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题束道辅怀疏亭二首(其二)赏析

题束道辅怀疏亭二首(其二)

宋 · 刘跂
贤哉疏太傅,遗荣归印绶。
当时汉廷臣,未省出其右。
进为岂不能,止足吾所守。
驱车晓出关,祖帐已刍狗。
惟馀清风在,竹帛端不朽。
大夫怀家声,相望千年后。
结庐离城郭,与致寄林薮。
华发映童颜,如公殆无有。
何必松与乔,岂弟神所寿。
嗟余真漫浪,持是终安取。
敢言六百石,固已愧升斗。
行当自免去,执谒随邻叟。
纵复无新诗,犹期饮醇酒。
但问客如此,亦许登亭否。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刘跂所作,名为《题束道辅怀疏亭二首(其二)》。诗中赞美了疏太傅的高洁品德和明智选择,他放弃了高官厚禄,回归自然,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满足。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疏太傅的敬仰之情,并通过对比,强调了个人品德与外在地位的相对性。

诗的开头“贤哉疏太傅,遗荣归印绶”直接点明了主题,赞扬疏太傅的高尚品质。接着,“当时汉廷臣,未省出其右”表明在当时的朝廷中,疏太傅的德行无人能及。诗人进一步阐述了疏太傅的智慧选择,“进为岂不能,止足吾所守”,指出他并非不能追求更高的职位,而是坚守自己的原则,知足常乐。

接下来,“驱车晓出关,祖帐已刍狗”描绘了疏太傅辞官归隐的情景,表现了他离开官场时的淡然态度。诗人感慨于疏太傅留下的精神遗产,“惟馀清风在,竹帛端不朽”,认为他的美德将被历史铭记。

诗中还提到了疏太傅的家庭背景和生活选择,“大夫怀家声,相望千年后。结庐离城郭,与致寄林薮”。诗人通过这些描述,展现了疏太傅与世无争的生活方式,以及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

最后,“华发映童颜,如公殆无有”是对疏太傅老当益壮、精神焕发形象的赞美。诗人以“何必松与乔,岂弟神所寿”表达了自己的人生观,认为真正的长寿在于内心的平和与快乐,而非外在的权势与财富。

整首诗通过对疏太傅生平的回顾和赞美,传达了对高尚品德和淡泊名利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身生活态度的反思和追求。