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中重阳
明 · 江源
八月悲风九月霜,满城风雨近重阳。
但将酩酊酬佳节,莫指云山认故乡。
千里客游仍暮景,十年秋兴在殊方。
茱萸插鬓花宜寿,自叹狂夫老更狂。
但将酩酊酬佳节,莫指云山认故乡。
千里客游仍暮景,十年秋兴在殊方。
茱萸插鬓花宜寿,自叹狂夫老更狂。
鉴赏
这首《客中重阳》由明代诗人江源所作,描绘了异乡过重阳节的孤独与感慨。首句“八月悲风九月霜”以悲凉的秋风和霜降开篇,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氛围,暗示着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与哀愁。接着,“满城风雨近重阳”一句,进一步强调了季节的变换与节日的临近,同时也暗含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但将酩酊酬佳节,莫指云山认故乡”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佳节时的无奈与洒脱。他选择以酒来慰藉自己,借酒消愁,而不是去追寻远方的故乡,这既是对现实处境的无奈接受,也是对自我情感的一种释放。通过“但将酩酊”与“莫指云山”的对比,诗人的情感层次得以展现,既有对故乡的思念,也有对现实的妥协。
“千里客游仍暮景,十年秋兴在殊方”则将时间线拉长,从眼前的重阳节扩展到十年的漂泊生涯,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空间的距离。诗人在这漫长的旅途中,经历了无数次的秋日,每一次都让他更加深切地感受到远离家乡的孤独与无奈。
最后,“茱萸插鬓花宜寿,自叹狂夫老更狂”两句,以茱萸这一传统节日元素入诗,不仅增添了节日的气氛,也寄托了对长寿的祝愿。然而,在这样的祝愿背后,诗人却自嘲自己“老更狂”,既是对年华易逝的感慨,也是对自身心态的一种戏谑。这种看似矛盾的表达,恰恰体现了诗人复杂而真实的情感世界。
综上所述,《客中重阳》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异乡过节时的孤独、无奈、感慨与自我反思,是一首充满深意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