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陆象山先生祠
清 · 傅潢
崇祠孤涌万峰裹,白昼冥冥乱烟锁。
客行畏湿此少休,茶灶松房安插妥。
图书万卷藏何处,但见灵台一寸炬。
静坐不觉身堕空,乾坤俨另辟门户。
偶噎何至并食弃,勿怪纷纷来群议。
虽有功臣如姚江,已成铁案难翻异。
大江东去路日苦,泥陷沙沈讵堪数。
果得惺惺常此居,亦胜荒芜一片土。
客行畏湿此少休,茶灶松房安插妥。
图书万卷藏何处,但见灵台一寸炬。
静坐不觉身堕空,乾坤俨另辟门户。
偶噎何至并食弃,勿怪纷纷来群议。
虽有功臣如姚江,已成铁案难翻异。
大江东去路日苦,泥陷沙沈讵堪数。
果得惺惺常此居,亦胜荒芜一片土。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傅潢的《谒陆象山先生祠》描绘了崇祠(陆象山祠堂)坐落在群峰环绕之中,白昼里被缭绕的烟雾笼罩,显得孤寂而神秘。诗人路经此处,因天气潮湿而稍作休息,祠堂内茶灶松房的简朴布置令人感到舒适。诗人感叹图书万卷不知收藏何处,只见祭台上的一寸烛光闪烁,象征着先生的精神犹在。
静坐祠堂,诗人仿佛进入了一个超然的世界,感受到天地间开辟出新的境界。他提醒人们,即使有如姚江(可能指姚江学派,与陆象山有关)的功臣,也无法改变既定的事实。诗人感慨江水东流,世事变迁,而陆象山的思想却如沙中明珠,历久弥新,胜过荒废的土地。
整首诗通过描绘祠堂环境和诗人内心感受,表达了对陆象山先生深沉的敬仰和对其思想的珍视,同时也寓含了对历史人物及其思想影响深远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