤,鹤情非会徵。
画臣谁奉诏,来此写姜肱。
注释
缓颊:婉言推辞。无利:利益微小。
低眉:低头表示。
不能:力不从心。
世情:人情。
太薄:太淡薄。
俗意:世俗观念。
憎:令人厌烦。
云态:云的状态。
骤:突然。
鹤情:鹤的性情。
会徵:揣摩。
画臣:画家。
奉诏:奉命。
写姜肱:描绘姜肱。
翻译
婉言推辞利益微小,低头表示力不从心。世间人情太淡薄,世俗观念令人厌烦。
云的状态难以预测,鹤的性情难以揣摩。
哪位画家奉命而来,特地描绘姜肱的风姿。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皮日休的作品,属于五言绝句。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离别之苦。
"缓颊称无利,低眉号不能。世情都太薄,俗意就中憎。"
这两句表明诗人面带微笑却感到没有所得,微微低眉发出叹息,感慨于世间的情谊浅薄,人们之间的关系多半带有矛盾和不满。
"云态不知骤,鹤情非会徵。"
这里借“云”与“鹤”的意象,表达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淡泊,不为世俗所动,也不随波逐流。
"画臣谁奉诏,来此写姜肱。"
这两句则描绘诗人在特定环境中的行为,他或许是一位被赋予某种任务的“画臣”(可能是指文学创作),在这里书写着自己的情感世界。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隐喻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重视以及面对社会关系时的孤独与无奈。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个人内心世界的珍视与保护。在唐代文学背景下,这种对内心世界的强调体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审美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