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饮无殽
宋 · 董嗣杲
昉见岁律更,不觉春醉厌。
都来九十日,多被风雨占。
鸣鸠肯停唤,谁测阴晴验。
欲问陌上花,花枝无绝艳。
东风吹柳烟,羃绿波潋滟。
客子痴不归,挂壁羞琴剑。
独有游山盟,未能得断念。
夜饮叹百拙,饤坐果殽欠。
都来九十日,多被风雨占。
鸣鸠肯停唤,谁测阴晴验。
欲问陌上花,花枝无绝艳。
东风吹柳烟,羃绿波潋滟。
客子痴不归,挂壁羞琴剑。
独有游山盟,未能得断念。
夜饮叹百拙,饤坐果殽欠。
鉴赏
这首宋诗《雨饮无殽》是董嗣杲所作,描绘了诗人因春雨频繁而无法尽享春光的遗憾心情。首句“昉见岁律更,不觉春醉厌”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春天的到来让他沉醉,但又因频繁的风雨而感到厌倦。接下来的诗句“鸣鸠肯停唤,谁测阴晴验”借鸟鸣和天气变化,暗示了生活的无常和难以预测。
诗人感叹陌上花开,却因风雨阻隔而无法欣赏其绝艳,“东风吹柳烟,羃绿波潋滟”描绘出一幅烟雨迷蒙、湖光荡漾的画面,更显出诗人内心的无奈与失落。他自嘲在外的游子未能归家,连琴剑都挂在壁上,表明他对家的思念之情。
最后两句“夜饮叹百拙,饤坐果殽欠”则揭示了诗人夜晚饮酒时的孤独与落寞,感叹自己笨拙,宴席上的佳肴也显得欠缺。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面对春雨时的寂寥与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