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居五首(其三)
明 · 王立道
种树边茅宇,抛书满石床。
林居惭束带,昼坐忆含香。
土木形骸拙,江湖忧思长。
秋来频对客,山桂挹寒浆。
林居惭束带,昼坐忆含香。
土木形骸拙,江湖忧思长。
秋来频对客,山桂挹寒浆。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立道的《秋居五首(其三)》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场景。首句“种树边茅宇”展现了诗人亲手栽种树木,营造出简朴自然的居所,流露出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宁静心境。次句“抛书满石床”则暗示诗人暂时放下繁忙的阅读,享受闲暇时光。
“林居惭束带”表达了诗人对于日常礼节的疏离,身处幽静的林中,他感到无需过多拘泥于世俗礼法。“昼坐忆含香”则透露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可能是对亲人的思念或是对过去生活的回味。
“土木形骸拙”以自谦的方式,描述自己质朴无华的外表和不善言辞的性格,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的态度。“江湖忧思长”则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虑和思考,可能源于对社会现实的忧虑或个人命运的感慨。
最后两句“秋来频对客,山桂挹寒浆”,写秋季来访的客人频繁,诗人与他们共度时日,山桂的清香与寒凉的饮品成为交流的媒介,增添了隐居生活的些许人情味。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个远离尘嚣、深思熟虑的隐士形象,寓含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