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八郎庙赏析

八郎庙

当代 · 钱之江
祠荒半以颓,或云杨氏子。
其身徇庙社,其鬼护桑梓。
野老披发来,春秋祷乎此。
敛容陈俎豆,血食殆千祀。
我欲思其人,孰与徵诸史。
犹觉不平气,若在四郊垒。
惜哉锐头儿,人微道则否。
瞻彼双宰木,无情送江水。
鳞鬣具龙形,飞腾殊未已。
我辈何为者,日暮徒徙倚。

词语解释

不平的意思:[释义](1) (形)基本义:不公平。 (2) (名)不公平的事。 (3) (形)因不公平的事而愤怒或不满。 (4) (名)由不公平的事引起的愤怒和不满。 [构成]偏正式:不〔平 [例句]路见不平。(作宾语)愤愤不平。(作谓语)不平之事。(作定语)心里觉得不平。(作补语)...

陈俎的意思:陈设俎豆。意谓会盟,止息干戈。《后汉书·仲长统传论》:“用明居晦,回泬於曩时;兴戈陈俎,参差於上世。”...

春秋的意思:[释义](1) (名)春季和秋季;常用来表示整个一年;也指人的年岁:春秋正富(年纪不大)(作主语) (2) (名)我国古代编年体的史书;相传鲁国编年史《春秋》包括这一段时间而得名。现在一般把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称为春秋时代。春秋时代涌现出很多历史故事。(作定语) [构成]并列式:春+秋...

飞腾的意思:[释义](动)急速飞起来,很快地向上升,飞扬。 [构成]偏正式:飞〔腾 [例句]烟雾飞腾。(作谓语)...

何为的意思:为什么,何故。《国语·鲁语下》:“今王死,其名未改,其众未败,何为还?”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江河百谷,从何处生?东流到海,何为不溢?” 唐 韩愈 《琴操·履霜操》:“儿罪当笞,逐儿何为?” 清 侯方域 《壮悔堂记》:“余向为堂,读书其中,名之曰‘杂庸’。或曰:‘昔 司马相如 卖酒 成都 市,身自涤器,与庸保杂作。子何为其然?’”(1).干什么,做什么。用于询问。《后汉书·齐武王縯传》:“﹝ 刘稷 ﹞闻 更始 立,怒曰:‘本起兵图大事者, 伯升 兄弟也,今 更始 何为者邪?’” 唐 ...

江水的意思:即 长江 。《淮南子·墬形训》:“何谓六水?曰 河水 、 赤水 、 辽水 、 黑水 、 江水 、 淮水 。” 高诱 注:“ 江水 出 岷山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一》:“ 岷山 ,即 瀆山 也,水曰 瀆水 矣。又谓之 汶 。 阜山 在徼外, 江水 所导也。” 唐 韩愈 《除官赴阙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诗:“ 盆城 去 鄂渚 ,风便一日耳。不枉故人书,无因帆 江水 。”...

郊垒的意思:《礼记·曲礼上》:“四郊多垒,此卿大夫之辱也。” 郑玄 注:“垒,垒壁也。”后即以“郊垒”指构筑于郊外的防敌营垒。《晋书·阮孚传》:“帝谓曰:‘卿既统军府,郊垒多事,宜节饮也。’” 明 唐顺之 《提督军务兼巡抚凤阳等处地方都察院右佥都谢表》:“敢谓过家门而忘入,徒然对郊垒以多惭。”...

敛容的意思:[释义](形)〈书〉收起笑容,脸色变得严肃。 [构成]动宾式:敛|容 [例句]敛容相待。(作状语)...

鳞鬣的意思:(1).指龙的鳞片和鬣毛。 清 王士禛 《龙门阁》诗:“鳞鬣中怒张,风雨昼晦昧。”亦指鱼的鳞片和背鳍。 清 屈大均 《广东新语·鳞语·黄雀鱼》:“海人譟而惊之,化者十五,鳞鬣不开者不全化矣。” 清 李元 《蠕范·物候》:“鱖……形扁而腹圆,大口大目,细鳞有斑彩,其斑雄明雌暗,皆有鬐鬣,鳞鬣皆圆,黄质黑章。”(2).代称龙。 宋 欧阳修 《和出省》:“共向丹墀侍临选,莫惊鳞鬣化风雷。”(3).代称鱼。 五代 齐己 《池上感兴》诗:“碧底红鳞鬣,澄边白羽翰。” 清 屈大均 《广东新语·艺语·诸家画...

庙社的意思:(1).宗庙和社稷。《魏书·城阳王鸾传》:“古者,军行必载庙社之主,所以示其威惠各有攸归。”《宋史·寇準传》:“奈何弃庙社,欲幸 楚 蜀 远地?”(2).以喻国家。 宋 文天祥 《议纠合两淮复兴》诗:“而今庙社存亡决,只看元戎进退间。”...

披发的意思:◎ 披发 pīfà(1) [with dishevelled hair]∶头发披散披发当风(2) [a shock of hair]∶散开的头发长长的披发...

平气的意思:(1).平和之气。《管子·侈靡》:“沮平气之阳,若如辞静。” 尹知章 注:“言欲沮败平和之阳气,默至而无形声如辞言之静者。”一说,谓正气。 郭沫若 等集校:“‘平气’谓正气。正气方兴,在上者每思有以‘沮’之。”(2).谓使心平气和。《庄子·庚桑楚》:“欲静则平气,欲神则顺心。” 郭象 注:“平气则静。”(3).又称“恒气”。推算节气的一种方法。即把一个回归年平分为二十四等分,对应二十四个节气,节气之间平均即得十五天多。我国古历除 清 代颁行者外,都采用平气。...

千祀的意思:千年。 南朝 宋 谢瞻 《张子房诗》:“惠心奋千祀,清埃播无疆。” 唐 柳宗元 《吊屈原文》:“后先生盖千祀兮,余再逐而浮 湘 。” 明 高启 《吊伍子胥辞》:“奚千祀而勿毁兮,繄若人之死忠。”...

日暮的意思:◎ 日暮 rìmù[at dusk] 太阳快落山的时候日暮时分,炊烟袅袅日暮,所击杀者无虑百人。——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桑梓的意思:◎ 桑梓 sāngzǐ[one’s native place] 古代常在家屋旁栽种桑树和梓树。又说家乡的桑树和梓树是父母种的,要对它表示敬意。后人用“桑梓”比喻故乡维桑与梓,必恭敬止。——《诗·小雅·小弁》桑梓之地,父母之邦造福桑梓世先生同在乡桑梓。——《儒林外史》...

孰与的意思:指两者之间的优劣或胜负关系。...

四郊的意思:◎ 四郊 sìjiāo[suburbs; outskirts] 城市四周的地方;郊外四郊农事兴,老稚迭歌舞。——陆游《春雨》...

头儿的意思:◎ 头儿 tóur[head] 负责人他是我们的头儿...

微道的意思:(1).隐蔽或偏僻的小路。《汉书·黥布传》“又使 布 等先从间道破关下军” 唐 颜师古 注:“间道,微道也。”(2).谓微妙之道。 唐 储光羲 《终南幽居献苏侍郎》诗之二:“中岁尚微道,始知将谷神。”...

未已的意思:不止;未毕。《诗·秦风·蒹葭》:“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唐 韩愈 《天星送杨凝郎中贺正》诗:“正当穷冬寒未已,借问君子行安之?” 宋 周邦彦 《蓦山溪·大石》词:“落日媚 沧洲 ,泛一棹、夷犹未已。” 明 刘基 《漫成》诗之二:“一寸愁心千万里,不见行人应未已。”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二人喜其词致,谈至月上未已。”...

我辈的意思:我等,我们。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孙兴公 作《天台赋》成,以示 范荣期 云:‘卿试掷地,要作金石声。’ 范 曰:‘恐子之金石,非宫商中声。’然每至佳句,輒云:‘应是我辈语。’” 唐 杜甫 《万丈潭》诗:“造幽无人境,发兴自我辈。”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六:“若内翰不讳,我辈岂忍独生?” 鲁迅 《热风·随感录五十四》:“这许多事物挤在一处,正如我辈约了 燧人氏 以前的古人,拼开饭店一般,即使竭力调和,也只能煮个半熟。”...

无情的意思:[释义](1) (形)没有感情。他是一个无情的家伙。(作定语) (2) (形)不留情。时间无情。(作谓语)偏正:无(情。...

徙倚的意思:◎ 徙倚 xǐyǐ[linger,loiter,pace up and down] 徘徊;流连不去独徒倚以仿徉。——《楚辞·哀时命》徙倚久之。——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血食的意思:(1).谓受享祭品。古代杀牲取血以祭,故称。《左传·庄公六年》:“若不从三臣,抑社稷实不血食,而君焉取餘?”《汉书·高帝纪下》:“故 粤王 亡诸 世奉 粤 祀, 秦 侵夺其地,使其社稷不得血食。” 颜师古 注:“祭者尚血腥,故曰血食也。” 清 袁枚 《新齐谐·牛头大王》:“上帝命血食此方,汝塑像祀我,必有福应。” 孙中山 《民族主义》第五讲:“若説到灭族,他就怕祖宗血食断絶,不由得不拼命奋斗。”(2).指用于祭祀的食品。《西游记》第六一回:“小神居此苟安,拯救这方生民,求些血食,诚为恩便。”(3).谓...

野老的意思:◎ 野老 yělǎo[farmer;ordinary people in the country] 村野的老百姓,农夫野老鄙夫。——清· 周容《芋老人传》...

宰木的意思:坟墓上的树木。语出《公羊传·僖公三十三年》:“ 秦伯 怒曰:‘若尔之年者,宰上之木拱矣。’” 何休 注:“宰,冢也。” 宋 黄庭坚 《奉答谢公定与荣子邕论狄元规孙少述诗长韵》:“ 谢公 遂如此,宰木已三霜。” 明 李东阳 《锺御史同追挽诗》:“五夜 虞渊 终见日,百年宰木再回春。” 清 赵翼 《岳忠武墓》诗:“宰木苍苍向南拱,此是改葬 祁连 塚。”...

诸史的意思:(1).众史官。《书·金縢》:“二公及王乃问诸史与百执事。”(2).各种史书。 元 白珽 《李翰林墓》诗:“ 謫仙 真天人,出处见诸史。” 清 陈维崧 《徵赎十三经十七史毛氏书板启》:“且夫室无诸史,詎号儒林?架鲜全经,何名学者?”...

俎豆的意思:◎ 俎豆 zǔdòu(1) [dish and platter]∶俎和豆,古代祭祀、宴会时盛肉类等食品的两种器皿(2) [offer sacrifices to]∶指奉祀俎豆千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