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林元旦
明 · 成鹫
云里开门四望低,早莺啼遍乱峰西。
远钟出郭仍归寺,宿雨添泉尽赴溪。
心树渐枯同古桂,鬓花潜长逐新荑。
春来莫道无筋力,一日还应灌百畦。
远钟出郭仍归寺,宿雨添泉尽赴溪。
心树渐枯同古桂,鬓花潜长逐新荑。
春来莫道无筋力,一日还应灌百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晨山林间的宁静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的循环。
首联“云里开门四望低,早莺啼遍乱峰西”,开篇即以开门见山的手法,将读者带入一个云雾缭绕的山间世界。早起的黄莺在群山的西面鸣叫,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这里的“低”字不仅指视线被云雾遮挡而显得低矮,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谦逊与对自然的敬畏。
颔联“远钟出郭仍归寺,宿雨添泉尽赴溪”,进一步描绘了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界的循环。远处寺庙的钟声悠扬,似乎跨越了城市与山林,最终回归到它所属的宁静之地。夜雨滋润后的泉水,汇聚成溪流,流向山下的世界,展现了自然界中水的循环与流动之美。
颈联“心树渐枯同古桂,鬓花潜长逐新荑”,诗人将个人的情感融入自然之中,通过“心树”与“古桂”的对比,表达了岁月流逝、生命更迭的主题。同时,“鬓花”与“新荑”的生长象征着新生与希望,即使面对岁月的痕迹,生命依然充满活力。
尾联“春来莫道无筋力,一日还应灌百畦”,诗人以乐观的态度收束全诗,鼓励人们即使在春天这样的生机盎然之时,也不应轻视自己的力量。一天之内,可以灌溉百亩田地,寓意着无论环境如何,只要付出努力,都能收获成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生命循环与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