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谢刘仲脩同知垂顾槐隐赏析

谢刘仲脩同知垂顾槐隐

元末明初 · 唐桂芳
寒风搅树梢,索索如裂帛。
忽闻骄骢嘶,知有远来客。
是时丧乱馀,荒村断人迹。
先生笃世交,不惮远行役。
唯馀二三公,光彩照圭璧。
奚啻冠盖流,乃是文章伯。
肯垂眼长青,慰我头发白。
第惭家计贫,一身百忧集。
槃饭杂果蔬,杀鸡瘦露脊。
惜无橐中金,饮酒尽数石。
因思先君存,当代尊矩矱。
久知伯仁翁,论道最密勿。
危露感遗孤,老泪不堪滴。
而今相国贤,慕士勤徵辟。
宜赞紫微垣,声名动咺赫。
斗大番君城,群奸□□□。
端坐黄堂中,帘捲芝山碧。
机谋惊鬼神,号令□□□。
平湖水茫茫,高挂帆百尺。
蟹螯斫雪肥,枫叶经霜赤。
努力企前修,归鸿附消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寒风中的场景,以树梢索索作响象征着荒凉与寂寥。忽然听到骏马嘶鸣,预示远方有贵客来访。在战乱后的荒村,能有刘仲脩这样的挚友不顾艰辛前来,实属难得。诗中赞美了刘仲脩的高尚品格,如同瑰宝般耀眼,他的才华横溢,堪比文坛领袖。诗人感激他的关怀,尽管自己家境贫寒,生活诸多忧虑,但仍设宴款待,表达深深敬意。

诗中提及先父的榜样,以及对刘仲脩类似伯仁般的深厚友谊的感慨。接着,诗人称赞当世的贤相,积极征辟人才,刘仲脩应得此荣誉,如同紫微垣中的星辰,名声显赫。然而,诗中也暗含对社会现状的忧虑,群小当道,对比之下,刘仲脩的清正尤为突出,他在官署中运筹帷幄,号令如山。

最后,诗人借景抒怀,想象刘仲脩扬帆远行,祝愿他如归鸿一般带来好消息,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友人的期许。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贤者的敬仰。

词语解释

百忧的意思:种种忧虑。《诗·王风·兔爰》:“我生之初尚无造,我生之后逢此百忧。” 晋 刘琨 《答卢谌书》:“负杖行吟,则百忧俱至,块然独坐,则哀愤两集。” 唐 杜甫 《寄杜位》诗:“近闻宽法离 新州 ,想见怀归尚百忧。” 宋 欧阳修 《秋声赋》:“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 清 金农 《题何山人琦活埋庵》诗:“一日百忧生,戚戚独茧蚕。”...

百尺的意思:(1).十丈。喻高、长或深。 汉 枚乘 《七发》:“ 龙门 之桐,高百尺而无枝。” 晋 左思 《咏史》之二:“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文选·鲍照<苦热行>》:“丹蛇踰百尺,玄蜂盈十围。” 李善 注:“百尺、十围,言其长大也。” 宋 苏轼 《惠州李氏潜珍阁铭》:“眩古潭之百尺,涵万象於瑶琨。”(2).桅杆。《文选·木华<海赋>》:“於是候劲风,揭百尺,维长綃,挂帆席。” 李善 注:“百尺,帆檣也。”...

伯仁的意思:晋 周顗 的字。 元帝 时为仆射,与 王导 交情很深。 永昌 元年, 导 堂兄 江州 刺史 王敦 起兵反, 导 赴阙待罪。 顗 在 元帝 前为 导 辩护,帝纳其言而 导 不知。及 敦 入朝,问 导 如何处置 顗 , 导 不答, 敦 遂杀 顗 。后 导 知 顗 曾救己,不禁痛哭流涕说:“吾虽不杀 伯仁 , 伯仁 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负此良友!”见《晋书·周顗传》。后因以“伯仁”代称亡友。 续范亭 《吊老友杜仲虙忧国自沉》诗:“ 伯仁 非我杀,我竟死 伯仁 。” 柳亚子 《摸鱼儿·自题<秣陵悲秋图>为亡友张...

不堪的意思:[释义](1) 基本义:(动)承受不了:不堪一击。 (2) (动)不能(多用于不好或不愉快的方面):不堪设想。 (3) (副)用在消极意义的词后面;表示程度深:疲倦不堪。 (4) (形)坏到极深的程度:不堪回首。 [构成]偏正式:不〔堪 [同音]不刊...

彩照的意思:[释义](名)彩色照片。 [构成]偏正式:彩(照 [例句]我的那张彩照已经褪色了。(作主语)...

长青的意思:(1).常黑。多形容鬓发。 唐 韩琮 《春愁》诗:“金乌长飞玉兔走,青鬢长青古无有。” 宋 王安石 《代白发答》诗:“从衰得白自天机,未怪长青与愿违。”(2).常绿。喻永不衰败,永存。如:松柏长青、万古长青。...

徵辟的意思:谓征召布衣出仕。朝廷召之称征,三公以下召之称辟。《后汉书·儒林传下·蔡玄》:“学通五经,门徒常千人,其著録者万六千人,徵辟并不就。” 五代 齐己 《闻沉彬赴吴都请辟》诗:“长讶高眠得稳无,果随徵辟起江湖。” 金 王若虚 《谬误杂辨》:“ 谢安 初不就徵辟,夫人 刘氏 见家门富贵而 安 独静退,谓曰:‘丈夫不如此也。’”《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话説自 汉 以前,人才只是举荐徵辟,故有贤良方正、茂才异等之名,其高尚不出,又有不求闻达之科。” 章炳麟 《箴新党论》:“ 郭林宗 以在野之士昵邇公卿,虽不应徵...

当代的意思:[释义](名)目前这个时代。 [构成]动宾式:当|代 [例句]当代青年。(作定语)...

斗大的意思:(1).大如斗。对小的物体,形容其大。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尤悔》:“ 周 曰:‘今年杀诸贼奴,当取金印如斗大繫肘后。’” 清 二石生 《十洲春语》卷下:“不能如 介子 定远 辈,投笔立功,勒铭 燕然 ,以博取斗大悬肘之印。”(2).用于对大的物体,形容其小。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八:“斗大一城,尚如海上神山之可望不可即。” 清 王韬 《淞滨琐话·金玉蟾》:“﹝生﹞间作一画,而江城斗大,风雅絶稀,故再世 龙眠 ,絶少知音问鼎。”...

端坐的意思:◎ 端坐 duānzuò[sit uprightly;sit up straight] 端正地坐着端坐读书...

而今的意思:[释义](副)如今。 [构成]附加式 [例句]而今大家生活非常好。(作状语)...

二三的意思:(1).谓不专一;反复无定。《书·咸有一德》:“德唯一,动罔不吉;德二三,动罔不凶。” 孔 传:“二三,言不一。”《晋书·慕容垂载记》:“虽曰君臣,义深父子,岂可因其小隙,便怀二三。” 宋 文天祥 《罗融斋墓志铭》:“不以利害为二三。其忠信如此。”《醉醒石》第四回:“这事断要死争,二三不得的。”(2).约数,不定数。表示较少的数目,犹言几。《国语·吴语》:“﹝ 越王 ﹞曰:‘ 勾践 用帅二三之老,亲委重罪,顿顙於边。’” 汉 王褒 《僮约》:“日暮以归,当送乾薪二三束。” 唐 皎然 《咏小瀑布》:“...

发白的意思:◎ 发白 fābái[become pale;lose colour] 缺色的,如灰的颜色的,死白的,苍白的吓得嘴唇发白...

番君的意思:指 秦 代 番阳 令 吴芮 。《汉书·吴芮传》:“ 吴芮 , 秦 时 番阳 令也,甚得江湖民心,号曰 番君 。”...

枫叶的意思:枫树叶。亦泛指秋令变红的其他植物的叶子。诗文中常用以形容秋色。 南朝 宋 谢灵运 《晚出西射堂》诗:“晓霜枫叶丹,夕曛嵐气阴。” 唐 白居易 《琵琶行》:“ 潯阳 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明 徐霖 《绣襦记·共宿邮亭》:“山远天高烟水寒,两岸楼臺枫叶丹。” 杨朔 《香山红叶》:“我望着红叶,问:‘这是什么树?怎么不大像枫叶?’”...

挂帆的意思:张帆行船。 南朝 宋 谢灵运 《过始宁墅》诗:“剖竹守沧海,挂帆过旧山。” 唐 孟郊 《湖州取解述情》诗:“因兹挂帆去,遂作归山吟。” 宋 梅尧臣 《回自青龙呈谢师直》诗:“起来整巾不称意,挂帆直走沧海边。”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九:“交书 徐公 ,即挂帆还 白下 。”...

冠盖的意思:(1).泛指官员的冠服和车乘。冠,礼帽;盖,车盖。《史记·魏公子列传》:“ 平原君 使者冠盖相属於 魏 。” 南朝 梁 沉约 《少年新婚为之咏》:“自顾虽悴薄,冠盖曜城隅。” 元 郑光祖 《倩女离魂》第一折:“他辛勤十年书剑 洛阳 城,决峥嶸一朝冠盖 长安 道。”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青梅》:“女奴数辈,捧一丽人出,僕从煊赫,冠盖甚都。”(2).指仕宦,贵官。 汉 班固 《西都赋》:“冠盖如云,七相五公。” 唐 杜甫 《梦李白》诗之二:“冠盖满京华,斯人独顦顇。”《儒林外史》第三六回:“我...

光彩的意思:[释义](1) 基本义:(名)颜色和光泽。光彩夺目。(作主语) (2) (形)光荣。小张当了劳动模范;咱全村都很光彩。(作谓语) [构成]并列式:光+彩 [同义]光荣、荣耀...

鬼神的意思:[释义](名)迷信的人指鬼怪和神灵。 [构成]并列式:鬼+神 [例句]世上没有鬼神。(作宾语)...

圭璧的意思:(1).古代帝王、诸侯祭祀或朝聘时所用的一种玉器。《诗·大雅·云汉》:“靡神不举,靡爱斯牲。圭璧既卒,寧莫我听。” 朱熹 集传:“圭璧,礼神之玉也。”《周礼·考工记·玉人》:“圭璧五寸,以祀日月星辰。”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纸钱》:“按古者享祀鬼神有圭璧币帛,事毕则埋之。” 明 唐顺之 《送人上陵作》诗:“恭将圭璧朝羣帝,遥奉馨香荐 五陵 。”(2).泛指贵重的玉器。《新唐书·陈子昂传赞》:“ 子昂 乃以王者之术勉之,卒为妇人訕侮不用,可谓荐圭璧於房闥,以脂泽污漫之也。”《隶续·米巫祭酒张普题字》...

归鸿的意思:归雁。诗文中多用以寄托归思。 三国 魏 嵇康 《赠秀才入军》诗之四:“目送归鸿,手挥五絃。” 唐 张乔 《登慈恩寺塔》诗:“斜阳越乡思,天末见归鸿。” 宋 王安石 《送陈景初》诗:“ 长安 何日到,一一问归鸿。” 明 杨珽 《龙膏记·酬咏》:“十年流落赋归鸿,谁傍昏衢驾烛龙。”...

果蔬的意思:亦作“ 果疏 ”。瓜果蔬菜的统称。 晋 葛洪 《抱朴子·微旨》:“苟其无此,何可不广播百穀,多储果疏乎!”疏,一本作“ 蔬 ”。 清 唐甄 《潜书·太子》:“观于泽,则知鱼鱉所自出;观于圃,则知果蔬所自出。”...

寒风的意思:◎ 寒风 hánfēng[cold wind] 寒冷的北风寒风刺骨...

号令的意思:[释义](1) (动)军队中用口说或军号等传达命令。号令三军。(作谓语) (2) (名)特指战斗时指挥战士的命令。发布号令。(作宾语) (3) (名)比喻号召群众做某事的动员令。 [构成]偏正式:号(令...

荒村的意思:◎ 荒村 huāngcūn[desolate and out-of-the-way village;deserted village] 偏僻荒凉、人烟稀少的村落...

机谋的意思:[释义](名)〈书〉能迅速适应事物变化的计谋。 [构成]偏正式:机(谋...

家计的意思:[释义](名)〈书〉家庭生计。 [构成]偏正式:家(计 [例句]他的家计很贫寒。(作主语)...

骄骢的意思:壮健的骢马。泛指骏马。 宋 辛弃疾 《江神子·和人韵》词:“何处踏青人未去,呼女伴,认骄驄。” 宋 韩淲 《西江月·走笔因宋九韵示黄六》词:“花底醉眠芳草,柳边嘶入骄驄。”《醒世姻缘传》第一回:“大官人骑追风騄駬……小阿妈跨耀日骄驄。”...

尽数的意思:◎ 尽数 jìnshù[total amount or number] 全部;全数尽数归还欠款...

经霜的意思:(1).经过秋霜。 唐 杜甫 《怀锦水居止》诗之二:“层轩皆面水,老树饱经霜。” 明 倪长圩 《秋日过张子读易居喜遇顾徐二子》诗:“江上蒹葭方浥露,洲前鸿雁正经霜。” 鲁迅 《朝花夕拾·父亲的病》:“我对于经霜三年的甘蔗之流也逐渐失了信仰,采办药引似乎再没有先前一般踊跃了。”(2).比喻历经考验或磨炼。 唐 白居易 《和<思归乐>》:“在火辨玉性,经霜识松贞。”...

矩矱的意思:(1).规矩法度。《楚辞·离骚》:“曰勉升降以上下兮,求矩矱之所同。” 王逸 注:“矩,法也;矱,於缚切,度也。” 汉 严忌 《哀时命》:“上同凿枘於 伏羲 兮,下合矩矱於 虞 唐 。”《明史·选举志一》:“时方崇尚新奇,厌薄先民矩矱。” 胡蕴玉 《<中国文学史>序》:“至 啟禎 时, 钱谦益 、 艾南英 準 北宋 之矩矱, 张溥 、 陈子龙 擷 东汉 之芳华,各树一帜,以召学者。”(2).定为法度,以为法式。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序志》:“但言不能尽意,圣人所难,识在缾管,何能矩矱?” ...

来客的意思:◎ 来客 láikè[guest;visitor] 外来宾客;有客前来来客登记...

裂帛的意思:(1).撕裂缯帛。《左传·昭公元年》:“召使者,裂裳帛而与之。”(2).指撕裂缯帛发出的清厉声。 唐 白居易 《琵琶行》:“曲终收拨当心画,四絃一声如裂帛。”《水浒传》第七一回:“是夜三更时候,只听得天上一声响,如裂帛相似,正是西北乾方天门上。” 艾明之 《她和她的歌》十五:“‘爸爸!’ 白小玲 发出一声声和她年龄不相称的裂帛似地叫喊。”(3).裁帛作书。《文选·江淹<恨赋>》:“裂帛繫书,誓还 汉 恩。” 李善 注:“《汉书》曰:‘ 常惠 教 汉 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 上林 中,得鴈,足有係帛书, 苏...

论道的意思:(1).谋虑治国的政令。《周礼·考工记序》:“或坐而论道。” 郑玄 注:“论道,谓谋虑治国之政令也。”《楚辞·离骚》:“ 汤 禹 儼而祗敬兮, 周 论道而莫差。” 宋 王安石 《论馆职札子》:“以为王者之职,在於论道,而不在於任事。”(2).议论、阐明道理。《荀子·正名》:“故,知者论道而已矣。” 唐 王维 《河南严尹弟见宿弊庐访别人赋十韵》:“上客能论道,吾生学养蒙。” 梁启超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第四节:“皆絶似村嫗谩駡口吻,毫无士君子从容论道之风。”...

茫茫的意思:[释义](形)没有边际看不清楚(多形容水)。 [构成]重叠式 [例句]茫茫大海。(作定语)前途茫茫。(作谓语)...

密勿的意思:(1).勤勉努力。《诗·小雅·十月之交》:“黽勉从事,不敢告劳。” 王先谦 《诗三家义集疏》谓“ 鲁 ‘黽勉’作‘密勿’。”《汉书·刘向传》:“君子独处守正,不挠众枉,勉彊以从王事……故其诗曰:‘密勿从事,不敢告劳。’” 颜师古 注:“密勿,犹黽勉从事也。” 南朝 梁 沉约 《刘领军封侯诏》:“内参嘉謨,外宣戎略,密勿劬劳,诚力备尽。” 宋 曾巩 《祭欧阳少师文》:“櫝敛兵革,天清地謐,日进昌言,从容密勿,开建国本,情忠力悉。” 清 顾炎武 《乾陵》诗:“弥缝由密勿,迴斡赖元功。”(2).机要;机...

乃是的意思:◎ 乃是 nǎishì[be] 是,就是人民群众乃是真正的英雄...

努力的意思:[释义](动)尽量使出力量,多用于口语。 [构成]动宾式:努|力 [例句]努力工作。(作状语)[同义]竭力、尽力、极力、勤奋...

前修的意思:亦作“ 前修 ”。犹前贤。《楚辞·离骚》:“謇吾法夫前脩兮,非世俗之所服。”《后汉书·刘恺传》:“今 愷 景仰前脩,有 伯夷 之节,宜蒙矜宥,全其先功,以增圣朝尚德之美。” 李贤 注:“前修,前贤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杂文》:“伟矣前修,学坚多饱。” 宋 陈亮 《答陈知丞启》:“犹怀晚进,及识前脩。” 清 周亮工 《哭陈磐生》诗:“暇心开丽瞩,远致越前修。”...

人迹的意思:◎ 人迹 rénjì[human footmarks(或footprints);traces of human presence] 人的足迹;指人荒无人迹...

三公的意思:(1).古代中央三种最高官衔的合称。 周 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书·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一说以司马、司徒、司空为三公。见《汉书·百官公卿表序》。(2).古代中央三种最高官衔的合称。 西汉 以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马)、御史大夫(大司空)为三公, 东汉 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见《通典·职官一》。(3).古代中央三种最高官衔的合称。 唐 宋 沿 东汉 之制,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但已非实职。(4).古代中央三种最高官衔的合称。 明 清 沿 周 制...

丧乱的意思:[释义](动)〈书〉指死亡祸乱的事。 [构成]并列式:丧+乱...

声名的意思:[释义](名)名声。 [构成]并列式:声+名 [例句]声名狼藉(形容名声极坏)。(作主语)[同音]声明...

世交的意思:[释义](1) (名)上代就有交情的人或人家。王家跟李家是世交。(作宾语) (2) (名)两代以上的交谊。 [构成]偏正式:世(交 [同音]市郊...

树梢的意思:◎ 树梢 shùshāo[tree top] 树的顶枝...

索索的意思:◎ 索索 suǒsuǒ(1) [fearfully]∶恐惧的样子震索索,视矍矍。——《易·震》《疏》:“索索,心不安之貌。”(2) [tremble]∶形容颤抖这时,他的脸、脖子全冻紫了,两只手臂索索地抖着,呼吸已经很费劲了。——《罗盛教》(3) 象声词(4) 形容细微的声音微闻有鼠作作索索。——《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5) 形容风吹草木声山苍苍而坠叶,树索索而摇枝。——南朝陈· 江总《贞女峡赋》...

头发的意思:◎ 头发 tóufa(1) [hair]∶人头上长的毛头发上指。——《史记·项羽本纪》(2) [pile]∶指像软毛似的一头漂亮的短发...

微垣的意思:即紫微垣。三垣之一。 明 吴本泰 《帝京篇》诗:“广殿飭梓材,神霄耸轮奂。微垣妖彗消,芝盖卿云縵。”参见“ 三垣 ”。...

危露的意思:(1).将暴露。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假谲》:“劬劳晨夕,用相覘察,恐形迹危露,或致狼狈,追迫之日,姥其匿之。”(2).即将消失的露珠。 清 钱谦益 《寄泽州张吏部四十韵》:“功名如轻尘,富贵比危露。”...

文章的意思:[释义](1) (名)篇幅不很长的单篇作品。 (2) (名)泛指著作。 (3) (名)比喻暗含的意思。 (4) (名)关于事情的做法。 [构成]偏正式:文(章 [例句]好文章很多。(作主语)此话大有文章。(作宾语)...

奚啻的意思:亦作“ 奚翅 ”。何止;岂但。《孟子·告子下》:“取食之重者与礼之轻者而比之,奚翅食重?”《吕氏春秋·当务》:“ 跖 之徒问於 跖 曰:‘盗有道乎?’ 跖 曰:‘奚啻其有道也。’” 宋 叶适 《太学博士王君墓志铭》:“或言‘宰相方知君,奚啻一博士而止’,不幸不及见,命也。”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七年二月十五》:“以 罗马 之学与今 英 、 法 、 德 、 美 诸国校,则诸国於近百年内迭啟神奇,闚造化之灵机,扩宇宙之妙用,其胜於 罗马 之学者又奚翅十倍。” 叶圣陶 《穷愁》:“ 阿松 大喜...

先生的意思:◎ 先生 xiānsheng(1) [Mr.](2) 一般在一个男子姓氏后所用的一个习惯性的表示礼貌的称呼对杜先生讲话(3) 称别人的丈夫或对人称自己的丈夫(4) 旧时称管帐的人在商号当先生(5) 旧时称以说书、相面、算卦、看风水等为职业的人算命先生(6) 对长者的尊称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7) [teacher]∶老师从先生授经。——清· 袁枚《祭妹文》(8) [doctor]∶医生...

先君的意思:◎ 先君 xiānjūn[deceased father] 已故的父亲这个非但我一个人感激,就是先君、家母,也是咸激的了不得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相国的意思:◎ 相国 xiàngguó[prime minister] 古官名。春秋战国时,除楚国外,各国都设相,称为相国、相邦或丞相,为百官之长...

消息的意思:◎ 消息 xiāoxi(1) [news;information]∶情况报道消息灵通人士(2) [tidings;news]∶音信杳无消息...

蟹螯的意思:螃蟹变形的第一对脚。状似钳,用以取食或自卫。《晋书·毕卓传》:“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 唐 韩翃 《题张逸人园林》诗:“麈尾手中毛已脱,蟹螯尊上味初香。” 宋 梅尧臣 《凝碧堂》诗:“可以持蟹螯,逍遥此居室。”...

行役的意思:(1).旧指因服兵役、劳役或公务而出外跋涉。《诗·魏风·陟岵》:“嗟!予子行役,夙夜无已。”《周礼·地官·州长》:“若国作民而师田行役之事,则帅而致之。” 贾公彦 疏:“行谓巡狩,役谓役作。” 汉 桓宽 《盐铁论·备胡》:“行役戍备,自古有之,非独今也。” 唐 戴叔伦 《将巡郴永途中作》诗:“行役留三 楚 ,思归又一春。” 清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兵制一》:“夫五十口而出一人,而又四年方一行役,以一人计之,二十岁而入伍,五十岁而出伍,始终三十年,止歷七践更耳。”(2).泛称行旅,出行。 南朝 梁...

遗孤的意思:◎ 遗孤 yígū[orphan] 父母双亡的儿童...

一身的意思:◎ 一身 yīshēn(1) [the whole body;all over the body;from head to foot]∶全身,浑身一身正气(2) [suit]∶一套(衣服)一身新衣服(3) [single person]∶一个人孑然一身...

饮酒的意思:(1).喝酒。《国语·晋语一》:“﹝ 史苏 ﹞饮酒出。”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五》:“天下吏人,誥至后,出临三日皆释服,无禁婚嫁、祠祀、饮酒、食肉。” 鲁迅 《而已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其时 司马氏 已想篡位,而 阮籍 名声很大,所以他讲话就极难,只好多饮酒,少讲话。”(2).古代宴会时供食毕漱口的酒。《周礼·天官·酒人》:“共宾客之礼酒、饮酒而奉之。” 郑玄 注:“饮酒,食之酒。” 贾公彦 疏:“谓食时有酒者,《曲礼》云:‘酒浆处右。’则此非献酬酒,是酳口之酒也。” 孙诒让 正义:“盖...

远行的意思:指离开家乡或原地去远方旅行、出使、出征等。...

中金的意思:白银。《汉书·食货志下》:“金有三等,黄金为上,白金为中,赤金为下。”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白金,银也。”后称银为中金。 宋 王禹偁 《谢宣赐表》:“颁厥篚之綵繒,锡中金之器皿。”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一:“父以贫为辞,长老者赠以中金百两。”...

紫微的意思:(1).即紫微垣。星官名,三垣之一。《晋书·天文志上》:“紫宫垣十五星,其西蕃七,东蕃八,在北斗北。一曰紫微,大帝之座也,天子之常居也,主命主度也。” 唐 杜甫 《秋日荆南送薛明府辞满告别奉寄薛尚书之作三十韵》:“紫微临六角,皇极正乘舆。”《云笈七籤》卷三:“紫微金闕,七寳騫树。” 清 厉鹗 《东城杂记·灌园生》:“象天河而凿池,拟紫微而建阁。”参见“ 紫微垣 ”。(2).指帝王宫殿。《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乃立 灵光 之秘殿,配 紫微 而为辅。” 张载 注:“ 紫微 ,至尊宫,斥京师也。”...

文章伯的意思:对文章大家的尊称。 唐 杜甫 《戏赠阌乡秦少公短歌》:“同心不减骨肉亲,每语见许文章伯。” 宋 曾巩 《寄致仕欧阳少师》诗:“四海文章伯,三朝社稷臣。” 元 薛昂元 《殿前欢·冬》曲:“十年前一秀才,黄齏菜,打熬到文章伯。” 清 黄遵宪 《玄武湖歌和龙松岑》:“承平公子文章伯,酒龙诗虎争崔嵬。”...

紫微垣的意思:星官名,三垣之一。 中国 古代为认识星辰和观测天象,把若干颗恒星多少不等地组合起来,一组称一个星官。众星官中,三垣(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和二十八宿占有重要地位。紫微垣有星15颗,分两列,以北极为中枢,成屏藩状。见 唐 丹元子 《步天歌》。《史记·天官书》中亦有与之相当的星官,惟名称、星数不同。《宋史·天文志二》:“紫微垣东蕃八星,西蕃七星,在北斗北,左右环列,翊卫之象也。一曰大帝之坐,天子之常居也,主命、主度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